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奋斗八年终上市,超500亿市值背后的浮华与隐忧

admin2025年05月15日 14:43:04
阅读:
标签: 隐忧 市值 背后
分享:

其实美团今天IPO也是“绑架”了一票投资人的结果,看看美团历年来的亏损情况,如果不及时IPO,恐怕大家都得玩完。

 
  9月20日,整个IT界的镁光灯聚焦到了美团的身上,当IPO的钟声敲响,美团的股价、市值终于浮出水面,从每股72.9港元的开盘价来看,美团的市值达到了约51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阿里、腾讯、百度的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对于王兴来说,过了今天,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王兴明白,假设美团IPO失败,未来极有可能走向没落,那么他人生的创业历程也将大概率就此终结。所以,美团上市,如同王兴的“成人礼”。
 
  一,对王兴而言,“富二代”这个标签比“清华”更关键
 
  众所周知,互联网从诞生至今出现了很多“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如早期的丁磊、张朝阳,以及后来的马云、刘强东,这帮大佬被各类创业者推崇,成了教科书式的案例。不过,和他们相比,王兴有所不同。
 
  王兴身上有很多光环,仅从其被保送到清华这一点来看,王兴似乎是不折不扣的学霸。但相比清华这个标签,我认为“富二代”要关键得多。我在网上查到这么一个信息:“王兴的父亲王苗是当地知名水泥厂的老板,是一家年产值大几亿元的水泥厂大股东。王兴家的别墅占地800平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有四层,依山而建。”难怪,王兴之前创业屡战屡败,最终还能坚持下来,很大程度是富二代的家底子在撑腰,要换成普通人,恐怕早就扛不下去了。
 
  如果从创业的角度客观公正的评价王兴,我认为王兴是一个勤奋和上进的人,但在创业方面的天赋和能力不如很多大佬,不仅因为王兴此前有过数次创业失败的经历,更重要的是美团这八年来走得并不轻松,即便今天成功IPO,其中也存在太多的偶然因素。
 
  二,如果美团不能成功IPO,王兴恐永无成功机会
 
  翻看王兴过去的创业经历,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试错”。谈到王兴的创业项目,很多人知道校内外、饭否网和美团网三个,但实际上,王兴还做过“多多友”、“游子图”、“海内网”等几个项目。可以说王兴大部分的创业项目都和SNS有关,可能是在若干个失败项目之后,王兴对SNS彻底失去兴趣,加上2010年左右团购一时兴起、风头无两,王兴才彻底转向了团购领域,以美团网开辟了全新的事业。
 
  有人说,按照王兴这种冲劲儿,就算美团不成功,今后也迟早能成功。对此我持保留态度,因为在我看来,美团之所以能成功,红杉和腾讯这两个角色极为关键,如果没有红杉和腾讯,美团就算不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也很难走到今天IPO这一步。因此,与其夸大王兴的个人能力,倒不如客观评判红杉和腾讯对美团的价值。王兴在IPO中感谢了一系列人,不过我认为他应该特别感谢沈南鹏和马化腾。
 
  更何况在美团的发展历程中,王兴在战略方面也没有让我们印象特别深刻的表现,因为美团的打法极其简单粗暴,就是不断的融资、烧钱、补贴,这使得王兴无法和丁磊、刘强东相提并论。丁磊不仅带领网易创下了中国互联网的数个第一,还成功将网易从泥潭中拉出来,凭借一系列精品走出了独一无二的路线,虽然网易的市值只有美团的一半左右,但在互联网产业的地位丝毫不逊色于美团。至于刘强东,当年京东拼命砸钱做物流,几乎没有投资者愿意投钱,因为这种策略短期很难看到回报,这导致京东一度“命悬一线”,但事后京东的成功证明了这种模式的创新性和前瞻性。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把当年网易和京东所面临的复杂情况摆在王兴面前,王兴是否能从容应对?
 
