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家文娱巨头都有着一个迪士尼梦想,成为象迪士尼一样的文娱传媒帝国,像是一个异常坚定的目标一样深深印在诸多文娱企业家的脑海
几乎每一家文娱巨头都有着一个“迪士尼梦想”,成为象迪士尼一样的文娱传媒帝国,像是一个异常坚定的目标一样深深印在诸多文娱企业家的脑海里。
盛大的陈天桥、万达集团的王健林、华谊兄弟的王中军、宋城演艺的张娴、东方梦工厂背后的大佬黎瑞刚以及其他文化传媒娱乐界的多位创始人都曾向媒体表示过有一个“迪士尼梦想”。对标迪士尼,是这些中国本土文化娱乐传媒大佬们的核心定位。
然而,“迪士尼梦想”对于中国文娱企业来说,更像是一个“魔咒”,曾经明确提出对标迪士尼的多家国内文化娱乐传媒企业,近年来普遍陷入发展困境,最早的陈天桥早已经放弃了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传媒娱乐帝国的梦想、王健林的万达集团不断卖出文旅资产和海外院线、宋城演艺跨界发展遇阻、东方梦工厂也经历了股东调整和战略调整……
在国内,还没有出现一家有可能、有机会成为中国迪士尼的企业。
腾讯最近一次的变身,在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看来,新文创战略和整合是组织机构调整的一大看点。
本次调整,腾讯新成立了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包括了原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浏览器、应用宝等业务与渠道、技术团队;原OMG网络媒体事业群视频、新闻、兴趣阅读、体育等业务团队;原SNG社交网络事业群即时通讯产品、社交平台等部门团队;原IEG互动娱乐事业群腾讯影业业务、动漫业务部团队。
COO任宇昕将同时负责新成立的PCG,同时继续管理以游戏为主的互动娱乐事业群IEG。
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认为,新成立的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从三个方面构成了腾讯新文创体系:一是内容层,有着动漫、影业、体育等内容,二是分发层有着浏览器、QQ即时通讯产品、应用宝等工具,第三是平台层,有着腾讯视频、天天快报、腾讯新闻、短视频等平台。
这在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看来,腾讯面向C端市场聚合内部文创资源,打造强势新文创体系的意图非常明显。
也许,腾讯寄予新文创的目标就是成为数字化的迪士尼,那么这个目标能实现吗?腾讯能够成为第一个打破“迪士尼魔咒”的企业呢?
1
腾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新文创体系?
“新文创”战略最早被外界广泛熟知,是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在“UP2018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提出“新文创”的战略构思——新文创,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通过更广泛的主体连接,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与IP构建。
之前腾讯的泛娱乐战略(新文创)大多集中于IEG内部,强调影视、游戏、动漫、文学和音乐联动,但从文化传媒娱乐产业的商业逻辑来看,单纯的IP内容联动是不可能支撑起来真正的商业体系的。
从文化传媒娱乐的商业体系来看,内容生产--版权运营--内容分发--传播平台--商业衍生必须成为一体,才能够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打通社交平台、内容产业则是腾讯一直以来的诉求。拥有播放平台的腾讯视频,与拥有内容的文学、影业、动漫长期无法协同,一直成为外加诟病的焦点。
另外,移动互联网已经过了争抢入口的布局阶段,腾讯在浏览器、应用商店和安全软件三个渠道的流量虽然大,但它们所承载的应用和内容分发能力,腾讯已经有更好的替代产品,比如微信。在这种背景下,MIG的几款产品显得有些“过时”,重要性不足以支撑BG的形态。本次调整中,上述三款产品作为内容分发平台打包进入PCG。
在与今日头条的竞争中,OMG暴露出技术产品落后的弱点,而视频和体育版权投入巨大,OMG在腾讯几个BG中收入很低支出较高。
在9月30日对外公布新成立的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承接了原社交网络事业群的QQ、QQ空间业务,原移动互联网事业群的应用宝、浏览器等业务,还划转了原网络媒体事业群的腾讯新闻、腾讯视频、微视、天天快报、企鹅电竞、企鹅影视等业务,以及原互动娱乐事业群的腾讯动漫、腾讯影业业务,形成了一个超大的流量平台和内容业务的综合体。
腾讯将设立上述事业群的逻辑表述为两个方面:其一,内容将有助于丰富和提升平台的用户价值,是平台对用户的“磁力石”;其二,各大平台也大大激发了内容的传播效力,成为了内容流转的“放大器”。
其实就是按照文化传媒娱乐产业的商业逻辑所做出的调整。
2
