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部人士称,百度CEO李彦宏对于百度云也很关注,经常跟高管们交流云计算行业最近的一些动态,并且要求百度云加大市场拓展的力度。
7月12日,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发布《The Forrester Wave: Full-Stack Public Cloud Development Platforms In China, Q3 2018》。报告根据收入市场策略、增长率、客户数量等33个评估标准,对中国境内的12家主流全栈公有云开发平台进行调研评估。
对于Forrester Wave这次评估的整体结果,我持有很多不同看法,但是也表示理解。话不多说,今天聊聊因在收入增长和市场占有率两方面同时大幅增长强势入围Forrester Wave卓越表现者(Strong Performer)阵营的百度云。
相比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百度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真正发力是在2016年。从时间上说,百度云入场确实晚了一些,但是从百度云公布的数据来看,过去两年的努力让其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并朝着公有云的第一阵营去迈进。
客观的数字最能说明百度云的成绩。据百度云官方披露,相比2016年,百度云去年客户数增长10倍,流量呈现8倍增长,收入则达到了2016年的4倍。这个数据表明,百度云在以远超行业领军企业的增速在增长。
在具体的业务策略上,百度云没走寻常路。可以说,过去两年百度云延续了百度公司一贯的低调风格,很少宣扬旗下的计算、CDN、存储、数据库等核心公有云产品或者服务上的性能、价格等优势,而是绑定着百度的整体战略,直接从解决方案入手,用百度具备优势的核心技术和具体应用来拉动百度云业务的增长。
最被人熟知的一个案例是,百度云通过利用百度核心的图像识别技术,相继与首自信、宝武集团研发“钢板缺陷识别模型”和“连铸板坯缺陷识别模型”,实现了AI在钢材质检领域的首次应用。另外一个案例就是,百度无人自动驾驶平台阿波罗也是基于百度云平台。
7月5日,百度开发者大会召开,百度总裁张亚勤在会上表示,百度云是百度人工智能战略的载体和源动力,也是百度大脑的云化。“规模不是百度云最重要的指标,百度云的目标是要做最聪明的云、最智能的云、最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云。”
今年年初,百度云加大了投资力度,不但引入更多企业服务领域的高管人员,还在加大招聘力度,以求在云计算市场获得一个不错的位置。百度云内部3到5年的目标,是在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前三名里占有一席之地。
据内部人士称,百度CEO李彦宏对于百度云也很关注,经常跟高管们交流云计算行业最近的一些动态,并且要求百度云加大市场拓展的力度。
那么,到底该怎么评价百度云目前的现状和它面临的挑战呢?
首先,在顶层战略层面,百度云目前处在一个非常好的状态。公司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并且还把百度云作为百度各种技术落地的出口,可以说从公司战略资源配置层面,百度云享受着百度整体战略的红利。
其次,在业务战略方面,百度云的思路也比较清晰。百度云的业务策略就是依靠百度的核心技术,开发应用,并引入金融等具体的落地场景之中,实现商业化。这种策略看着是比较务实,有利于百度云形成一些自己有竞争优势的市场。
但是这种优势的壁垒,目前来看很难长期维持。原因是阿里云、腾讯云、AWS等厂商都在加大技术领域的投入,并且利用平台属性引入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来补足短板,或者形成竞争合力。
未来,真正能够让百度云具备长久竞争力策略还是去做平台。虽然大家都知道建设平台很难,但是放眼全球和中国的云计算厂商,真正要实现一定远大目标的云计算厂商,都在平台建设上进行大力投入,不但自研产品和解决方案,还投资、收购、联盟等行业内的大大小小的厂商,不断构建生态竞争力。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百度云并没有要大力拓展平台的规划,或者有类似规划,还没有到实施的阶段。百度投资部门投资的案例很多,未来可以加强一下百度云生态的投资。
以前大家都说,云计算领域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比赛。但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节奏远比预期的速度更快,如今已经到了云计算厂商收割金融、政企等大型机构的关键时刻,如何狼性地获取客户,已经非常重要。
百度云如果要实现长期的目标,现在应该增加一些侵略性,用更多的客户来让市场知道——百度云也很犀利,并不落后任何一家云计算厂商。
虽然目前在诸多云计算厂商的预警雷达上,百度云还不是特别优先对待的对手,但是随着百度营收的快速增长、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以及技术功能的不断完善,百度云将变得不可忽视。
细心的从业人士还应该了解这一点,百度云的高管们已经在多个场合表达过这样一句话:“百度云已位列国内公有云市场前三。”虽然我们还不知道这样的表述的根据是什么,但是百度云显然并不满足目前所处的市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