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天津在智能科技领域又将如何布局?传播君独家专访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成员、网络宣传与网络安全保障组组长、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王芸,为你带来答案。
王芸接受传播君专访
5月18日下午,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闭幕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大会大咖云集,科技感十足,大会的成功举办是近年来天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的一个缩影。天津智能科技产业频频发力的动能是什么?未来天津在智能科技领域又将如何布局?传播君独家专访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成员、网络宣传与网络安全保障组组长、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王芸,为你带来答案。
传播君:你是如何理解今年习近平主席向本届世界智能大会发来的贺信?
王芸:对于贺信,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在本届大会的致辞中指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本次大会和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推动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天津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贺信的重要要求,以更加前卫的理念、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智能新时代,打造智能新经济,创造智能新生活,加强与世界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加快建设“天津智港”。
我认为,习近平主席向本届世界智能大会发来贺信,为我们阐明了新时期人工智能呈现的新特征,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习近平主席还对世界智能大会赋予了重要使命职责--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共赢共享的平台。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市委部署安排,切实把贺信重要要求落实到每一项网信工作中。
传播君: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王芸:
强大动力
首先,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数字经济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数字社会建设全面提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可以推动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的深度融合。
需不断探索与实践
其次,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大数据发展,成立了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组建了大数据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大数据协会和大数据产业联盟,提出了“一中心一智库一协会一联盟”系统性解决方案。
推动发展
最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天津要以创建数字经济示范城市为引领,充分发挥创新驱动、政策促动、开放联动、改革推动“四轮驱动”作用,打造天津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样本。
传播君:天津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何?
王芸:
积极谋划发展
天津积极谋划大数据发展,主要做了这些工作:积极开展5G试点业务,首个室内民用5G网已投入使用;超级计算、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功能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首批智慧灯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力打造“一云一网一平台”基础支撑体系,政务云已承载40个部门96个业务应用系统,电子政务外网全网光纤路由达1万芯公里;完成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空间地理、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建成全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梳理发布信息目录3011类,归集数据总量48亿条;建成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面向社会开放数据总量723.3万条。
自主可控的生态体系逐步形成
天津自主可控的生态体系逐步形成。一些关键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填补行业空白;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多个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出台了《关于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和设备发展的实施意见》,厚植核心技术创新发展沃土。
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天津制定了《天津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引入培育紫光集团、曙光、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易华录、360、启明星辰等一批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落地紫光云、立联信芯片工厂、中国电信京津冀数据中心、朝亚北辰云计算中心项目等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项目,打造产业链完整、技术水平高、竞争优势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传播君:在大数据领域,天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王芸:天津要做好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两篇文章,让数字经济真正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具体构建四个体系。一是政策支撑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建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数据场景的强大政策支撑。二是数据资源体系,探索大数据资源“用管分离”,建立数据共享开放应用评价、数据质量管控等各类数据采集、更新、统计、分析和使用机制,汇聚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三是智慧应用体系,打造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5G网络先行区、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中新生态城全智慧场景、智慧能源小镇,向世界征集100个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突破,建设“城市大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四是跨界融合体系,用好智能科技100亿元的产业资金,支持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建立智能产业指标分析体系,编制智能产业链图,围绕强链、补链、拓链,培育和引进100家大数据重点企业,搭建更多技术交流、产业交流、人才交流公共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创新协动。
传播君:天津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思路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王芸:我们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创新顶层制度设计
天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形成了从顶层设计、行动方案、制度办法到产业发展相呼应的系统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政策体系。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天津积极开展5G试点业务;不断完善超级计算、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首批智慧灯杆;形成中央-市-区-街乡镇四级互联互通,全面支持IPv6应用;完成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空间地理、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建成全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和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
三是培育智能科技产业
天津发布了《天津市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设立了五年总规模100亿元专项资金;开展工业企业“上云”行动,建设“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打造基于云平台资源的产业生态圈;实施“智能+”工程,建成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加快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项目建设。
四是深化智慧应用开发
天津全面深化“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建设全市一体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打造“全科网格”,实现基层治理“一张网”;促进智慧生活应用全民共享,持续推进智慧教育2.0、智慧门诊、智慧气象等领域建设。
传播君:本届大会集中展示了天津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请问目前天津智能科技产业有哪些优势?未来在智能科技发展上又会有哪些新的探索?
王芸:目前,天津已形成自主可控信息、智能安防、大数据、先进通信、智能网联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七大产业链条,集聚智能科技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2018年天津跨境电商进口销售额近30亿元,同比增长155.1%,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15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服务器、CPU、操作系统、数据库为代表的自主安全可控产业全国领先。
天津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核心技术攻坚,围绕智能科技产业链,串链、补链、强链,推进上下游互为应用场景、协同发展,推动智能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用好“海河英才”等政策措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对智能科技产业现有扶持政策进行评估,研究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政策措施;到2022年,力争实现智能科技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建成全国领先的高端产业聚集地、应用场景示范地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生产地,使天津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