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媒体人、《新闻战线》原总编胡欣女士坠楼离世!

admin2025年05月16日 06:15:48
阅读:
标签: 新闻战线 胡欣 坠楼
分享:

胡欣被业内人士誉为善于“沉下去”的职业编辑,她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朋友般的亲切,同时传递给对方难以抗拒的感召力。

 
 
  11月6日中午,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原总编辑胡欣在报社36号楼(家属区)坠楼身亡,多个消息源确认系自杀。有知情人士称,胡欣生前患有抑郁症。
 
  胡欣,一位温婉知淑的媒体人,对待工作认真专注,待人待物宽和谦敬。其生于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高级编辑职称。
 
  据原人民日报海外版主任编辑王君超回忆,胡欣大姐优雅、知性、洁净。在理论部的一个刊物工作时,经常一个人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排版车间排版,来去匆匆,非常敬业。做《新闻战线》总编辑后,注重与学界的互动,见到离职多年的前同事,她依然会十分热情。
 
  现任香港卫视国际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的汪家驷曾盛赞胡欣:“心中舒卷传媒风云,笔下成就锦绣文章。面对观点的碰撞,凸显专家超卓女性的缜密;置身转型与嬗变,坚持党性、人民性的完美融合。创新期刊,引领媒体,为人作嫁衣,吐珠纳玉。胡欣,是新闻人的好姐妹,百花园中好园丁。”
 
  在专业方面,胡欣也被业内人士誉为善于“沉下去”的职业编辑,她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朋友般的亲切,同时传递给对方难以抗拒的感召力。1990年,胡欣进入《人民日报》理论部工作,曾任《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1998—2004)、理论部部务委员。
 
  这一时期,胡欣作为“任理轩”和 “任仲平”写作班子成员,参与了多篇重磅文章的研究、写作与编辑,获得诸多奖项。
 
  她主笔的文章《党报理论宣传的哲学思考》曾获“五个一工程奖”。在此文中,胡欣对理论编辑工作做出如下总结:既遵循一般的新闻规律,又有自身的规律。它不可能像一般新闻工作那样到处去发现、寻找新闻点,而必须保留理论思维的空间,这是动中之静;但在理论宣传、理论分析中,它又必须运用抽象思维的优势,解剖各种事实,深入分析,以理服人,这又是静中之动。
 
  她编辑的文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税收与税制》,1997年5月10日发表于《人民日报》,得到朱镕基总理批示表扬。《财政宏观调控与启动经济增长》一文,1998年6月16日发表于《人民日报》,被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伦敦《金融时报》、香港《大公报》等多家报刊转载,并视其为“中国转变财政观念,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暗示与信号”。当时的国内学者更称此文是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一文。
 
  “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能坚守、不盲从、有信仰,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品质”。卢新宁在担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时曾如此评价:“胡欣从事的是编辑工作,但同样有着‘用力而缓慢穿越硬木板’的定力。由此折射的,是一个职业新闻人的激情和眼光。”
 
  2008年底,胡欣出任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杂志社总编辑。带领《新闻战线》连续3年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奖总数居全国新闻专业刊物之首。2012年的记者节,胡欣在分享“中国新闻奖”获奖所感时,描述了自己的心境:“这一种莫大的荣誉,也是动力和压力。我自己有一种不安,觉得得奖得的多了一点……不敢说诚惶诚恐,也是一种坐卧不宁,有压力。觉得自己学习改进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事实上,胡欣担任总编的那几年,《新闻战线》在内容上做了许多硬功夫、深功夫。《中国新闻出版报》曾报道,胡欣带领采编队伍研究新闻传播规律,探求新闻宣传艺术,杂志办得既专业又可读。当时也有媒体人形容,“板了几十年面孔的《新闻战线》忽然华丽转身,变得那么靓丽,那么时尚,那么高端,那么耐读。”
 
  关于新闻人的职责,胡欣的主张朴素、通透,讲究高远的立意和深入民心的表达。她曾指出,“作为党报、作为媒体人,在建设中国梦过程中,不要去说教、说理,而应该讲故事,通过一位位个体,一个个企业、单位、家庭等讲述他们有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去实现梦想,把中国梦的理念隐藏在讲述的故事里,让读者亲切感受到中国梦的感召力。”
 
  胡欣以优雅的姿态处世,默默承担起来自工作与生活的诸多压力。我们不知她具体遭遇了什么,但媒体人在漫长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焦灼、忧郁或许是相通的。为此,扼腕痛惜之余,愿她获得最后的尊重,愿所有媒体人身心平安。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