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友:走入混沌,是为了走出混沌

admin2025年05月18日 22:43:16
阅读:
标签: 李善友 混沌
分享:

如果有人说做一件事不图什么,我想这是假的。对我而言,创办混沌大学,我的确对同学们有所图,我图你们的改变,我图我在你们心中的好口碑。——李善友




  8年前,我弃商从教,成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一名老师。我想我必须承认,我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我内向、没有同理心、换位思考能力也不够。
 
  回想起来,也许只有一件事情,我还略微满意,那就是讲课。
 
  我鼓励自己说,李善友讲课还是不错的。
 
  我以前说过,如果我这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教育。我一生都保持着高三的状态,几乎没有浪费过任何一天时间,所有清醒着的时间都用来阅读。
 
  特别是在过去8年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一个问题--
 
  什么是创新?我们应该如何创新?
 
  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甚至已经成为我余生最大的人生使命。
 
  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完整的创新学科,我相信,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关于创新的第一性原理。
 
  8年了,至今没有人去做这件事情。我想,与其继续等待,不如我们自己亲手去做。
 
  所以,就像一位匠人采葡萄酿酒一样,过去8年,我跨越了无数学科,看了数不尽的书,去探寻每一个学科背后的思想和智慧。
 
  创新学科最重要的三种葡萄源
 
  过去八年,没有谁采葡萄有我们多:
 
  凯文·凯利、尤瓦尔·赫拉利、张首晟、周其仁、俞敏洪、周鸿祎、左晖、张邦鑫、梁信军……我们邀请了全球300多位顶级创新者出任老师,深度解析他们的创新思想。这个长长的名单,就是一部最鲜活的商业创新断代史。
 
  不止于此,我们去挖掘学科背后最深刻的道理,我们探寻那些站在时代潮头的变革者、那些屹立于历史之巅的思想家的智慧。
 
  哲科思维--没错,你或许已经在混沌的课程上听过这个名词,我们将它反复强调,认为当下人们缺乏的哲科思维,正是实现创新的关键。
 
  “要想更好地投资,必须更深刻地理解世界。” 查理·芒格这么说。但是,我们又应该如何深刻地理解世界?答案还是哲科思维。哲学,是追问终极;科学,是假设验证。
 
  我们过去说,哲科思维是无用之大用。言外之意是说,你已经没有手头紧的事情的时候,学习哲科思维可以帮你升级。
 
  但我现在意识到,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应该斩钉截铁地说--哲科思维就是最有用的思维方式。
 
  所有既往的商学院教育,都是从实践和归纳中找到理论;但我们以哲科思维为根基,敢不敢反其道而行之,以演绎法的方式,先找到不变的第一性原理,再找到理论指导实践?
 
  你可能会问,这样的创新哲学家的代表,在现实中存在吗?
 
  有,就是伊隆·马斯克。教育常识认为,要成为世界级专家,精力应该集中在一个领域。但马斯克打破了这一准则,他专精领域横跨很多学科:火箭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太阳能发电和能源领域。
 
  他遇到任何事情都是在用物理学的第一性原理思考,先确定目标,目标的后续实现也就成了必然。
 
  他的一切行为,都为他的使命而服务--这条路固然艰难求索,却也将无比珍贵。
 
  我相信,所有面向未来的创新者,都必须是科学家、哲学家和企业家三者的合体;
 
  如同我相信,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一定是科学思考、哲学思考和商业思考的集合。
 
  这,就是建立一门创新学科最重要的三种葡萄源。我们找到了,我们可以开始酿酒了。
 
  不过,想要建立一门关于创新的学科,这还需要我们去思考另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让改变真正发生
 
  关于什么是教育,给了我最笃定力量的人,就是柏拉图。
 
  柏拉图在他著名的洞穴隐喻里说,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洞穴里面,你看着墙上的影子,以为那是真实的世界。其实,是在这个洞穴之外一个有活动的人,阳光把他的影子照射我到这个墙上而已。
 
  由于你生活在洞穴里,你并不能意识到这一切。
 
  所以,柏拉图说,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墙上被投射出来的光告诉洞穴里的人,而是把洞穴里的人来带出到洞穴之外,让他自己沐浴在真理的阳光之下。真理,在洞穴之外,阳光之下。
 
  柏拉图游历各国,在40岁的时候回到雅典建立了柏拉图学园。在某种意义上,这是西方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所大学。跟所有其它教育机构不一样的是,柏拉图在学园里讲授哲学、数学、物理学等各种“无用”的学科。
 
  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17岁加入柏拉图学园,在那里作为学生和学者一直呆了20年。他按柏拉图“哲学王”的标准培养了伟大的亚历山大。后来,亚历山大把所有这种思维方式传遍了西方世界。
 
  “教育是真正的转变”,柏拉图的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我。我想,从今以后,我需要改变自己对自己的定义。
 
  我不再只是一名讲者
 
  过去,我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老师。我在混沌大学有且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一个教书匠。
 
  但是,如果你把自己定义为课堂里的一个老师,讲完之后,人们说“教授,你讲得真好”,这件事情就结束了。换句话说,只要把课讲好,我就没事了。
 
  但是,如果你听完没有真正的收获,我讲得再好,又有什么用?
 
