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东育:说到底,《破冰行动》是堂吉诃德与教父的较量

admin2025年05月18日 11:17:09
阅读:
标签: 傅东育 破冰行动
分享:

傅东育一直强调在《破冰行动》中学习美剧类型化的创作经验,在影调、配乐、表演、摄影、剪辑等方面都做出了大胆尝试。这样的精雕细琢使得《破冰行动》跟以往的公安剧质感大不一样。



 
  豆瓣评分8.5,《破冰行动》轻松成为2019上半年口碑最好的国产剧。
 
  导演傅东育表示,“我在拍这部戏时就想做一个标杆,从此以后中国警匪剧的基准线就在这个位置。”尽管剧集播出尚未过半,但从目前观众的反映来看,显然对这部“真实大案”改编的缉毒剧十分买账。
傅东育
 
  敢于说出这样的“狠”话,导演在创作的时候一定下了大功夫。“这不是说我自大,而是我想学习和突破。”
 
  傅东育一直强调在《破冰行动》中学习美剧类型化的创作经验,在影调、配乐、表演、摄影、剪辑等方面都做出了大胆尝试。这样的精雕细琢使得《破冰行动》跟以往的公安剧质感大不一样。
 
  警匪剧不能太肤浅,也要挖掘文化厚度
 
  对大部分观众而言,“傅东育”这个名字相对陌生,其实他是一位在影视圈摸爬滚打20多年的“老炮儿”。在当下影视行业,网剧创作者大部分以青年导演为主,像傅东育这样的“老导演”一般都可以做监制来给新人做指导,然而他却选择了亲自冲锋陷阵,啃下《破冰行动》这块硬骨头。
  傅东育上一部作品《少林问道》口碑也很高,在豆瓣上评分为8.4。前几年,电视荧屏上充斥着各种大IP改编的古装偶像剧,《少林问道》却逆势而上,要做一部“有历史厚重感兼具人文情怀的古装剧”。不同于以往的少林题材电视剧,《少林问道》没有局限于武术和动作,而是倾力于“禅意”“禅境”的阐述。
 
  尽管《少林问道》在当时没有成为一部“流量剧”,但是它还是在特定圈层中收获了不少知音。在B站等用户互动频繁的社区中,《少林问道》也凭借着风格化的影像和质感成为不少古装剧up主二度创作的重要素材。和《少林问道》类似,《破冰行动》同样逆潮流而上。
 
  在以往的警匪剧中,创作者为了少走弯路,将主要笔墨放在案件的侦破上,而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都做了模糊化处理。但《破冰行动》却选择改编真实案件,还原了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特大缉毒案件的侦破过程。真实大案是《破冰行动》的题材优势,但也无疑增加了这部剧在操作上的难度。
 
  傅东育有一个野心:提升国产警匪剧的文化厚度,这便要求创作者对于文化土壤有一定研究,这种创作热情显然是“架空”类警匪剧所无法承载的。“抓毒贩没有那么复杂,我一直想在这部戏里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两万人的村子集体制毒,三年时间屡禁不止,并且越做越大,还销往海外?他们这个村子里的人为什么就没有耻辱感?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在道义上有愧疚感?”
 
  “不能简单把制毒这件事认为是有保护伞、有利益的驱动,我觉得太肤浅、太表面化了。”傅东育想要探讨“第一制毒村”这种畸形社会组织存在的根源,这是他创作最大的兴奋点。而从剧本建构的人物关系中,他逐渐理清了“宗族文化”这条线索。
 
  异化的宗亲信仰vs堂吉诃德式的孤胆英雄
 
  在西方的村庄,最显眼的永远是教堂。傅东育去广东看景的时候,发现那里的村庄修建最好的是祠堂。“大部分中国人到佛祖跟前求的是升官发财,只有在祖宗面前不求这个,只求一件事:认祖归宗。当宗亲文化产生以后,他的信仰就产生了。”
 
  据介绍,《破冰行动》中“塔寨村”的祠堂借用了一个真实的祠堂,它的后面有禁闭室,一间间像牢房,族长可以在祠堂对自己的宗亲进行管理和惩戒。宗族文化在中国曾经遭到破坏,改革开放恢复之后,出现了明显变异:以前的“乡绅管理”选族长都是道德标准为上,如今标准只有一个:谁能带领大家发家致富。
 
