提起冯巩,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春晚”的常客,一句“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可想死你们了”,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他。
不过,你们见过这样的冯巩吗?
没错,这个身手敏捷,戴着头盔上演跳车动作戏的人,就是冯巩。
这是6月8日上映的电影《幸福马上来》中的画面,该片由黄建新监制,冯巩、崔俊杰执导,冯巩、刘昊然、贾玲、岳云鹏、张小斐、白凯南、涂松岩等主演。
《幸福马上来》讲述了重庆老牌“调解超人”马尚来(冯巩饰)与“调解界新秀”茅雪旺(涂松岩饰),为分出谁是“山城调解第一人”斗智斗勇,展开了一段段奇招尽出的爆笑调解故事。
片中通过调解员这一职业,关注了多个社会热点问题,比如夫妻因婚前整容闹离婚、钉子户、网瘾少年等等,在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不由得去思考一些社会问题。
冯巩:
小人物是大情怀,小细节是大担当,有的时候小环境是大境界,但是你必须从小事入手,从细节着眼,观众才信你,才觉得确实是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邻居大哥,平民超人。
挑战动作戏:“正能量还得悦人心”
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出,除了跳车,冯巩在该片中还挑战了其他的高难度动作戏,比如飞踢。
再比如坠楼。
看完这些动作戏,很多人都为冯巩捏了把汗,但他自己却是乐在其中。“我这个人还挺爱冒险的——‘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重庆骏马找不着,但是扒飞车我可以尝试一些。”
在片中加入一些刺激性场面,是冯巩的精心设计,为此他还特意找来善于拍摄动作戏的导演崔俊杰共同执导该片。
在拍摄动作戏的过程中,其中一次拍摄经历让冯巩记忆深刻。
那是一场跳楼戏,站在几十层高的楼上,“看消防车闪着灯就跟玩具似的”。
怎么办呢?“跳吧,不敢;不跳吧,这么些人,还有现场围观的群众……”
正在冯巩忐忑不安时,崔导说话了:“巩哥你误会了,不是让你跳,我能让你从这么高跳吗?下一个镜头是你的,是7层往下跳。”
前半句让冯巩如蒙大赦,后半句又让他“如坠深渊”。
当时冯巩已经手脚冰凉,就听演对手戏的演员说:“先生,人总有一死,我拽着你走着。”“两声狼叫我们就下去了。”
还好,这个让人心惊肉跳的镜头一条就过了。
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冯巩为什么要难为自己,加入这么多的动作片元素呢?他坦言是“因为80后、90后喜欢”。
冯巩:
调解员是身体力行,不要光用嘴说话,还要用行为诠释内心,这也是我的追求。艺术要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正能量还得悦人心,有益还得有意思,得好看,我就想追求这个。
为了给观众更加真实的感觉,拍摄这些危险的动作戏冯巩都坚持不用替身、亲自完成。他本人也笑称,以后动作明星就是成龙、甄子丹、吴京和自己了。
打磨剧本:“一定要走进人物的内心”
影片《幸福马上来》是以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老马工作室”负责人、全国时代楷模马善祥的故事为原型改编而来的。
创作期间,冯巩曾多次与马善祥接触,了解他的真实生活。
同时,他还通过媒体对马善祥的报道,以及与曾接受过马善祥调解的当事人交流,来丰富对这一角色的理解。
冯巩:
一定要走进老马的内心,把老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真实地反映出来。
其实老马也有他的短板和灯下黑,他最大的短板,是他调解了这么些社会矛盾,唯独化解不了自家的矛盾。
他帮助了很多人就业,包括有些失足青年,他都给找到了工作。但是他儿子的工作所在地需要坐火车上下班,特别远,就想求爸爸能够帮他调近一点,老马至今也没有给解决。
所以我们要写出老马的困惑、老马的短板、老马的不易。
此外,在编剧过程中,剧组还参考了其他调解员的人物原型,综合了许多调解员生动感人的事例,使得影片内容更加丰富饱满,也更加接地气。
冯巩:
以前对调解员这行不太了解,通过反复深入生活,我们认识到调解员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职业,因为它是家庭关系的粘合剂,邻里之间的润滑剂,社会矛盾的阻燃剂和美好生活的催化剂。
荧屏形象:“艺术的创作都离不开生活”
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宏大精致的场面设计,有的只是接连不断的家庭琐事、柴米油盐。
冯巩的电影就如他的相声一样,用生活点滴来说故事,用真性情的故事来打动观众,不必装傻充愣,也能营造出一个个误会和冲突,让观众发笑。
他塑造的荧屏形象皆是生活化、接地气的小人物。从1987年到2018年的三十年间,冯巩出演的电影,从工人到作家,从教师到医生,再到现在的调解员,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业余警察》(1987年),出演帮警察抓贼的青年职工何大壮。
《笑破情网》(1987年),早期的相声大电影,出演相声演员谢林,称得上是本色演出。
