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最后一天,《第一财经周刊》的最后一期

admin2025年05月16日 18:31:52
阅读:
标签: 财经周刊
分享: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主题划分为了现在篇和过去篇两大部分。我们回顾了2018年,并以更多的笔墨来回溯我们如何走到今天。当你翻开这本杂志时,你将能看到。



 
 
  时间过得很快,随着2018年即将过去,《第一财经周刊》十周年的系列策划也已经走到尾声。依照惯例,我们在今年的最后一期杂志为大家奉上了一本年终特刊。
 
  这本杂志的特殊之处在于,它除了是10年来第535期《第一财经周刊》,同时也是周刊形态的“最后一期”。
 
  当然,在这里我们并不是打算和各位告别,相信看过我们发布的“告读者信”(点此阅读)的各位已经知道,明年1月我们将变为月刊,整装再出发,为各位带来新的阅读体验。
 
  关于那本未来的杂志,在这里我们暂且按下不表。现在,还是让我们来说说这最后一本《第一财经周刊》————我们自己更倾向于将它定义为一本杂志的第一季最终回。
 
  如果你希望购买或收藏这本具有纪念意义的杂志的纸刊,可直接点击这里或识别文末附上的二维码进入周刊小店购买纸刊。如果你只想更快地阅读感兴趣的部分文章,那么,只需直接点击文中链接。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主题划分为了现在篇和过去篇两大部分。我们回顾了2018年,并以更多的笔墨来回溯我们如何走到今天。当你翻开这本杂志时,你将能看到:
 
  一本杂志与它报道的商业世界
 
  欢迎点击图片或戳这里在线阅读本文
 
  这是本期年刊最重磅的报道之一,也是我们整个十周年策划的重要一环。过去十年里,《第一财经周刊》始终在践行“关注公司”的承诺,报道和见证过数千家公司的兴衰与成长。与此同时,我们自身所在的媒体产业,也如大多数曾经过惯了舒服日子的传统产业一样,经历了由技术变革所引发的解构与重构。
 
  在重读周刊众多的封面故事、公司特写时,我们会深刻感触到:在持续爆发式增长与独角兽遍地的年代,人们都太容易遗忘昨日世界对今日社会的镜鉴。
 
  所以,我们试图以这篇报道,梳理过去10年商业世界的格局推演、回望那一批批先后屹立于时代潮头的伟大公司。这,既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互勉。
 
  10年·公司100
 
  欢迎点击图片或戳这里在线阅读本文
 
  这是继500期的城市词典后我们又一次尝试了工具类栏目的策划。
 
  过去十年,《第一财经周刊》记录了无数公司的成长变化,遵循普世的价值观和商业逻辑,探寻它们如何赚钱、如何对社会产生价值,以及如何犯错。
 
  这辑公司手册由编辑部从过往所有公司报道里挑选出100个公司组成。它们有的在过去10年逐渐式微,从舞台中心离开;有的历时尚短,但已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有的走出了一条漂亮的上升曲线;有的却划出了令人唏嘘的抛物线。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部中国商业十年简史。
 
  读者和我们的故事
 
  欢迎点击图片或戳这里在线阅读本文
 
  这是一个被我们戏称有些自恋的特别栏目。在文章的开篇,我们用网络留言板的形式呈现了大量来自微信的读者“表白”,而正文所讲的则是7位铁粉在过去十年间与一本商业杂志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
 
  周刊做了10年,我们一直以“酷”为自我要求,与读者和好评保持距离就是其中之一。这次例外。这个版块送给所有读者,谢谢你们觉得周刊很酷。
 
  大学生择业观10年来变化的背后,
 
  是一场年轻人的胜利
 
  欢迎点击图片或戳这里在线阅读本文
 
  如果你不再年轻,想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对待工作,如果你还年轻,想知道当下的职场又是如何对待年轻人的,都能在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第一财经周刊》对于毕业生的观察,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有10年。在这个部分,请你跟随我们回到2009年的毕业季,快进式地回顾一下过去10年。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时代的飞速发展、商业环境的巨大变革、公司命运的转变,是如何影响着当下每一个即将进入职场的年轻人。
 
  从迷茫到自我肯定,从被动到主动,这是年轻人自我发现的10年,也是雇佣关系趋于平等的10年。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