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是他就是他,史上“最坏”小哪吒

admin2025年05月07日 13:03:40
阅读:
标签: 哪吒 闹海
分享: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正式上映日期是7月26日,但近日一些影院已经纷纷提前点映。几天前,第一波看过此片的业内人士也已经在朋友圈刷过对此片的好评。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相比经典版本中头梳双丫髻,身穿红肚兜的可爱版哪吒,最新国漫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烟熏妆,烟酒嗓,双手插裤兜装酷,调皮捣蛋,一出街就吓得全城人疾走躲闪--说是史上“最坏哪吒”,也并不过分。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正式上映日期是7月26日,但近日一些影院已经纷纷提前点映。几天前,第一波看过此片的业内人士也已经在朋友圈刷过对此片的好评。
 
  对比经典版的《哪吒闹海》,这个“魔童版本”对故事进行了全新改写。哪吒不再是神话中的“灵珠子”转世,而是一颗生下来就面临“三年后遭天劫”诅咒的魔丸。他天生神力,天真赤诚,但由于天性暴躁,成了全陈塘关百姓的噩梦。而爱他的父母李靖夫妇,则想尽办法去掉这颗魔丸的戾气,让哪吒改邪归正。
 
  显然,这版哪吒的口味不是一般地重:恶搞陈塘关,在师傅太乙真人的裤裆里放火,龙王三太子敖丙不但不是他的敌人,反而成了他的朋友。对了,在任何版本里都仙风道骨的太乙真人,在这一版里,成了一名骑着一头猪、一口川普、看见酒就没命的胖子。
 
  嗯,这是时代的要求,我懂,都懂。
 
  说实话,这一版“哪吒”,简直是摸着90后小孩的心写的。父亲李靖上天去找原始天尊了,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母亲不得不妻代夫职,长期忙于公务,哪吒就成了一名长年见不到父母的“留守儿童”。而父母由于长期不能陪伴在哪吒身边,一旦有机会陪伴,就十分地溺爱纵容,久而久之,哪吒就成了一个行为无状,痞气十足的“小爷”。
 
  特别是当他发现陈塘关的百姓由于魔丸的传说而孤立他、排斥他,称他为“妖怪”时,他的行为更加冲动,就像《红楼梦》里对贾宝玉这类人的形容:“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用现代白话说,他不折不扣地是个“熊孩子”。
 
  然而,影片的后半段,当熊孩子明白过来自己的选择关系着陈塘关百姓的安危,自己的父母甘愿用生命来保护自己的时候,他选择牺牲自己保护父母和百姓,发出了“不认命”的“高燃”呼喊。
 
  除了哪吒,影片对李靖夫妇也有着全新改编。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现代父母的缩影,他们没有时间陪伴子女,爱得深沉却也不得其法,在他们的保护下,哪吒的成长并不顺利,在外界的误解中无法完成自我身份的认同。反而在后期,真正面对自己时,哪吒迈出了成长的步伐,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
 
  在《哪吒闹海》神话中,被哪吒抽筋的龙王三太子敖丙,在最新版本中,成了哪吒唯一的朋友,同样在孤独中长大的他,个性与哪吒相反,儒雅柔和,但同时也面临着在善恶之间抉择。
 
  相比1979年诞生的《哪吒闹海》,这样的成长历程和交友方式,显然更符合90一代的生命经验。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宣传语是“打破一切是非定义”,也更符合90后不愿被标签化的青春特质。
 
  事实上,在人际传播中,这个口号的确为这部影片拉来了不少好感,可以说,在当下普遍低幼化的国漫市场,这个口号也为国漫注入了一丝深度。
 
  80后的精神图腾
 
  “哪吒是谁?”这恐怕是个极其容易暴露年龄的问题。
 
  70后对哪吒的记忆,或许来自《封神演义》和《西游记》,而80后们不仅能完整地说出“脚踏风火轮,挥舞混天绫,手持乾坤圈”,还鲜明地记得《哪吒闹海》中的台词:“我抽你的筋,看你还害人不”。
 
  其实,仅仅“哪吒”这个形象的演变史本身就可以写一篇论文了。
 
  一般认为,哪吒来源于印度佛教,是毗沙门天王的三太子(也有说法是他与毗沙门天王是祖孙关系),是印度佛教体系里的护法神。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哪吒的神灵形象也在汉以后传入中国。
 
  大概在南宋时期,隋唐名将李靖在民间传说中逐渐演化为毗沙门天王的化身,于是,毗沙门天王的儿子也就成了李靖的儿子,哪吒就成了李靖的第三个儿子。
 
  经由明代的两部著名奇幻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哪吒逐渐定型并深入人心。在《西游记》中,哪吒已经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他从佛教正神变成了道教玉皇大帝的天兵统帅托塔天王的儿子,也是玉皇大帝的重要战神。在《西游记》中,哪吒的形象是,“那小童男,生得相貌清奇,十分精壮”,是一个可爱但个性“忿怒”的小孩童。
 
  作为《哪吒闹海》故事的直接来源,在《封神演义》中,哪吒的故事已经十分完整,但是决计谈不上可爱。“封神”版哪吒到海中去洗澡,搅得龙宫不安。龙王派巡海夜叉和三太子敖丙前去查看,却都有去无回。小说中,哪吒骂龙王为“老泥鳅”,杀了夜叉,还抽了敖丙的筋。龙王上天告状,哪吒在南天门外将龙王暴打一顿,还说出了“是我一时性急,便打死他二命,也是小事”这样的话。
 
