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总导演 张艺谋
今天,“不愧是张艺谋”成了微博热门话题。
因为昨晚那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实在是太震撼,太令人惊叹!
璀璨迷人的光艺展示、绚烂夺目的焰火表演、国内首次广场千人交响乐和千人合唱、“超大规模”群众快闪……
网友评价:“张艺谋是一个能让14亿甲方满意的乙方。”
国庆联欢何以如此惊艳,来看央视记者对张艺谋及主创团队的专访。
联欢活动的导演组由总导演张艺谋、艺术总监张和平、执行总导演甲丁组成。
这三人常被看作是国内执导大型广场活动的“铁三角”,但对于这次的工作,这些业内顶尖“大佬”形容说--“非常有难度”。
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艺术总监 张和平:
艺谋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招儿”、“活儿”。
“活儿”是指质量,品质,“招儿”是指方式。
内容与形式统一,既有“招儿”又有“活儿”,就成功了。
“绝活儿”就是别人都没有的,创新性强,别人没用过的,这很难。
流动的光和影
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一面长90米、宽60米的巨幅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采访中,张艺谋激动地说:“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广场正中千人手持光影屏变幻组成的各种立体感极强的字幕或图案,从上空俯瞰,清晰有序且壮观。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光艺总导演沙晓岚介绍说,“这是北京理工大学团队多年研发的数字表演与仿真高科技成果。”
这些巨幅光影最大的视觉特点就是:流动。
比如让人印象深刻的“和平鸽”图案,北理工团队先将主创团队提出的创意图案用电脑数字模拟,置入二维场景中,拆解、细化成3290个模块(每个模块代表一个光影屏)。
之后,团队按照和平鸽展翅翱翔的轨迹,确定每个模块的关键帧和时间点,据此为3290名演员制定队形变化、表演口令等训练手册。
演员只需手举光影屏正确跑位,不需对屏进行任何操作。
沙晓岚介绍,每块光影屏下方都绑有无线接收装置、内容存储装置和播放器,通过无线激发呈现存储器中的画面。每一个板都要带电池,要精准地激发、检查两套系统,确保不能灭,拿的人也要反复检查。
最终,3290个光影屏共同构成流光溢彩的巨幅图案。
团队不仅要用心去仔细维护,还要有各种预案。张艺谋称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淋雨的,3个小时一直淋雨拿水浇都没有问题。
3290位参演者在不断的行动中完成舞台表演,参演者构成画面的过程本身就是颇富感染力的流动的艺术画面。
甲丁形容,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画面中”,可以说,本次晚会的视觉呈现方式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难度最大。
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总导演 张艺谋:
我很多次跟团队讲,我希望有一个不一样的表演,不一样的表现,全世界首次,我很注重原创性。那么这种原创性从哪儿来呢?我自己就想到我们让它动起来,就是所有的图形每一秒都是动的,全部动起来。这也是我做电影导演的一个感受,我用3D的观念,看立体的。
这样一段表演,它在短短的40秒到50秒全部完成。需要演员做非常精准的走位。这样的精准走位和这种动态的、立体化的图形演绎,包括光影的互动,非常有科技感,也是在其他国家很难完成的,这是今年的一个创新。
没有明星,只有人民
整场联欢活动,完全没有使用明星。
除了伴奏的乐手是专业的演奏员,整场联欢活动中甚至没有启用任何一位专业的歌唱演员。
所有歌曲全都由联欢群众唱响,“去表演化、去专业化”正是主创团队的编排理念。
在这场充分赋予群众表演自由的联欢上,我们可以看到丝巾飞扬、欢歌热舞、人浪涌动、声浪冲天、全场沸腾,真切表达出广大中国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总导演 张艺谋:
新时代怎么体现?我觉得就是看人,所有的主题是人物完成的,怎样体现新时代的面貌跟过去不一样?就看人民,人民的幸福,人民的快乐。
也就是说,不是要看我们演什么,也不是要看艺术家能做什么,而是如何调动大家,让这几万人在广场上真正形成一个欢乐的海洋。
然而,让素人做主角,说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却难上加难。甲丁告诉记者,为了扭转观念,光是开会就不下十次。
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执行总导演 甲丁:
我们有大量的东西在编创的过程当中留白的,这些东西上是要求他们自由发挥的。最核心的表现内容不是节目的呈现,而是大家情绪的宣泄和彰显,这是最难的。
除此之外,联欢活动在声音的编排上还有很多独特的设计,特别注重音乐与每一位参与者的交流。
音乐的选取追求“既陌生又熟悉”,以老歌为主,比如《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希望的田野上》《不忘初心》等主题音乐,很多网友在收看了之后也评论说:“几乎每一首曲子都是自己耳熟能详的,在电视机前就忍不住跟唱起来。”
我们走在大路上
主创团队介绍说,“耳熟能详是我们选歌的重要考量,在耳熟能详的音乐中又能给大家一种新意。即使是新歌也不会让大家感觉太陌生,因为在曲式、曲风的选取上,也考虑了大众的接受度和以后在生活中的应用度。”
还有由学生、军旅模范、残疾人、快递小哥等参与的“超大规模‘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在天安门广场壮丽呈现。“快闪”也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
从大学生边奏边唱,到国旗班战士进场围观,再到各民族舞者自由欢舞、残疾人艺术团尽情表演,直至数万在场群众同歌共舞、歌声响彻云霄……
张艺谋说,那一瞬间,没有中国人不为之感动。
历时几个月的排练中,大家也在不断优化细节。
有一幕排练场景令张艺谋导演久久难忘,也衍生出新的编排想法。
那天排练的时候,按照常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首歌,参加联欢的群众们都是庄重地站在那儿唱,以此致敬祖国,导演和群众也很满意。
排练的最后,导演张艺谋突然注意到队伍中,有些年轻人跳着在唱,他突然想到,这首歌要展现出青春活力和自由欢愉的气氛,为什么不让大家都跳着唱呢?