  所以从今往后,我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摆渡人,一个传者。我相信,我讲课讲得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听众有没有真正的收获,学员有没有发生真正的改变。
 
  让改变当场发生,这才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情。否则无论我讲得再好,如果听众没有被触碰到,你的教育就是没有用的。
 
  混沌大学不再仅以好课程为存在
 
  我对自己的定义变了,混沌大学对自己的定义也需要改变。
 
  过去,我们说“好课程是混沌大学存在的唯一理由”。同时,在别的学校都只教授知识传递的时候,我们从知识中抽离出来,把思维模型的传递作为课程的核心,这已经比别人进了一大步。
 
  但是现在,我们将对自己更为严苛,混沌大学的教育理念也将基点下移--思维模型是基础,通过刻意练习让学员真正成长,将变为我们的核心交付点。
 
  当然,这对我们来说很难,对你的挑战也将极大。但是,我们相信,从交付知识到交付行为--让改变当下发生,让创新成为你随时可以调用的思维习惯,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瓶小小的葡萄酒
 
  混沌大学创新学院
 
  如果说,过去8年,我们最大的努力是寻访全球,只为采摘最好的葡萄。那么现在,酿造了整整8年后,这瓶小小的葡萄酒,今天终于要面世了。
 
  现在,请允许我为你介绍它--混沌大学创新学院,它成立了。
 
  它历经8年打磨沉淀,由我和600多位创新领教、助教共建,让你真正习得、发生改变,这是我们向你承诺的交付。
 
  主修课—创新哲学
 
  主修课由我主讲的《第二曲线》、《第一性原理》和《新科学世界观》三门课程组成 。
 
  我可以非常自豪的说,这是第一套独家、原创的体系化的课程。这已经不仅仅是创新课程,也是创新哲学,更是一整套关于创新的世界观,我想与你分享。
 
  很多人此前都问我,为什么会给混沌大学起“混沌”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我想告诉大家,其实,走入混沌,是为了走出混沌。而走出混沌的唯一方式,就是更深刻的理解这个世界。
 
  在以上三门主修课中,包含了所有能够更好理解世界的工具。
 
  看到这里,你可能担心,我们的课程过于深刻、所以不够实用。请不要担心:
 
  辅修课—创新商学
 
  这将是一系列落地的、实战的工具、方法论和鲜活案例,由混沌大学创新领教主讲。
 
  当然,不仅仅是上课。刚才我说过,仅仅听到课没有用,我们希望你发生真正的改变。所以接下来,我要为你介绍创新学院最大的亮点--线上训练营。
 
  训练营
 
  线上训练营为混沌大学首创,也是创新学院的最大亮点。这是我们经过多年线下实践验证、充分结合线上学习特点,专为在线沉浸交互式学习而生的教育方式。
 
  你将在这里获得:
 
  *刻意练习与及时反馈。领教、助教、辅导员等不同角色在线解惑,从不同维度为你提供专业反馈,让你做对时及时感知进步,做错时及时调整方向;
 
  *群体学习:一个人学习难以坚持,群体的加入则让学习有了游戏的动力与乐趣。与高手切磋,与志趣相投的同学进行思维碰撞与连接,共建创新涌现的能量场。
 
  4次线上训练营分为分为创新、战略、竞争组织四大模块,每次21天,多维度深度练习,从学习到会用,你将最终融入个人事业和生活实践。
 
  也许,这也不是终极答案。但我相信,这的确是打开创新窄门的第一步。
 
  把哲科思维和创新结合到一起,帮助中国的创新者--我相信,在中国的商业领域,没有任何事情比这件事情更为急迫。
 
  所以,
 
  我邀请你——成为第一套创新学科的同学者、参与者、共建者。
 
  我邀请你——让哲科思维点亮你身边每一个创新者。
 
  我邀请你一起,让改变真正发生。
 
  我无比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正整装待发。你可能以为我在盲目自信,但我笃定地认为,我们将势不可挡,顺流而下。
 
 
 
  *本文根据2019混沌年度大课内容整理而成,部分内容有删减,欢迎转发朋友圈并分享给你的朋友。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