大调整诞生的PGC,能打破“迪士尼魔咒”吗?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迪士尼是一个非常向往的超级文化娱乐传媒帝国。迪士尼旗下包括五大业务体系,媒体网络、主题公园及休闲业务、影音娱乐、消费品业务、互动媒体业务等构成了核心业务体系。
2017年11月10日报道,北京时间今晨,华特迪士尼公司今晨宣布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2017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本财季,华特迪士尼公司营收127.79亿美元,稀释每股收益(EPS)同比增长3%至1.13美元。本财年,公司全年营收达551.37亿美元,净利润为89.8亿美元,
其中,截至2017年9月30日,迪士尼乐园及度假区业务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至47亿美元,全年营收同比增长8%至184.15亿美元。媒体网络业务收入235.1亿美元,同比下降1%。主要原因是Freeform、ESPN等有线电视网络收视率、广告收入下滑。2017财年,电影工作室收入83.79亿元,同比下降11%。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迪士尼的主要作品是《汽车总动员3》票房不理想,且预计于2020年上映的《Gigantic》推后了上映时间,这部影片带来近9800万美元的减记的冲击。同时,迪士尼电影制作业务收入还下降了21%,营业利润下降43%。消费品和互动媒体业务也不乐观,2017财年收入48.22亿美元,同比下降13%。
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媒体网络业务好主题乐园及度假区业务是占比最高的两项业务,而以电影为主的影音娱乐内容业务收入极其不稳定,消费品和互动媒体业务也受内容是否受市场欢迎而产生波动。
针对业绩不佳,迪士尼对外公布的策略是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迪士尼流媒体业务将成为公司业务重点。ESPN流媒体服务将于2018年春推出;迪士尼流媒体服务将于2019年推出,包含迪士尼、皮克斯、漫威及星球大战旗下内容,并将针对该流媒体制作基于星球大战、漫威、皮克斯怪兽电力公司系列及歌舞青春系列的原创剧集、以及为该平台独家创作的影片、短视频等从其中可以看出,制作适合不同渠道分发的内容,增强内容分发的渠道和收入是核心。
对于文化娱乐传媒企业而言,突破渠道和分发能力是关键。迪士尼之前的业务更多依赖于传统媒体,所以要在2018年度后加强流媒体业务,增强内容分发能力。
腾讯与迪士尼之间早有业务层面的合作。今年8月,由腾讯和迪士尼联手打造的休闲手游《疯狂动物城:筑梦日记》上市,首日登上IOS免费榜榜首,占据榜首超过48小时。
对于腾讯新成立的PCG而言,已经具备了大内容体系的构建和转化体系,在内容分发体系上也聚合力量成为一体,对照迪士尼,还要看第三点:内容商业化能力。
这一点恰恰是目前中国文娱传媒企业所欠缺的,腾讯新文创体系想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显然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
但是,腾讯已经在为内容商业化做了布局,其旗下的“鹅漫U品”可以看做是一个内容商业化的工具。“鹅漫U品”的定位是专业正版IP衍生品商城,主要商品为动漫IP衍生品。
这表明腾讯从电商渠道着手布局IP衍生品市场,如果在调整后与内容形成一体,则可以源源不断开发出IP衍生产品,通过“鹅漫U品”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在主题公园方面,腾讯也进行了试水。
像今年元旦至春节假期,王者荣耀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中,还原了1.5万平方米规模的真实王者峡谷,为召唤师们呈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游戏世界,极具穿越感。
今年7月份,腾讯旗下最著名的手游《王者荣耀》与长隆水上乐园合作,推出了线下主题乐园。本次合作涉及广州的长隆欢乐世界和珠海的长隆海洋王国主题乐园,大规模将游戏IP引入线下游乐园。召唤师们走在游乐园中,将不时可以偶遇英雄和游戏画面结合《王者荣耀》微场景,位于公园道路旁还有不少《王者荣耀》互动摊位,能够让召唤师和王者元素亲密接触。在游乐设施中,也有很多英雄元素,例如令人震撼的庄周英雄主题天幕动画、鲁班典藏皮肤星空梦想同款火箭过山车、夏侯惇乘风破浪U型滑板、钟无艳沙滩丽影超级大摆锤等。
可以看出,腾讯对新文创体系的构想不仅仅停留在线上,而是想打造出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文创体系,涵盖内容、平台、衍生品、线下娱乐的一个完整的商业体系。
可以想象的是,未来腾讯一定会不断加强新文创体系,运用自身的多维度优势,联合优秀的IP方和商业合作伙伴,通过放大IP的商业价值提升在整个文化娱乐产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对于腾讯而言,对标迪士尼,但不用象迪士尼一样自行做内容原创和主题公园建设,而是成为一个超级IP孵化工厂和商业价值放大器,就足以打破“迪士尼魔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