  “当你选出这样一个族长的时候,就那种追随感而言,他就是教父。”在这一点上,傅东育和剧中林耀东的扮演者王劲松心有灵犀一点通。“我第一次和王劲松老师聊这个人物的时候,他就说‘我不要(演)毒枭,我要(演)教父,我要阿尔·帕西诺(的感觉)’。”
 
  在剧中,林耀东虽然知道毒品的危害,但从没认为自己是错的。他还约法三章:第一毒品只能销往海外;第二族人不能沾毒;第三族人不能私自制毒,发多少料收多少货,严格管理。“他要在这个村子里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孩子们可以读书,光宗耀祖。”傅东育介绍了林耀东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在电影《西藏天空》和古装剧《少林问道》中,傅东育探讨了佛教和信仰的相关问题,这样的关注点和表达也体现在《破冰行动》中。在他看来,《破冰行动》的核心冲突其实是信仰之争。既然林耀东和塔寨村的村民信奉一种异化了的宗族文化,那么本剧的主人公李飞又是坚守一种怎样的信仰呢?
 
  “我们大量的警匪戏见戏不见人,没有人的力量。”傅东育要在《破冰行动》中突出人物塑造。在他看来,黄景瑜扮演的缉毒警李飞是一个具有英雄主义情结的人。“李飞身上的英雄主义怎么表达?这种英雄主义一定是堂吉诃德式的。所有人都说塔寨村进不去,他一个人拿着一根长矛,还当面告诉对方我就是来抓你的。大量的戏,都是这样的孤胆英雄。”
 
  《破冰行动》中的公安形象也比之前的同类作品更加丰富和立体。“人物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不是靠喊口号就能建立起来。所谓大无畏的牺牲代价是什么?我们缉毒警的牺牲不仅仅是指生命,还有情感上的愧疚,这些能不能拍出来?”傅东育说。
 
  中国电视剧想进步,一定要把类型化做好
 
  除了在创作中相比于事件更加突出人物之外,傅东育在《破冰行动》想要做到的还有一点私心:从剧本到表演,从拍摄到后期,做一次真正的类型化学习和尝试。考虑到国情、题材和剧作,傅东育对标的类型化范本是美剧《国土安全》。
 
  “《国土安全》的故事特别简单 ,但是信息量非常大。我要求剪辑动手之前先拉片《国土安全》,我要的就是这种节奏。”傅东育对于类型化创作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快节奏不是美剧的主要特征,影视作品只有一种节奏:观众接受的心理节奏。
 
  “我在现场从来没有说快点快点,我一直在说的是‘慢点,气没到呢,沉住,不到你开口……’这样才有戏剧的张力。”《破冰行动》由于改编自真实大案,拍摄这样的特殊题材在后期无疑会对内容有不少调整。傅东育表示这种要求也无可厚非,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十分明确:“类型化如何坚持到最后一步不放弃,人性化的光芒如何坚守到最后一步不放弃。”
 
  在《破冰行动》中,傅东育按照类型化的要求对每一环节都打磨精细。每个镜头不是传统的全景来一条,中景、近景来一条,而是充分调动镜头运动,俯拍、仰角、长镜头应有尽有。剧中的配乐也是每段点对点做出来的。剧中有不少香港演员,傅东育在如何给他们配音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据了解,《破冰行动》所有的港澳演员表演部分先在北京配了一版国语,但是傅东育听了之后觉得别扭,他在广东又配了一版。“这些配音演员之前主要负责把讲国语的影视作品配成粤语,已经配了20多年粤语,这次破天荒给我们配一版普通话。”于是,在剧中,像任达华这样的香港演员虽然也说普通话,但是很有地域特色。
 
  “中国电视剧想进步,一定要把类型化做好。”傅东育认为中国在类型化上做得还不够。他以青春剧为例,“青春戏也是要写人的,但什么叫青春?青春是要有叛逆和躁动的,为什么躁动不安?因为他觉得明天天然比今天好,所以往前冲,这就是青春。我们现在的恋爱戏都在表现一些形态,动不动就‘壁咚’。其实这不重要,拉个手都能有荷尔蒙,关键看你怎么拍。”
 
  
作者/杨文山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