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短乘长”堪比霸座?被毁的假期谁来埋单?

admin2025年05月18日 10:17:01
阅读:
标签: 买短乘长 假期
分享: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买短乘长”的乘车方式引起了热议。


 
  5月1日凌晨,多名网友发文称,自己提前一个月购买了火车票回老家,却在淄博火车站遭遇火车晚点,最终还被告知无法凭票上车,只能给无法上车的人全额退款。
 
  无独有偶。南京火车站多名乘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乘客提前购买的硬座票无法凭票上车,工作人员承诺全额退款,但此前订好的出行计划却泡汤了。
 
  面对这种情况,大批吃瓜群众坐不住了,网友纷纷表示:“为什么让该上车的人退票”、“为什么别人的错误要他们来承担?”“为什么总是守规矩的人吃亏?”
 
  早几年有一句网络口头语叫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些“买短乘长”的人某种程度上就是让别人无路可走。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称,“买短乘长”甚至比霸座还令人不爽。被人霸座,你好歹还在车上只是没有座位而已,而“买短乘长”直接导致守规矩的人上不了车,行程全部被打乱,比霸座可恶多了。
 
  不过,随着舆情不断发酵,网友也从最开始一面倒地抨击“买短乘长”的行为,转向了有关“买短乘长”和“买短补长”的讨论。
 
  按照《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在列车有运输能力的情况下,铁路工作人员可以为有需求的旅客办理越站补票。
 
  央视新闻发布了一篇题为《“买短乘长”还是“买短补长”?这个“锅”到底该谁背?》的文章指出,出现购票旅客无法上车的现象,不完全是“买短补长”乘客的责任,很大方面也有铁路部门无限制补票的原因。文章还指出,铁路承运方应该对铁路运输进行合理规划,解决好运力有限与出行需要间的矛盾。
 
  至此,网民与媒体讨论的焦点由损害正常购票却不能上车的乘客的正当权利,逐渐转为对补票制度和铁路运力问题等议题的理性讨论。
 
  5月4日, 针对“买短乘长”事件,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出面回应并道歉,并表示在加强运力和引导乘客方面两方面发力,解决好出行问题。
 
  5月5日晚,铁路总局又发布临时制度,在列车超员的情况下,拒不下车执意越站的乘客补票将征收50%手续费。
 
  铁总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将协同有关部门增加诚信记录内容。
 
  但网友对这两个措施并不太满意,许多人认为,大部分人宁愿加罚票价也想回家,超载的问题仍然可能出现,其他乘客的权益也可能受到侵犯。而增加诚信记录的内容只能解决出于逃票心理而导致的超运,对正常的“买短乘长”或是“买短补长”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无论是抬高价格杠杆,还是完善惩戒机制,都旨在提高“强行补票”的成本,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而无论是“买短乘长”还是“买短补长”,这些由于买不到车票而出现的“临时选项”都对铁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铁路部门进一步增强运力、进一步合理调配运力。确切地说,是科学统筹、增强运能紧张区域的运力;同时,也需要研判同一线路不同区间的乘车需求,让票务投放更加精准。
 
  最后我要用党报评论君关于此事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节目:人生像一辆列车,有人会上车,有人会下车。坐车能透视人品,到站不下车,下车将追责。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