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慧欣:尝试过N份实习,但还是做研究比较开心

admin2025年05月15日 16:39:20
阅读:
标签: 还是 邓慧欣
分享:

新学期,新面孔,各项目新生正在新的舞台上探索更多的自己。今天,我们将见到的是--复旦管院本科毕业继续在管院深造的她。

 
 
  本期人物
邓慧欣
 
  一
 
  来个自我介绍吧
 
  一个较为外向的非典型的研究的初学者。
 
  02
 
  你毕业于?
 
  复旦管院财务金融系。
 
  03
 
  你的研究生专业是?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消费者行为方向。
 
  04
 
  你的星座?
 
  双鱼座,但我不是一个很浪漫的人。
 
  05
 
  你的爱好?
 
  我其实一直比较文静,特别的是我很喜欢吹口琴,最近也经常健身。偶尔会写一些科普文章,也会跟一些业界的朋友交流,和他们一起讨论新的营销策略。
 
  06
 
  你的家乡?
 
  广东中山--伟人故里,金字山下,孙中山的故乡。
 
  07
 
  脱单了吗?
 
  目前是单身。
 
  聊一聊你的Offer
 
  选择保研的理由?
 
  我进行过很多尝跟,参加过咨询、金融实习以及企业的财务实习等。保研之前,我也在华为做了暑期实习。但是尝试了这么多之后,我觉得很累,疲于奔命,还是觉得做研究比较开心。
 
  我之前做过一些跟行为金融有关的研究,对偏行为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当时也考虑过国内其他学校的硕博项目或者硕士项目,但准备得都不是很充分。也稍微考虑了一下申请国外的学校,但觉得国外高校的博士项目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而硕士项目的不确定性太大。
 
  我的老师也跟我说过,如果你愿意的话,在学校里面待久一点也是好的。管院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的研究做得也相对比较好,所以我最终选择了保研。其实在想好自己要做研究之后,很多事情也就简单很多。我只需要考虑这一件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其他很多东西自然就会顺起来。
 
  保研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可能是我个人真的比较乐天吧,很多事都能看开。我觉得自己所遇到的很多困难其实都是因为没有认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东西,就会迷茫。所以我也会去进行很多尝试,最后还是觉得做研究比较开心。
 
  对于想要直研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每个人都会经历迷茫,没有很大的必要去顾虑别人选择的路是不是比你好,要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对某个领域特别有兴趣,觉得它特别吸引你,即使现在不太能handle,也可以尝试。
 
  读硕博更需要沉下心来,如果你是一个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清楚一件事情深层的原理或者愿意去了解人是如何做决定的,可以大胆试一试。
 
  聊一聊在复旦的这几年
 
  为什么会选择复旦管院?
 
  我最初是调剂进了软件工程,但是自己以后不太想当程序员。我觉得商科相对来说轻松一些,可以多一点实践的机会,自己当时成绩也还行。
 
  分享一下本科期间出国交流的经历?
 
  在德国的曼海姆大学交流期间,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大家都说德国人很严谨,但其实严谨一定程度上是要以一定的效率作为牺牲的。例如我当时要办一个证件,为了反复去找各种文件,大概跑了10次吧。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德国人的严谨,另一方面也要学会平衡严谨和效率。
 
  另外,我在德国的buddy也提到,德国很多人很关注亚洲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其实欧洲人并不是固步自封。
 
  感恩节糖果派送真的令我印象深刻,我觉得这是管院做得最好的一场marketing。最初欧洲人并不是固步自封。
 
  感恩节糖果派送真的令我印象深刻,我觉得这是管院做得最好的一场marketing。最初听到室友说要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有市场,因为它恰当地处理了送礼人和被送礼人之间的关系--在送别人礼物时,我们既希望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心意,会喜欢这个礼物,但又不希望礼物很贵。所以他们就推出了感恩节糖果派送活动,我自己也作为志愿者以及购买者参与其中。
 
  我大三大四连续两年在orientation担任领队,我很享受那种和大一新生在一起的感觉。每一届新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他们真的比我们当时优秀很多,有很多新的资讯和信息。
 
  在课程方面,我很喜欢张晓燕老师的思修课。我记得她在一节课上说“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件一瞬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可能某一天你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对某个事物比较感兴趣。我虽然还没到她这种大彻大悟的境界,但也在尝试着不断地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复旦的哪些老师对你的想法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市场营销系的洪伟萍老师,在营销管理课上,她让我们做一些比较简单的观察实验,通过观察,了解不同消费者和门店之间的互动关系。那是我第一次写观察报告,写得很艰难。我当时去五角场百联一楼的那家星巴克,观察不同的人买咖啡,记录他们的性别、年龄、买的频次等。我发现很多人点完咖啡之后就离开,也不去拿,10几分钟之后再回来,后来我才发现他们是去拿电影票了,取完电影票之后回来拿咖啡再去看电影。我当时觉得这个现象还挺有趣的,在实际场景中人们的行为原来是这样的。
 
  还有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马成虎老师。他本身是做量化的,都是进行纯数据推导,我做的课题是投资者情绪,他从专业的角度指导我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衡量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他也会对我们的毕业论文提出修改建议,指导我们如何设计行为金融方面的实验。虽然我是在大四的寒假才认识这位老师,但在财务研究这一块,他真的给我提供了很大帮助。
 
  分享与朋友交往的故事?
 
  大一在软院的一位室友也和我一起转到了管院,所以我们做了五年的室友,这真的很特别。
 
  我还有一个group的软院的朋友,我们有一个群叫“CPC”--除了我之外,他们的高数都拿了C+,所以我们叫“C Plus Club”。这一群朋友,他们都很有想法,并且分别从软院转出来了。基本上每一次他们从美国回来,我们都会聚餐,如果有人不能够参加,我们也会进行远程聚餐。而且从大一开始,我们每一年都是在海底捞相约跨年,这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聊一聊“未来的自己”
 
  短期的规划是达到毕业要求,把学业方面抓紧起来。
 
  长期的规划是考虑去哪里定居,可能会去国外,也有可能回家或者在上海。最核心的是,变的只是外在的环境,不变的是我要做的事情,在哪里做实验其实没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要说10年后或者20年后的规划,我希望能够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能够得到同行或者业界的认可。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