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声喧哗的时代,看王志安、魏武挥、潘乱、曲凯教你如何打造个人IP

admin2025年05月12日 12:47:33
阅读:
标签: 众声 时代 个人
分享:

信息分发平台的变革,正在将行业推向一个全新的时代,打造个人IP将会变得更加直接。


活动现场
 
 
  王志安,人称王局。江歌案发生后,2017年,他以媒体人的身份介入其中。
 
  当时去调查江歌案时,在江歌妈妈家,江妈提出一个要求,希望王志安能去找刘鑫。她知道刘鑫家的地址,自己去过刘鑫家的楼下徘徊,但没有进去,她希望王志安团队能和她一起去见刘鑫。
 
  采访完江歌的妈妈,王志安和他的团队做了一个评估:要不要去采访刘鑫?
 
  他的团队成员认为可以去。“当时我反对。”王志安认为他们没有权利随便去敲一个采访对象家的门。他们按兵不动。
 
  这时候,他让编导继续留在青岛采访江歌的妈妈。自己回北京,但刚下飞机,编导就告诉他,一家媒体记者已经敲了刘鑫的家门,并且进去采访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表明刘鑫接受了这种方式。第二天6点钟,王志安就从北京飞了过去,与编导一起敲开了刘鑫的家门。
 
  进门后,他发现刘鑫不是特别的欢迎他们。他们没带摄像机,便在家里坐下了,王志安反复跟刘鑫讲,他们可以做什么,“其实是希望她们能有一次见面,能促进双方的沟通”。
 
  而王志安所认同的这种沟通,是他所坚持的一种价值观:媒体真正的使命,除了揭示真相还应该促进沟通。“我个人觉得一家媒体正确的价值观,除了这种所谓揭示真相的目的以外,还应该抱有一种对社会的善意,才有足够的责任。”
 
  王志安在刘鑫家里,表示希望她们见面。刘鑫告诉王志安,她也有这种想法,只不过没有渠道,不知道怎么跟江歌的妈妈见面,也没有勇气。王志安一直都在游说刘鑫,他也成了双方沟通的中间桥梁。
  正是基于这样的行为和认识,才有了后面持续将近两个小时的见面。期间刘鑫在不停地道歉、解释,江妈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盘问。将近十个月的积怨喷薄而出,空气中都能闻到四处弥漫的怨恨。
 
  后来,王志安成了这次见面的另一个核心人物,他的个人IP成为了多个新闻事件的流量收割点,周立波事件、“药神”陆勇、小凤雅事件……只要是王局参与报道的新闻,或者是针对热点事件发表见解,一定有看点。
 
  最近一次,王局在今日头条账号上对滴滴事件作出评价:“滴滴顺风车再次下线,这次想再重新上线有点难了。”40多万的阅读量下,有近五百多名网友参与评论。
 
  当他在8月26日下午,今日头条举办的首期V计划沙龙上说起这些过往时,他对江歌案的细节娓娓道来。
 
  现在一旦有复杂的新闻事件出现,“呼唤王局”的声音总会出现。“王局”已经成了一个显著的IP。但这些采访的背后,毫无疑问,展现出了王志安的勇气和进取心。他从来不惮于触碰最复杂、最具争议性的新闻话题,也总是会努力说服很多看起来不可能接受采访的新闻事件当事人。
 
  在这场沙龙上,除了王志安,还有只用一张固定暗色图片做头图的天奇阿米巴基金合伙人魏武挥,凭借《腾讯没有梦想》一文爆红的写作者潘乱,创投媒体圈新秀42章经创始人曲凯,他们也就沙龙主题“如何打造个人IP”进行了探讨。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从今日头条方面获悉,“V计划”是今日头条助力优秀内容创作者打造个人品牌,建立社会影响力的又一新动作。
 
  该项目将通过“V计划沙龙”等活动,邀请平台上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的诸多领域创作者,一同探讨个人IP成长等热点话题,分享智识和见解,打造知识分享盛宴。在线下把这群人聚起来,相当于是给他们开了小型粉丝见面会。
 
  知识是可以转换成“银子”的,早在去年年底的2017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字节跳动CEO张一鸣就分析了2018年今日头条的“粉丝变现计划”。他说,今日头条将从智能推荐走向智能社交,正式开启粉丝红利期。
 
  为了迎接这一时代,今日头条推出“千人百万粉计划”:未来1年内,在平台上扶持1000个拥有一百万粉丝的账号。
 
  张一鸣曾表示,今日头条的粉丝红利期才刚刚刚开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今日头条可以为更多创作者,更快更好地获取、沉淀粉丝,而技术会让创作者涨粉、赚钱。
 