张艺谋马上打开音乐,鼓动大家跳着唱了一次,马上很多人跟着一起唱,现场气氛一下子被点燃了。
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总导演 张艺谋:
突然你会发现就那一点改动,就很打动人,你对这首歌突然有了新的感觉,就是它的热情,它的青春活力,年轻人跳跃着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有了时代的那种脉搏和跳动感。
结束后,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执行总导演甲丁在联欢群众前问了导演张艺谋一句话:我们现在先请总导演张艺谋说一说他满意不满意?
还没等导演回答,联欢群众就异口同声地说:满意,满意。
导演张艺谋接着大家的话说:“刚才大家已经喊了,今天我很满意,最后那个感觉非常好,全场你看我们这儿将近上万人,要跳跃着唱,要热情地跳着唱,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这是我们的五星红旗,我们对她无限地热爱。”
从看明星唱跳,到 “大家唱大家跳”, 从动作“整齐划一”到情感“尽情释放”,这可能是这一次很多现场观众以及收听观看直播的听众、观众、网友共同的感觉。
正是这样的转变,让人民群众,成为这场联欢的真正主角。
焰火的“舞蹈”
本场联欢会中多次出现的大型特效烟花装置,也是这次导演组拿出的一个“绝活儿”。
蔡国强领衔的烟花团队,把国庆的夜空当作一了个巨大的画板。
高空、中空、低空烟花与特殊烟花装置相互配合,伴随现场音乐节奏形成燃放频率。甲丁形容,这是焰火的“空中舞蹈”。
张艺谋说:“为致敬人民,我们首次特别制作高难度特效焰火--‘人民万岁’,三次连续绽放,配以手持烟花、音乐烟花和各种新型礼花,使天地交相辉映,铺展出一幅欢乐祥和的盛世图景。”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联欢活动上代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数字特效烟花“70”变成“双线”,比以前单线勾勒出的数字立体很多。
焰火总导演蔡国强介绍,这次焰火设计和生产的科技含量很高,“70”腾空绽放时呈双线造型,用双线焰火勾勒出的美术数字造型,比单线焰火更厚重大气,且打到300米高空,具有首创性。
“双线数字特效烟花制作为何高难?因为发射到空中的礼花弹是旋转的,定向难度极高。”蔡国强解释说。
牡丹盛开、蝴蝶飞舞、孔雀开屏……联欢活动上,七棵绚烂多姿、流光溢彩的烟花树是又一个亮点。
烟花表演中,烟花弹的爆炸时间都蕴含了高科技,漫天的烟花要随着音乐“舞蹈”,在节奏上会有延时效果,炸响跟音乐节奏也要对应起来。所以每一个重要的烟花弹上都有芯片,芯片带有时间设定,掌握着每一颗烟火弹的爆炸时间。
蔡国强介绍,三维动态特效烟花树也是焰火表演的一项技术突破。
“七棵约25米高、可变幻、多面体的烟花树,象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巨大成就,也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
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焰火总导演 蔡国强:
每棵树都有四扇叶片,可随树干360度旋转,每扇叶片上都配有不同类型的特效烟花。七棵树通过旋转组合燃放构成一幅幅焰火盛景,时而配以LED灯呈现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时而构成孔雀开屏的造型,时而展现“牡丹开合”“风筝摇曳”“笑脸绽放”等三维动画效果,使焰火表演立体感陡增。
“本次焰火表演共6大波次,注重环保,注重效果。”蔡国强介绍,特效烟花主要产自湖南、江西、河北等地,焰火药剂无重金属物质、低硫,均是高科技环保焰火产品。
9月正是演出旺季,很多参演乐团也放弃商演,投入到紧张排练中。“特别是地方各乐团的指挥,他们虽然没有机会到天安门现场表演,但仍倾尽全力协助组织乐团在当地进行提前预排,为在北京的合练默默做出贡献。”联欢活动执行总导演甲丁说。
六万多人的参与,几个月的付出,总导演张艺谋希望这场联欢活动的气氛能够感动观众,让观众由衷地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中国梦、新时代,每一秒钟都好看,很美还很浪漫,人幸福了才会讲浪漫,生活好了才有心情去浪漫,所以浪漫了就代表了人民幸福,时代给了人民这样的一个幸福生活。”总导演张艺谋说。
作者/ |桂姝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