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不给员工缴纳社保,但还是有很多初入职场经验不足的职场新人被“套路”。
前两天,我的一个姐姐在朋友圈里吐槽:面试不让问五险一金,公司福利上写着大小周上班,还没有公积金,亲你知道这是犯法不?很快引起了许多人愤怒的共鸣--五险一金配不齐全,双休更是奢望。
在大家的认知里,五险一金于情于理都是很必要的。五险一金是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的统称,前者还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社保是法律规定必须按照正常工资缴纳的。
尽管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不给员工缴纳社保,但还是有很多初入职场经验不足的职场新人被“套路”。
小西回忆起自己毕业后进入的第一家公司的经历还耿耿于怀,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经理让她放弃缴纳五险,然后公司每个月给补助,同时经理一再强调“缴纳也没什么用,不如拿钱更实在”。刚毕业还不知道社保重要性的小西特别感动,然后天真的签署了一份放弃声明,直到一年后换公司才知道自己被套路了,原来五险不仅只是养老保险,它还有医保、工伤等方面的保障。
阿十对前公司的做法同样特别生气,她在去年12月入职的前公司,签合同时还注意看了看社保的相关条款,结果今年前三个月的社保还是她求着公司用自己的钱交的,于是3月底果断离职了。前些天阿十去投诉劳动检查后,却收到前老板的电话,意图打感情牌让她撤回投诉,阿十很刚的回怼道,“只要退还钱我立刻就撤掉投诉。”
社保根本不像小西遇到的那个无良经理说的“没什么用”,反而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目前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购房、车辆上牌政策都是和社保相关的。就拿北京来说,外埠人员购买商品房、购买车辆、申请护照需要交纳5年的社会保险或个税。
同时,在感冒发烧动辄好几百的今天,医保可以报销大部分;住房公积金不但可以用来申请买房贷款,而且可以提出来租房。这些都是当代职场人们的刚需。
跳槽过五次的阿心对于签劳动合同很得心应手,她提示道,看合同时一定要仔细,注意看清社保保险、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内容。另外,含有“工伤概不负责”等字眼、要求求职者几年内不可跳槽到同行业的公司、要求缴纳证件或财务、没有签署书面合同的“口头合同”等内容都要慎签。
这也就不难理解姐姐朋友圈底下许多人的愤怒:凭什么连基本的五险一金都不能落实?
至于双休的问题,虽然《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不超过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周六周日双休。但企业如果不能实行周末双休的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再加上《劳动法》还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这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只让每周休息一天,也可以。
因此,“大小周”、“996”甚至“789”等工作制度成为职场默认的“潜规则”。前段时间程序员发起的“996.ICU”项目即便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结果却仍然以这个反对996工作制的网站被各大互联网公司浏览器屏蔽而告终。
2016年,《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室对“2016中国休闲小康指数”做过一次调查,调查发现影响大家休闲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忙,而忙的原因是工作。75.9%的受访者称有不同程度的加班,上班时间超过40个小时。中山大学发布的“2017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显示,超过40%的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但都很难拿到加班费。
Cathy就自称因为总是“踩雷”所以才找了好久的工作,比如说面试的时候直接问有没有五险一金和加班费就是雷区,后来她妥协说喜欢加班,想要和公司一起成长奋斗,才成功入职。阿十同样遇到过相似的情况,她在进入现在的公司前,去过好几场面试,在其中的一场面试里询问HR公司关于加班费的问题,HR居然反问“你觉得这些对你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至于带薪休假,社科院的《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中就引用调查数据称,北京市居民有业群体周休制度、法定节假日制度、带薪休假制度完全落实率分别为79.2%、59.2%、62.9%,三类休假制度均能完全享受的群体仅占34.2%。
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一些年月的“老人”们都知道,加班是标配,双休是奢望,就是不给钱。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企业和员工本应处在平等的地位,我付出劳动和时间去工作,你给我相应的酬劳和权益。然而当加班被包装成企业文化,主动加班成为了有进取心、努力奋斗的象征,越来越多的职场人磨平了自己,被迫接受这样的不合理。
可接受这样的不合理就是对吗?不,现在的求职者并不愿意,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不给上社保的单位就是违法的,自己应得的利益就是不应该被侵犯的。并且随着更多的年轻人成为HR,他们对于在面试的时候被问到薪资、五险一金等问题并不排斥。
刚做一年HR的阿格表示,决定进新公司前,问清楚自己的疑惑,这是求职者的权力。包括薪资、福利、休息休假、升职空间等等。她还补充道,如果只是问问这些问题,公司就觉得被冒犯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公司也不会多为员工着想的,不去也罢,继续找下家公司吧。
新世相的HR就谈到过,面试时以合理的方式提出工资要求,更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实习经历、作品以及学历都是可以转化为工资的谈判条件,他很欣赏敢于在面试时谈钱和福利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承认自己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做好了为自己工作负责的准备。
阿心的一位做HR的朋友建议阿心,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问清公司是否缴纳五险一金,如果不缴纳就不用考虑了。另外,她在负责招聘时会主动和应聘者说公司的福利待遇包括五险一金等方面的标准,会明确和应聘者说希望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工作,而不是加班。阿心坦言,公司如果不能把条件说清楚,员工根本无法安心工作,更别提归属感了。
事实上,除了极少数极有理想和想干一番事业的人,大部分人工作真的只是为了赚钱,尽力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可能当下还有很多老一辈“传授”下来的种种职场“潜规则”,不会轻易被改变,但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追求公平,越来越努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毕竟观念在进步,制度在健全,在求职与招聘这个双选的过程中,总会有一天变成平等状态的。眼下又即将到毕业季了,祝都能顺利找到好工作。
(本文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来源/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