  这哪是我们从小熟悉的那个正义勇敢的好少年,分明就是恶少。
 
  这样看来,“魔童”版哪吒倒是更得“封神”版的精髓。
 
  不过,无论是“封神”的作者,还是《哪吒闹海》的主创们,大概都没有想到,到了80后这里,哪吒能和摇滚乐扯上关系。
 
  2005年,北京的几个年轻人成立了一支摇滚乐队,他们给自己的乐队起名为哪吒。“哪吒”乐队存在的时间很短,只有1年左右,但是他们留下了一首歌《闹海》:
 
哪吒只哭过一次
 
从今后不会再有
 
翻江倒海的本领
 
看谁敢拦
 
忧郁的孩子们别怕
 
守护着你们的是哪吒
 
谁要是再来害人
 
定不饶他
 
——哪吒乐队《闹海》
 
 
  也许是不约而同,2006年左右,“痛苦的信仰”乐队出了一张新EP,封面就是《哪吒闹海》里自刎的哪吒形象。由于“痛仰”对“哪吒”这一形象的广泛使用,后来,去听“痛仰”现场的女孩很多都会给自己梳个双丫髻,打扮成“哪吒”的样子。
 
  同为神话英雄,国人经常对孙悟空这一形象津津乐道,对哪吒的讨论相对较少。事实上,哪吒,尤其经过动画片《哪吒闹海》改造后的形象,虽然调皮叛逆,但是非常有正义感,带给人自由自在,不向现实低头的精神,相对于悟空的皈依,哪吒的态度则一直是不低头不妥协。
 
  如果说孙悟空最终和权力达成了某种共识,而哪吒表现的只有反叛和不屈,这才有了后面莲花重生,除恶龙王。80后一代们,恰恰是看到了哪吒的这一种精神。他们希望,能够像哪吒一样勇往直前,“忧郁的孩子们别怕,守护着你们的是哪吒,谁要是再来害人,定不饶他”。
 
  “国漫崛起”如何走出瓶颈期
 
  虽然还没有全面上映,但是自点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很多国漫论坛上都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由此,“国漫崛起”这个话题又一次被提了出来。
 
  2015年,《大圣归来》获得了9.5亿票房,点燃了业界和观众对于国漫的信心。之后,《大鱼海棠》、《大护法》、《白蛇缘起》、《风语咒》等优质动画影片,都让“国漫”这两个字看起来越来越具有含金量,而不仅仅是情怀。
 
  “国漫”在世界动画业界曾经有过相当长时期的辉煌。建国初期,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主要创作力量,从1956年的《骄傲的将军》开始到1964年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画第一个创作高峰的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初兴中国动画在短时间里借助深厚的中国传统美术资源找到了具有中华文化艺术特色的形式和表现语汇,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并在国际范围内产生影响力。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我国31部动画影片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被国际评论认为 “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这些优秀动画片包括我们熟悉的《小蝌蚪找妈妈》,也包括《三个和尚》、《天书奇谭》。
 
  然而,进入到1990年代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大量的外来文化观念伴随着外国资本而引入国内,我国本土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历史传统与现代化、文化艺术事业与市场化……在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现实文化语境下,我国动画进入了转型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诞生的动画作品,充满了面对现实文化语境的奋争与伤痛,国内首部3D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因全盘西化而轰然倒下,另一些获得商业成功的作品如《蓝猫淘气三千问》《喜羊羊与灰太狼》,虽为国产动画走向市场化发展树立了信心、探索了模式,但创作上对国外叙事模式的简单模仿和对新鲜技术的粗糙利用,导致这些作品本身魅力不足,总体偏低幼化,亦无法重振“中国学派”。
 
  也因此,对于《大圣归来》及之后的一系列“国漫”作品,业界和观众才赋予了深深的期待。
 
  不难看出,无论是“三大”(《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还是《白蛇缘起》、《风语咒》,在技术上都日益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在内容上也大多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造型上具备浓浓的中国风,展现了新一代动画人融贯中西,探索全新民族动画道路的锐气和决心。
 
  然而,仅就目前的呈现而言,包括《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内,依然存在着不少瓶颈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叙事平庸、类型化不足等问题上。尽管《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叙事上已经基本达到了及格线,但仍然存在相当多的槽点,以及“叙事不够,打斗来凑”的问题。在定位上,尽管这是一部面向全年龄段观众,甚至略偏成人向的影片,但无论是叙事还是价值观,依然略显幼稚。
 
  事实上,相比上世纪90年代,在当下,国漫崛起要面对的情势更加复杂。经过数十年成熟美漫、日漫的培养,中国观众对动画影片的口味早已非常挑剔,仅凭支持国产漫画的口号并不能走太远;而类型化不足,叙事过于简单,堆砌中国元素,观众群体定位不准导致的成熟观众觉得影片太粗糙,低幼观众则又觉得不够有趣等等问题,都是当下“国漫”的通病。
 
  总之,对待国产动画,我们既应当有更高的要求,也应当有更多的耐心。一方面,在美漫和日漫的夹缝中,如何走出既具备民族风格,又符合当下观众审美需求的独特道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另一方面,在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国产动画市场的拓展还有着很大的空间。事实上,目前业界对《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就有着相当乐观的估值和期待。
 
  无论如何,对于国漫而言,市场环境、舆论环境已经开始好转,一批又一批的潜在观众正在培养中。相信只要我们能讲出更多有趣的故事,制作出更多精良的优质作品,“中国学派”一定会重新绽放光彩,未来的观众将以“国漫”为荣。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