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范冰冰去哪儿”遇上“黄晓明跑不了”

admin2025年05月09日 19:31:46
阅读:
标签: 黄晓明 范冰冰
分享:

中国人似乎特信奉一个道理:没事,就出来走两步。



  当“范冰冰去哪儿”遇上“黄晓明跑不了”
 
  原创: 丁鳗  媒通社  今天
 
 
 
  因为近两月来这轮席卷娱乐圈的金钱风暴,范冰冰和黄晓明,这两位中生代影视明星中的佼佼者,罕见地接连陷入到可能影响职业生涯的争议话题中。
 
  自上周末以来,国内社交媒体上有多篇相关文章刷屏,例如来自AI财经社的《寻找范爷》,来自德林社的《黄晓明跑不了》等。就此也牵引出两个话题:范冰冰去哪儿了?黄晓明干了啥?
 
  目前,范爷的动态依然是个谜,而教主的故事则逐渐被各大媒体讲述得愈发生动细致。原本,身处漩涡中的公众人物低调潜水是极为正常的,但中国人似乎特信奉一个道理:没事,就出来走两步。
 
  舆情衍生爆款,爆款催化舆情
 
  自5月底崔永元怒怼《手机2》以来,范冰冰已经沉寂多时。其几乎在公开场合绝迹,连参演的相关电影海报上也找不到名字,往日动态频繁的微博,6月2日后再未更新,只在7月26号点赞过一条公益消息。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范冰冰消失的一个月》中的梳理,过去这段时间,范冰冰涉及的世界杯广告、主演电影、投资影视剧和品牌活动,或撤档,或除名,或换人,或没有下文。
 
  时间长了,难免引发外界猜测。在“阴阳合同”事件进入调查阶段后,有关范冰冰去哪儿的传闻层出不穷,从被调查到限制出境,从被封杀到“禁锢说”,不一而足。各种消息不胫而走,反证了消息的不确定性。这样的舆论场更易衍生爆款,因为与“失踪”的范冰冰相对应的,是“饥渴”的受众和媒体记者,大家对有价值的信息抱有高度期待。
 
  AI财经社的《寻找范爷》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作者几经周转打探未果,不少影视业内人士反倒来问,“听说范冰冰被限制行动了?你调查得怎么样了?”
 
  最后,作者董雨晴和裴晨昕在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颇具深意的话:
 
  “在‘天下苦秦久矣’的行业沉疴被剜去之前,还有税务严查的靴子尚未落地。范冰冰急于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从那些原本她该高调出没的场所、各种影视剧作、商业广告甚至是社交网络中隐身。当整个行业遭遇高压,冰冰把自己变成水,随波逐流,潜到最深处。”
 
  与范冰冰相比,黄晓明如今可能是更想“失踪”的那个人。8月10日,证监会对高勇操纵股票精华制药一案作出处罚,黄晓明意外卷入其中。
 
  8月11日,就“黄晓明卷入股票操纵大案”传闻,黄晓明工作室对此发布声明称,黄晓明未参与任何操纵股票行为,同时“未曾受过任何股票有关的处罚或介入过任何与股票有关的调查”。
 
  但一石激起千层浪,接下来这几天,财新、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界面等知名媒体纷纷报道了此事,内容关涉股票操纵案、黄晓明是否会被追责、其名下公司及“资本版图”等,信息不断完善,引发持续关注。
 
  在自媒体文章《黄晓明跑不了》中,作者直言:“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遵法守法,我们希望黄晓明能够及时将问题彻底解释清楚。”此文也于昨日在朋友圈刷屏,讨论众多。
 
  如今,事件正在发酵,网上舆论更是激荡沸腾。有人感慨人设崩塌,有人呼吁司法机关一查到底,也不乏继续支持黄晓明的——“这种借明星炒作的行为太无聊”、“对于他的人品我还是一万个放心的,在他身上的流言蜚语就从没断过,除了心疼没别的。”
 
  两起事件舆情特征的总结及预判
 
  范黄两位明星所涉争议,不仅在舆论上有接续性,相关舆情的演变特征也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两个聪明人不仅精通赚钱之道,也懂得如何在灼热的舆论热潮中及时退出。但遗憾的是,对于水深如海的娱乐圈而言,在水面浮得越高,要想再沉入水底也就越难。
 
  一、负面舆情突如其来,一发不可收拾
 
  舆情的突然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消息来得猝不及防。范冰冰5月24日发布关于《手机2》的微博时,肯定没想过会激发崔永元的不快,黄晓明卷入股票操纵案则更属于意外事件。第二,涉嫌偷税漏税和涉嫌操纵股票都引起了舆论的猛烈弹压,传播与发酵速度极快,我们可以想想这期间诞生了多少10万+文章。
 
  爬梳网络舆论场的情况,尽管这两位明星平素都以正能量的姿态示人,也在公益事业上表现突出,但基于结果看,他们对于此类负面传闻仍然没有招架之力。主要原因是,范冰冰和黄晓明经常名列各类名人财富榜,二人的高收益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就意味着,面对与金钱和资本相关的问题,范黄二人都缺乏护城河。目前,范冰冰选择了暂避风头,黄晓明团队则只发布了一纸声明,危机公关的效果都不明显,不知后续是否还会有回应。
 
  二、事件拥有更宏观的社会话题背景
 
  8月11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家视频网站联合六大制片公司发布声明,共同抵制“天价”片酬等不合理现象及偷税逃税等违法行为。此举获得网友好评,而这种行业规范的背后,则是一个更宏观的社会话题。
 
  本质上,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和股票操纵等行业沉疴都是老生常谈了,影响社会公平和行业发展。无疑,人们对于沉疴不去的现状是不满的,那么,当沉渣泛起,而且牵涉其中的还是非常熟悉的公众人物,相关事件便具备了更大的话题性,容易引发猜忌和联想。
 
  因此,这两起舆情都具备强发散性,都需要从制度规范层面给出交代。范冰冰已经沉寂两月有余,目前人们仍在“寻找她”;黄晓明虽已通过工作室发出声明,但还是不够,接下来该事件会如何演绎,充满未知数,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目前的舆论对黄一方显然是不利的。
 
  三、网友攻陷明星微博成热门事件一大趋势
 
  社交媒体时代,明星微博成为不少人判断明星本人状况的晴雨表。范冰冰和黄晓明皆拥有6000万左右的微博粉丝,阴阳合同事件被曝光前,范冰冰在微博的动态可谓非常频繁,与近两月来的静默形成了鲜明对比。黄晓明昨天还有动态发布,但随着今天负面舆情的裂变式扩张,接下来他恐怕得有所调整了。
 
  与此同时,每当有一定活跃度的明星陷入争议事件,网友一般都会攻陷其微博留言区,只要明星不删留言、不关评论区,基本能够判断舆情的总体性质。目前,范冰冰最近一条微博的留言数为36万,黄晓明的则为2万,均远超平常,且多数留言为质疑。
 
  四、这是一场人设坍塌危机
 
  从舆论演变的角度分析,激烈的舆情并不会对相关机构的调查和审判产生实质作用,其真正的影响在于对公众人物形象的解构。两起事件中,无论偷税漏税和操纵股票最终成立与否,经过这两波负面舆情的渲染,范冰冰和黄晓明要想修复原本的人设已经非常困难。
 
  与一般社会热点事件不同,明星在涉及负面话题时,个人形象成本往往非常高。因此,当人们一直在讨论范冰冰去哪儿或者黄晓明究竟有什么责任时,这对于二人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消耗。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