《离婚合同》(1990年),出演在歌厅工作的刘流,深陷情感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这是涉及“契约离婚”较早的一部电影。
《站直啰,别趴下》(1993年),出演胆小的作家高文,被贪小便宜的邻居折腾得够呛。凭借该片,冯巩获得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狂吻俄罗斯》(1994年),出演离过婚的音乐教师大江,转行成为俄罗斯倒爷,在从商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来之不易的异国爱情。
《埋伏》(1996年),出演保卫科干事叶民主,为抓获犯罪团伙头目,长期蹲守在水塔里。冯巩凭借该片获得第十七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没事偷着乐》(1998年),“贫嘴张大民”的电影版。在冯巩扮演的张大民身上,我们看到他以乐观的精神对抗沉重的生活,一张贫嘴诉说着生活的苦中之乐。
凭借该片,冯巩获得第十八届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
《谁说我不在乎》(2001年),出演精神病医生顾明,因为“结婚证事件”被折腾得苦不堪言。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2005年),出演普通的三轮车司机刘好,获得第十二届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的男演员奖。
《有钱不一定就是爷》(2006年),一场征婚替身的闹剧,饰演下岗工人可子。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2007年),出演以身作则的纺织厂工长王喜。
……
《幸福马上来》(2018年),饰演基层调解员马尚来,调解的工作轻车熟路,但家里却是鸡飞蛋打。
冯巩对小人物的塑造有一套自己独有的方法,嬉笑怒骂、诙谐幽默,总是能够在不经意间抓住人物的闪光点,这样的小人物也最让人过目不忘。
在春晚上的舞台上,冯巩的相声作品更是离不开接地气的事儿。说几个名字,大家一定有印象:《瞧这俩爹》、《旧曲新歌》、《马路情歌》、《跟着媳妇儿当保姆》、《公交协奏曲》……
冯巩说:“任何艺术的创作都离不开生活,太阳天天升起,生活日日创新,一定要不断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无愧的作品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艺术人生:“树高千尺不离根”
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并非易事。冯巩做到了,从1986年到2018年,冯巩连续33年登上春晚舞台,成为每年春晚全国观众最期待的面孔之一。
他不仅仅业务能力出众,是观众喜爱的喜剧演员;他的家族也非常引人瞩目。
1957年,冯巩出生在天津市民主道58号的欧式小楼里,并在那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他的曾祖父,是冯国璋。
虽然出生名门,但父辈时就已家道中落。冯家一家人曾住在大杂院里,30户人家挤在一起,没有一间不漏的屋,住的全都是卖苦力讨生活的人。
在2005年春晚中,冯巩与朱军合作的《笑谈人生》里,就曾提及自己小时候捡煤核的事情。
冯巩从小热爱文艺,九岁时,他就成为一个儿童宣传队的骨干。此后,他又开始学习样板戏,还拜了一位琴师学习京胡,学了不到三个月就能拉出像模像样的几首曲子。
他有文艺天赋,而且比大多数人都要努力,所以他也收获了很多。在2000年春晚与郭冬临合作的《旧曲新歌》中,冯巩就给观众展示了不少才艺。
打快板;
弹三弦;
弹吉他。
在小品《笑谈人生》中,冯巩曾调侃自己是:“相声界演戏演得最好的,演员里最会做导演的,导演里最能写剧本的,编剧里最会说相声的。”
从1986年登上春晚舞台,小品《虎年说虎》让冯巩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线,并且再也没有离开。
冯巩的特别之处在于,他自始至终都聚焦小人物,为人民大众创作艺术作品。不论是相声、小品、电影,题材都来源于人民大众。
这不光来源于人生经历,也得益于他的师傅马季。
马季是中国当代的相声大师,很多当今相声界“顶梁柱”级别的存在,都是马季门下出来的徒弟。
针砭时弊、有血有肉、专注社会和人性,是马季相声的特点。
曾有一次,马季在春晚结束后,用电话给错过春晚的一个工厂的工人们说了40分钟的单口相声。这样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着冯巩。
冯巩总是开玩笑说自己是“中老年妇女的偶像”,其实这也说明了冯巩三十年来对待艺术的初心,坚持自己想表达的话语,坚持为百姓发声的态度。
“树高千尺不离根。有多少生活,就有多少作品。”
冯巩说,每到闲暇,他总会想起马季、姜昆、李文华等前辈。“我一直在琢磨,为啥这些艺术家们和他们的作品至今都为人们所喜爱?”
他说,“后来我总结了几句话:没有天赋干不了,没有勤奋干不成,没有文化干不大,没有人格干不长。在他们心中,基层百姓永远是创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