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阿里股票只是序章,苏宁原来下的是这步棋

admin2025年05月17日 03:33:55
阅读:
标签: 阿里 苏宁
分享:

三次出清阿里股份,苏宁在2018年底让业界再次惊诧。

 
  2018年12月28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通过纽交所完成所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股票出售,收到股票出售价款合计约18.63亿美金,预计可实现净利润约人民币52.05亿元。而在此之前,苏宁易购已经先后于2017年12月、2018年5月出售过两次阿里巴巴股份。目前,苏宁易购不再保留阿里巴巴股份。
 
  虽然苏宁在公告称是“为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快速推进大开发战略”,但这一出售理由仍引起业界的诸多猜测和联想。“出售阿里股份是为了利润好看”是外界的第一反应,甚至有人称苏宁变成“炒股高手”。但这一推断其实只看到了一点表面现象,从这两年来的苏宁财报来看,苏宁的扣非净利润早在2017年三季度就转正了,而且连续多个季度实现了业绩增长。
 
  如2018年上半年,苏宁前两个季度销售规模都突破40%,营业收入增速突破30%,上半年利润同比暴增19倍。更重要的是,苏宁是在零售行业整体处于弱复苏状态下实现的业绩增长,大势趋缓之际苏宁都能实现逆风翻盘、向阳而生,苏宁哪有什么报表需要“粉饰”?再进一步来看,苏宁明明预计2018年全年净利润有近80亿,却还要在12月最后几天完成出售,如果真要是为了冲业绩,将这部分利润留到2019年不是更好吗?
 
  苏宁到底为何要卖阿里股票?这一疑问在苏宁1月15日召开了春季部署会和年会后,其实已经有了答案。商业和市场博击,没有感性,只有稳准狠的攻城略地,苏宁易购出售阿里巴巴股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为了加快自身智慧零售的发展。
 
  尤其是对于枭雄张近东来说,做大事者不仅要谋深远,还要有看准时机的雷霆手段,苏宁每次出售阿里巴巴股份的背后都暗藏着苏宁在智慧零售上的跃进,也画出了苏宁“极智”发展的蓝图,这才是更值得行业深思之处。
 
  三次出售和苏宁的三大步
 
  实际上,张近东与马云私交甚好。苏宁与阿里巴巴自2015年8月开始进行战略合作,并交叉持股,双方是“各取所需”。战略合作的意义就是为战略服务,苏宁其实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2017年12月,苏宁基于整体发展战略安排,出售了手中约两成的阿里巴巴股票,这一时刻苏宁开始了“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要在2018年新开店5000家,2020年全国门店要达到2万家。张近东还提出“造极”的关键词,即以极客精神和极速方式,创造出智慧零售的极物。苏宁在商品建设、线上平台发展、线下门店拓展、物流科技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ALL IN的姿态全力冲刺。
 
  苏宁围绕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加大投入,包括完善线下网络布局,大力推进门店互联网化升级,同时持续提升物流、金融、技术等方面的实力。这些投入都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银”。事实上,市场对于苏宁陆续出售阿里巴巴股份并不意外。重要的是,它带来了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的迅速落地。2018年上半年,苏宁易购各类自营及零售云加盟店共计5578家,曾经创下“单天开店300多家”的纪录,上半年新开近1900家。
 
  苏宁第二次出售阿里股份是在2018年5月,此时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进入提速期。2018年7-9月苏宁小店扩张全面提速,新开827家。1-9月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新开1414家,三季度新开店比例占近50%。1-9月苏宁易购直营店新开538家,第三季度新开189家。
 
  不难看出,前两次苏宁出售阿里股份的“真金白银”都用在了刀刃上。而这一次苏宁则是为了2019年大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和全面升级。
 
  在这一年多的“速度与激情”之下,2018年全年苏宁新开门店8000多家,拥有互联网门店数量突破11000家。这意味着张近东提出的 “三年两万店”目标,用时一年即已提前完成过半。如今门店破万的苏宁,其发展态势已经超出预期,但不曾想,枭雄张近东自有他的谋划。
 
  在1月15日召开的苏宁控股集团2019年春季工作部署会上,张近东不仅将苏宁今年开店目标大幅加码至15000家,还提出“极智”发展的要求。“极”是指要有发展的速度,“智”则是指要有发展的内涵,即苏宁智慧零售的发展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质量。二者并重,是为“极智”。
 
  从“造极”到“极智”,可以说,这是张近东经过实践之后,对于苏宁智慧零售大发战略的再次升级。至于实现路径,张近东同样也给出了具体指示,他表示苏宁要通过组织再造的前台全场景零售、中台智慧零售赋能系统以及后台智慧零售基础设施的构建和迭代,推动组织、管理、运营、服务等全经营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协同苏宁全产业快速发展。
 
  速度与内涵并重的“极智”升级更需要资金支持,这也是苏宁第三次出售阿里股份的真正原因。
 
  枭雄本质:战略、时机和格局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苏宁各类智慧门店落地布局之快,确实堪称“极速”。更重要的是,苏宁极速发展还带来了苏宁业绩的逆势增长,苏宁易购发布的2018年三季报显示,1-9月苏宁易购营业收入为1729.70亿元,同比增长31.15%;实现商品销售规模为2348.83亿元,同比增长41.91%。
 
  苏宁大开发战略推进和苏宁业绩增长的同步并行,其实正说明了张近东对于苏宁发展时机的把握。苏宁智慧零售战略布局完成再加上2018年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让苏宁迎来了主场优势,这是苏宁以及张近东对于零售产业趋势有着超前认知的必然结果,也让苏宁在过去两年取得了一路高速发展的态势。
 
  更根本来看,市场的发展进一步佐证了张近东对零售市场的先期判断——行业整体互联网零售高速增长期一去不返,未来零售就是智慧零售,就是“人工智能的终端场景”。可以说,当前整个零售行业正处于场景互联网发展的起步期,拥有巨大线下优势的苏宁已经抢占发展先机,只有坚定推进大开发战略,才有机会将发展优势转化为未来的竞争胜势。
 
  张近东此刻提出了苏宁的“极智”升级,这必然带来苏宁的再次爆发。从苏宁控股集团2019年春季工作部署会上可以看到,2019年,苏宁会继续贯彻“同心多圆”战略思路,围绕零售业务的发展持续拓展,进一步推动智慧零售的技术提升、商品丰富、用户拓展和服务优化等工作。
 
  卖出阿里股份,获得资金上的发展动力,以商业的冷静和敏捷抓住时机,甚至不惧外界可能有的误读,张近东再一次让外界看到了一个枭雄对战略、时机的精准把握。
 
  结语
 
  2019年是苏宁造极发展的攻坚之年,也是零售业创新竞争的关键时期,真正比拼零售内功、技术实力、融合创新的下半场竞争已经开始。
 
  此前,业界各家提出的“新零售”、“智慧零售”、“无界零售”概念,也将进入验证期。到底谁能胜出?殊途同归,这些不同名词的背后也许指向同一条路径。所以说,谁能胜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掌握未来。
 
  此刻,苏宁选择继续加大投入,攻城略地、扩张业务,说明苏宁看中的并不只是浮盈在账面上的投资利润,而是要让智慧零售给消费者和整个行业带来更多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未来。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