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企业主从业务层面配合政策监管、合法合规经营、拓展业务规模是其第一要务。但同时,在这样的政策形势下,教育企业面向市场发声,进行品牌推广也需要有更多的政策考虑。
近年来,通过互联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学科类课外培训发展迅猛。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又满足了家长们低价灵活想法。一经推出就深受市场喜爱,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教师良莠不齐、退费困难、课程超纲……
1、万科地产——重企业品牌,更重社会责任
万科地产,在早些年房价高企,政策高度关注,民众热议的时候,其品牌策略就在一直升级,从“三好住宅供应商”的定位延展为“城市配套服务商”,最后迭代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角度从居民生活住宅,升级到城乡建设与生活相关的高度。
同时,每年还会发布企业责任报告,突出企业在社会责任上做出的贡献。
相比房地产行业,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行业,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宣传会相对简单和自然。各个赛道的教育企业,在突出自身业务品牌宣传的同时,可以考虑把业务与社会责任的结合点,作为企业品牌宣传的一个策略,不失为今年下半年相对主动的一个策略。
2、腾讯——弱化业务目标,突出生态与赋能
2018年开始,腾讯新的使命和价值观改成了“科技向善”,这也是一种在强政策监管下的策略。从最近我们关注到的腾讯互动娱乐用户平台部总经理郑磊参加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与业界代表及专家共同就“营造面向未来一代的清朗空间”发表的观点,可以理解和对应。
作为腾讯第一大业务收入的网络游戏(腾讯2019年一季度财报总收入为人民币854.65亿元,网络游戏收入为285.13亿元),在对行业宣传大多从面向家长的成长守护平台和青少年健康上网的角度。
业务涉及外教的线上线下培训机构,以及留学业务相关的机构,也都可以在传播策略上进行思考和调整,从如何建立更好的行业标准,突出在行业上下游生态的贡献和赋能的角度,会比直接从业务出发,效果更好。
3、小红书——强化自查,避免“祸从口出”
要说上周大家都在关注的小红书被各大应用市场下架,小红书也已对站内内容启动全面排查、整改。从今年6月小红书对外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70%来自UGC生产的内容会使这个产品成为当红的社区,同时也是因为这些缺乏监管UGC内容,导致小红书陷入如今的境地。
小红书的这起事件,引起了各大内容社区的重视,也影响着从小红书引流的教育机构。从企业品牌的角度,这也是必须值得关注的事情:教育作为人力密集型行业,每天面对学生和家长提供教学和服务的老师、销售等人员,都有可能产生不当言论和内容,如何在交付好的教学产品的同时,保证良好产品品牌的输出,是教育企业不得不修炼的管理内功。
以上三点观察,仅供教育行业同仁参考和讨论。无论在任何时期,回归教育本质做好扎实的业务固然重要,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角度,通过员工和外部渠道做好企业的品牌传播,也是值得企业负责人关注和重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