  目前,今日头条已经构建起来头条系社交圈和互动土壤,三农、电竞、科技、媒体、医疗等领域的多位KOL相继入驻平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一个道理: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内容行业的生态升级、信息分发平台的变革正在将行业推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媒体”的众声喧哗的时代,自媒体同质化严重,媒介变迁为其带来挑战,同时,行业也逐渐进入优质个人IP的“稀缺”时代。
 
  潘乱写的《腾讯没有梦想》,在自媒体平台拿到了100万+的阅读,有一个中信出版社的编辑告诉他,他在文中提到的《赋能》一书因此卖了10多万本。他也因此认识了一批顶级人脉。
 
  潘乱
 
  “文章击穿了整个行业引起媒体大讨论,创造了一个公共议题。如果科技财经媒体也有像学术论文那样的单篇文章引用指数的话,2018年度被引用次数第一肯定是我。”潘乱在沙龙上说。
 
  潘乱在投资机构(SIG)呆过一段时间,2015年创业做了个模板化短视频产品,“能力不济”失败了。2016年至2018年,他在“最右”App做青少年社区。“现在没有工作,关小黑屋写稿子,非常痛苦。”
 
  他是一个靠文章火起来的人,写文章是“潘乱”这个IP背后最主要的推动力。
 
  潘乱是这么培养“潘乱”这个IP的:给自己设定写作领域在科技媒体领域,腾讯、百度等巨头公司都是他的研究对象。他会将公司设计的技术与文明、建构与涌现、持续创新等公司母题放在非常大的框架下研究,从产品设计到企业治理,一个环节都不放过。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去牛逼公司门口插杆旗”。正是这种“野心”,让他一直在做准备。
 
  据他自己说,他在大学四年里看了一千多本杂志,《中国企业家》《财经》《收获》《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周刊》……一个都不落下。那时的阅读,让他对中国政商环境轮廓有了初步了解。在虎嗅的几年,他又反复训练处理信息的能力,让他对互联网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认知框架,在行业里面有一定的浅层次人脉,对新技术新趋势有敏感度。
 
  厚积薄发,当人们再次谈论起潘乱时,他已经叫“潘百万”了。
 
  曲凯虽然不是学中文出生的,但他因为“经营”42章经,积累了好一波科技互联网和创投圈的高品质粉丝。
 
  曲凯说,做一个个人IP,是有章可循的,具体来说可以三步走:一是通过真诚来形成和用户的共振;二是通过对受众需求的理解来形成独特定位;三是通过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来形成优势。
 
  他总跟别人强调说,写东西要真诚、要真诚。为什么要真诚?因为我们写文章是要和读者达成默契共识,达到同频共振,这样你写的东西别人要认可才愿意帮你转发和点赞。
 
  曲凯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看曲凯写的文章,很大程度在于,此前没有人写出他的风格来,“差异化很重要”。
 
  既然写文章,一定会被diss,他也遇到过,不过,他现在把这件事看得很开。“承受了 diss 和非议,就同时也会收获同等量级的支持与喜爱。”
 
  魏武挥能理解曲凯的这种想法,很多人认为一件事是错的或者是对的,都是从不同角度出去,看待同一事物产生的不同结果。他把这种情况称为“盲人摸象”。
 
  “摸到象鼻子和象尾巴的会吵起来,因为他们对大象的认知是不一样的。”魏武挥说,越是公众事件,越容易出现这样的事情。“别人的观点跟我不一样,我只能尽可能理解,他的观点背后代表的是他的经历和立场,尽可能丰富自己的角度和立场,这样对自己的写作是有帮助的。”
 
  在很多热点事件中,魏武挥的文章总能突出重围,影响一批KOL,除了热点本身外,还有独到的角度和文笔。
 
  魏武挥从1999年就加入互联网的浪潮中,做过个人站点,也做过BBS的版主。在博客时代,他还做过一家博客公司的COO,他可以称得上“互联网的活化石”了。但他一直笔耕不辍,在Blog写多了以后,开始在媒体上写专栏。“最疯狂的时候,有三个周专栏和四到五个月专栏,这意味着,我差不多每天都要写。”
 
  魏武挥
 
  正因为这种勤奋和有观点的输出,让他获得了一批非常忠诚的粉丝,而这些粉丝几乎都是行业的资深人士和KOL,他们完全不在乎他的自媒体头图。虽然阅读量不会那么高,但谁也不会忽视他声音的价值,他的个人风格也特别明显。
 
  从勇气到野心,从真诚到持续输出,在万千自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有个人IP特征的品牌打造,仍然需要一些亘古不变的“规则”,这些“规则”能让人穿越信息大爆炸的重重迷雾,让个体凸显出人格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原生标签,并且因此深入人心,赢得影响力。
 
  其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个人IP打造会变得更为本质。因为,在平台的助推下,他们有机会将个人观点、文笔、见解力、选题深度集合在一个巨型漏斗里,筛选出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真人IP。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