  所以,我说如果美团不能成功IPO,王兴恐永无成功机会,这并非没有道理。因为美团成功更多是资本推动的结果,换言之,其实美团今天IPO也是“绑架”了一票投资人的结果,看看美团历年来的亏损情况,如果不及时IPO,恐怕大家都得玩完。
 
  三,IPO后,王兴肩上的担子不会轻松
 
  对于美团IPO,大部分网友的评论似乎并不看好,原因是美团的财务数字并不太好看。消息显示,美团2017财年交易额为3570亿元,总营收为人民币339亿元(约合52亿美元),净亏损为人民币190亿元(约合29亿美元),调整后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8亿元。2015年、2016年美团亏损依次为105亿、58亿,调整后为59亿元、54亿元。
 
  稍微留意一下你会发现,在中国互联网市值排名前十的巨头中,像美团这样仍然存在巨亏现象的已经寥寥无几。可能有人会拿京东和美团相比,因为京东上市时也是亏损的。京东当年之所以亏损上市,是因为京东投了很多钱到基础设施建设上,部署完成之后京东迅速实现了扭亏为盈,证明其商业模式没有问题。但是美团不同,美团在团购、外卖等业务上做到了行业领头羊的地位,而且这些行业也充分成熟,但美团依然没有实现盈利,反而还不断布局其他烧钱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美团是否能扭亏为盈,恐怕就很难说了。
 
  众所周知,美团早已经不局限于团购和外卖两块业务,走起了生活服务电商平台的路线,即用电商模式来梳理衣食住行。原则上讲,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要全面盈利,王兴需要掂量的问题就有点复杂了。
 
  首先是烧钱和补贴战略还能否实施的问题?美团现在的核心竞争力仍然在团购和外卖上,在酒旅、出行等业务层面,如果美团要想分一杯羹,就必须直面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携程、滴滴,如果继续烧钱发动补贴大战,势必会让财务状况雪上加霜,但如果放弃这一战略,必然难以撼动对手。
 
  其次是如何优化原有的团购和外卖业务,降低这两块的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我认为,以美团现在的优势,不必要再大举补贴,但也不可过分剥夺商户和骑手的利益,尽可能在利益矛盾中达成一种平衡,实现多赢。实际上,如果美团对商户和骑手太过苛刻,也会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尤其是最近阿里成立了新控股股公司,该公司完全控股饿了么和口碑,据悉,该公司已获得30亿美元投资承诺,其目标剑指美团。
 
  总的来说,IPO后美团的财务将曝光于投资者面前,如果财务状况不能改善,投资者必然会用脚投票,与此同时,强大的竞争对手也紧盯着美团的一举一动,因此,王兴肩上的担子不会轻松。
 
  四,美团突破千亿市值的可能性有多大?
 
  虽然美团目前的市值达到了500亿美元,但离王兴千亿的目标尚远,因此,我也想分析一下美团突破千亿市值的可能性有多大?
 
  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市值梯队”极不均衡,第一梯队中阿里腾讯双双超过4000亿美元市值,随后在千亿美元这个级别出现了巨大的“断层”,第二梯队中的领头羊百度仅为700亿美元级别,随后就是美团和小米,500亿美元级别,这里我们没有计算未上市的滴滴和头条。
 
  这种巨大的市值落差意味着对后续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未来要想达到千亿市值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把持了互联网行业最赚钱的业务。实际上,阿里和腾讯不仅仅是市值占优,在营收和利润方面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他互联网巨头只能在阿里和腾讯的夹缝中求生存,业绩要想突飞猛进,异常艰难。
 
  第二,阿里和腾讯不仅业务覆盖全面,也通过大量投资、入股涉足其他领域,这就导致传统“短平快”的商业竞争很容易演变成“持久战”。举个例子,如果阿里要投入巨资扶持饿了么与美团全面打补贴战,美团很可能会慢慢步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如果红杉和腾讯套现退出,这一幕将来得更快。
 
  第三,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在IT技术创新层面优势明显,容易建立壁垒。阿里去年搞了个达摩院,今年搞了个平头哥,其目的就是要在IT技术领域树立领导地位。腾讯虽然没有阿里那么多“过场”,但近年来也明显加大了技术投入力度,目前旗下已经有数个实验室。百度试图凭借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封锁,但鉴于AI落地缓慢,效果并不明显。
 
  对美团来说,要想达到千亿市值,营收翻倍、扭亏为盈,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这还不够,美团必须凭借其在生活服务领域的优势,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来构建创新的服务体系,彻底改变传统生活服务的模式和路径,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阿里和腾讯的压制,成功实现千亿市值。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