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试一把,打破凡人的自我设限呢?也许,我们可以!
回归到尘埃里,然后努力开出花来。
我们这些普通人做着普通人应该做好的小事情,然而,有时候生命里总有那么一两次挑战,我们要面对一个硬核目标,甚至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闪着金光的目标。
1、最真实的真实
不知道读者朋友在生活里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能听进去的似乎都是自己喜欢听的,就连看个抖音或者逛淘宝,都有AI技术帮我们推荐自己喜欢的观点或者心境,似乎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通过自己的“偏好筛选”,从而生活变得越来越单调。
但是,真实世界却愈加复杂。能否拨开迷雾,不被互联网巨头的大网迷住双眼,其实挺难。最近读《原则》这本书,飒姐印象最深的一个要点是:了解真实的现实。
对理想主义者而言(飒姐读者里的创业人士多数是理想主义者),似乎我们总是臆想一个有魅力的未来世界,当下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20年后的某一天。But,,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我们不知道“起点”在哪,甚至乐观地估计了起点,反而会造成很多虚幻和困扰。
请放下自我欺骗,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你要完成的目标是泰山之巅,但现在的初始位置也许根本不是山脚下,而是远在漠河,如果我们能够认清现实,那就应该知道第一步是坐火车到泰山站,而不是第一步就要准备爬坡。
2、坚守还是撒胡椒面?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认真看好,不要打破;还是把鸡蛋放在N个篮子里,不怕其中一部分被打破?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性本善,善良品质中的“从一而终”就是必备要素,然而,从生物学的角度,或者在真实世界中,坚守不一定就必然成功。有时候,多一些机会去尝试,成功概率会更高。
借用投资圈里的一个词儿“撒胡椒面”来说明,如果在种子期的项目,投资人笃定地选择一个,悉心培养,最终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同时,如果将希望播种在多个创业项目中,根据大数法则,总有一定的概率可以“博出位”,一旦成功回报率将陡升。
既然如此,我们确定要完成一个大目标,这没有错,但是要多次尝试不同的路径和方法。还是拿登泰山为例,可以用双脚攀爬、可以索道、可以滑竿,甚至可以空投,不必固守最传统的方式。
那些所谓的“古法”之所以被历史长河抛弃绝非偶然,一定是不符合某种规律而消亡。所以,读者朋友们请勿缴纳“智商税”,开放思想,不同的方法都试试,又如何?!
3、找到“过来人”指导
所谓“硬核目标”,其实就是我们平时不太熟悉的领域或者较难实现的一个任务。术业有专攻,总有人熟悉你所不熟悉的领域,总有人擅长“硬骨头”。
很幸运,飒姐团队经常有惊喜,比如我们的侯老师不仅擅长侦查业务,同时也是学术高手,遇到学术问题,我们就可以及时请教。同时,学术问题一定要请教前辈和同门,看着新书单和文章源源不断涌来,如获至宝。
在飒姐约饭时,隔三差五就会遇到来寻找“法律职业”指导的朋友,他们多数已经工作,司法考试也已通过,纠结到底要不要从事法律工作?是从当法务开始还是直接到律所事务所工作?是当助理慢慢干,还是直接加盟成为合伙人?
其实,找个过来人问问其中的“道道”很有必要。飒姐正好略有经验,乐意分享给大家。
4
归因自己而非抱怨他人
推卸责任的心态,谁都有。但是,应该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而不是简单地抱怨他人,如果能做到这样,也许离完成硬核目标就更近了。
诚然,我们知道概率,也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很难改变,甚至是人力不可为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该做的做好,然后等待一个结果。抱怨起不到任何对结果有利的助推作用,反而会影响团队和谐和个人心情。
记得季律师推荐了《奇葩说》给我,当时我觉得这个节目有些无厘头,后来发现了有趣之处:在争辩中,我们获得了不同的角度,理解了“你看不惯的”也许正是“别人权衡之下的结果”。没有人需要按照你的意志活着,只不过是各自欢喜罢了。
因此,要完成一个硬核目标,就得把别人的利益也放进来形成团队;否则,这个目标就跟其他人无关,是你自己的事,没有资格抱怨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