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爆触乐是我们的问答互动栏目,每周日推出。每期提出一个问题邀请大家来回答互动,如果你有什么希望看到大家看法的好问题,也可以在后台告诉我们。
各位尊贵的读者们好!
在上一期问爆触乐《游戏教程里教了,但你玩的时候从未用过的内容是什么?》中,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评论是:
_@Einmal
教我怎么充值
请这位读者_@Einmal给触乐公众号发消息“问爆触乐领奖”找我们领奖吧(工作日上班时我们就会联系您),也谢谢各位读者朋友们踊跃的发言。
欢迎各位读者在本期问爆触乐下方留言,我们会为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评论者送出50元以内的iOS或Steam游戏任选一款。中奖结果将在下期(6月23日)问爆触乐栏目中公布。
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也包括玩家对游戏的观感和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热门游戏成了边缘小众,某些游戏类型异军突起,从前不被看好的品类成了业内与市场追捧的对象,甚至那些无聊的游戏鄙视链也在悄悄地变化。
所以本周的问爆是:
大家对哪些游戏的看法随时间发生了改变?
窦宇萌
玩Galgame的时间变少了,这倒不是我对这类游戏的爱发生了转移,只是因为近期好的剧本太少。我的入坑作是《Ever17》,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也慕名玩过不少神魔器。其实,老一些的Galgame中优秀剧本非常多,不少作品并不局限于恋爱,比如《YU-NO世界尽头咏唱恋曲的少女》《CLANNED》《美好的每一天~不连续的存在~》……
如今,提起Galgame,玩家们(包括我自己)的第一反应都是“小黄油”了。现在的业界作品,女主角像是“萌属性”的花式堆砌,她们不再像是活生生的人,当我看到一位女主角的人设时,脑海中就能立刻浮现出,这一位是“金发傲娇双马尾”,那一位则是“冷面无口萌萝莉”,我看着她们(和她们背后的制作人)想尽办法讨好玩家,只觉得索然无味。
剧本家和制作人无法靠自己的才华征服玩家,只能依靠角色出卖色相。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仅靠废萌和卖福利就能讨得玩家欢心,也不用绞尽脑汁写剧情和设计游戏系统。
陈静
“超级手游英伦造”……虽然现在关于手游的讨论还有不少,但至少它的规模和收入已经不能简单粗暴地用“鄙视链”来看待了。某种意义上说,手游确实改变了游戏(特别是中国游戏)的格局,人们对它的看法有所改变,也是理所应当的。
熊宇
前段时间在哪看到一句关于《全境封锁2》的评论,大致内容是对比了《暗黑破坏神3》和《全境封锁2》,认为《暗黑3》做得好,《全境封锁2》做得就差了些。
我的第一反应是:“啥?《暗黑3》也熬到了今天啊。”还记得《暗黑3》2012年左右刚推出时海量的“不如前作”“不是真正暗黑”的评论。即便是《夺魂之镰》挽回了部分声誉,但它和《暗黑2》相比也更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游戏了。
我玩《暗黑2》,但其实我挺支持《夺魂之镰》后的《暗黑3》,它把刷轻量化了,尽管代价是游戏在配装和技能选择方面牺牲深度--这也是它被诟病的原因。但有深度未必适合所有人,去年我试着去玩了会儿《流亡黯道》,发现还是刷不动了,太累。
现在对《暗黑3》的评论在各方面来说都好了不少,但看到把它作为“优秀作品”和其他游戏进行比较……怎么说呢,还是挺感慨的。
牛旭
以前沉迷《反恐精英Online》的时候,会顺应玩家群体把《穿越火线》当做鄙视对象,理由大致是贵到离谱的“火麒麟”、并未存在的“巴雷特黄金大炮阻”等豪华道具实在幼稚,还是“反恐精英”系列的正统传承者足够硬核、成熟。
一转眼10年过去了。听朋友说,虽然《穿越火线》也流失了不少玩家,不过现在没事就送枪,奖励也非常丰厚,看上去像是不奔着赚钱,而是在维持情怀。再看《反恐精英Online》,这些年变得一样充满仙侠风道具,破坏平衡性不说,价格也都贵得吓人。当曾经热爱的游戏变得和曾经嗤之以鼻的对象一模一样(甚至糟得多),留给老玩家的就只剩下苦笑了。
李应初
对游戏看法的改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游戏的改变--即使是较为古老的游戏类型,我们的看法总是根据刚刚玩过的新作或新版本来产生。这些年来,卡牌游戏玩家们经历了无数次大规模迁移。“弃炉从昆”“弃昆从刀”“真假A牌”的故事无数次地上演。设计师用补丁试探着玩家们的下限,从“退环境”到“青玉德”,从“矮人符文剑”到“永不更新”,看上去每一次过于糟糕的平衡改动都会引发潮汐。
“《昆特牌》将取代《炉石传说》!”
“众多职业选手转投《Aritifact》,《昆特牌》前景堪忧。”
“Lifecoach和SuperJJ一起直播《刀塔自走棋》,A牌凉了!”
这样的帖子反反复复地出现,正如卡牌游戏们的风评在版本的更迭中浮浮沉沉。不过,《炉石传说》玩家开始呈现出固化的趋势,《Artifact》如今只剩300勇士,《昆特牌》玩家们倒是一边上职业天梯一边讨论着《雀魂》以及每个新出的“自走棋”--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梅林粉杖
有很多游戏,不细说了,以为它已经刷新了下限,没想到还有更多后来者持续刷新着下限,以至于显得这些先行者都善良了起来。当然,这不是游戏业独有的问题。
拖泥钱
掌机玩家真是慢慢没了。以及,我觉得Switch这种机型不太能叫“掌机”,更像是便携主机。掌机应该是在有限的硬件上尽量把游戏做得有趣,类似“螺蛳壳里做道场”。总说手机替代掌机,现在智能手机硬件太强了,螺蛳壳已经成万达广场了,但里面的道场进步不大。
希望Apple Arcade能给提携一把。
大家对哪些游戏的看法随时间发生了改变?欢迎各位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我们会为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评论者送出50元以下的iOS或Steam游戏任选一款。中奖结果将在下期(6月23日)的问爆触乐栏目中公布。
P.S.:除了段子,我们更希望看到您真实的想法。
以上回答均为编辑或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触乐官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