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是离行业最近的人,时下有哪些看得到的风口和趋势?
东京国际动漫展落幕好几天了,媒体上没有太多曝光,也没有爆出什么大新闻。峰瑞资本早期项目负责人王晓今接连两年参加东京国际动漫展,在她看来,唯一的感觉是,去年几乎没有几家中国公司参展,今年来参展的中国公司好多,“上个周末似乎半个中国动漫圈都在日本”。这一两年,动漫很火,但依然给外界留下一个自己和自己玩的印象。
即便是同样身处动漫圈的人,也是各有各的立场,甚至观点相左。许知远在《十三邀》对话二次元那一期,采访到 80 后动漫创业者、有妖气联合创始人董志凌。董志凌关注的是市场、受众和资本,他说 “阳春白雪是少数人的品味”,“不能改变也不想接受,催生了吐槽”。而 70 后老一代动漫人、动漫杂志《新干线》主编驰骋则更关注二次元的精神内核,接受许知远的采访时,他说,希望二次元不只是借互联网而广为传播的 “快餐”,而是能成为印有时代特点的文化形式。
我们和四位中国动漫圈的创业者聊了聊:
为什么动漫创业圈,给人留下一种神秘的、自己和自己玩的印象?
面对来自投资人的压力,如何平衡理想、品质与商业?
哪种类型的动漫公司不需要融资?如何看待资本化?
投资原创公司像是一场赌博,因为真的不知道能不能赌到头部 IP。那么,什么样的原创 IP 可以长久?可以成为头部 IP ?
日本动漫常被中国动漫创业者拿来对标。日本动漫的发展,对中国创业者有什么借鉴意义?
创业者是离行业最近的人,时下有哪些看得到的风口和趋势?
我是贴心的文章要点
二次元群体长大了,他们掌握了经济,决定了市场方向;衍生品作为一种下游的变现通路,正在被 IP 用户甚至普通用户所接受。
商业的本质还是赚钱。二次元公司得赚钱活下去,活不下去谈理想没有用。
公司是否需要融资,得看公司类型。有些公司不具备融资的价值和能力,比如很多外包公司虽然有制作能力,但是没有原创基因,这意味着你给它钱,它也就是招更多的人接更多的活。
很多内容制作公司和渠道公司都被大平台绑架了。平台就是大爷,占尽了风头,IP 制造方被藏在后面,用户无从知道。
爆款 IP 并不是看一个东西火不火,或者近期能不能赚钱,而要看它是否是能改变人类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