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蒙牛将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砥砺前行,继续书写“天生要强”的文化与精神传奇。
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庆典仪式上,装备部队受阅的70多个装备方队引发全国人民的热烈讨论,犹记得,1949年庆典仪式,新中国飞机太少,只好每架飞机两次飞过天安门。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的武器装备,从解放初期的小米加步枪到今天的电子信息部队、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无人机等一应俱全。大国重器,中国制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建国70年,中国从人民生活、经济建设到武器装备,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这背后,正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正如蒙牛在庆典仪式当天央视直播节目前的那则“天生要强”主题广告片所诠释的--力量,源自点滴积累,蒙牛和所有中国的奋斗者一样,天生要强,为梦前行。
中华民族向上的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历经劫难,但困难从来都没有能打败我们。在中国文化里,我们被认为应当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刚健有为,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种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背后就是我们民族天生要强的文化基因。
70年前开国大典的空中梯队,为了充分显示军威,在无飞机可增加的情况下,周恩来总理主持军委航空局重新修订了受阅飞行方案,当了一次“魔术师”,提出“让9架P-51飞机循环飞行,17架变26架”的方案。循环飞行的背后,是中国建设的百废待兴。
而在70年后的庆典仪式上,我们接受检阅的空中编队早已经实现了国产化,预警指挥机、海上巡航机、运输机、轰炸机、加受油机等,一应俱全。70年,要强的中国人在飞行力量上的攻坚取得了伟大成就。
新中国不仅在发展航空力量上如此,几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50年代毅然打响抗美援朝的“国运之战”,60年代开始的“两弹一星”,70年代开启的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中国的航天事业、建设世纪粤港澳大桥等等,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都能凭借基因中那种与生俱来的精神内核,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以中国“两弹一星”的发展为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科研人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1964年10月,东风二号导弹在酒泉发射场成功点火升空,从此中国突破了西方的核垄断,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
从此,中国航天事业开始了“加速度”,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中国正式进入太空时代。
也就是在2013年,蒙牛经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从市场到工厂,从工厂到牧场”的严格筛选,正式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助力中国航天事业。16年来,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嫦娥探月器到空间实验室,中国航天飞速发展,不断挑战科技高度。与此同时,蒙牛用对“航天品质”的严格要求夯实根基,以航天品质定义好牛奶,既是蒙牛对市场的庄严承诺,也是蒙牛践行中华民族“天生要强”的最好写照。
天生要强的中国企业,成为世界经济的引领者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的经济也从“追随者”逐渐转变为“引领者”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同样离不开中国企业的自强不息。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经济单一,世界500强企业几乎没有中国企业的一席之地,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加大,企业不断积累技术与资金,在短短的四十年内,从中国制造、世界工厂,向中国“智造”迈进。如今,随着国家实力的强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上榜企业数量和规模均实现爆发式增长,而这背后是中国企业依靠研发力量和自主创新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对多产业竞争态势的推动。
借助中国发展红利,许多民营企业乘着政策的东风和人民日益旺盛的消费力快速成长起来,蒙牛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之一。1999年,当蒙牛在呼和浩特一间53平米的出租房起步时,中国乳业尚还处于一片空白的起步期。蒙牛一步步探索,抓住中国乳业“黄金十年”的发展机遇,继2003年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后,2004年4月12日,蒙牛成为“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专用产品” ,自此,“天上航天员,地上运动员”成为蒙牛高品质的代名词。2006年,蒙牛开启“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为全国贫困小学免费送奶大型公益活动,开启中国牛奶爱心行动。2007年,蒙牛成为NBA中国官方合作伙伴与NBA在中国唯一指定乳品供应商,与此同时,NBA也加入到由蒙牛发起的中国牛奶运动中。自此,蒙牛从草原牛走向中国牛,再从中国牛走向世界牛。
数据显示,从1999年起的20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显著增加,城镇居民由1992年的9.23kg增加至2018年的26kg,增长了181%。正是有了无数像蒙牛这样的企业,当年还是“奢侈品”的牛奶,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中国人的“要强”默默注入力量,奶业开始成为一个惠及全国14亿人口的产业。
不仅中国乳制品行业,中国建设、高铁、乃至于以华为为代表的智能智造企业,都走过了一条艰苦卓绝的创业之路。这是亿万人民持续奋斗,汇集而成的强大力量。天生要强的中国企业,为建国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重的大礼。
蒙牛20年初心不改守护国人健康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离不开敢于创新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蒙牛作为一家提供“能源”的企业,不仅为中国奋斗者们身体补充营养,还在精神上为他们补充正能量。
20年来,蒙牛牢记奶业振兴、乳业强国的初心,先后推出关注行业发展的“牧场主大学”项目、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实践的“沙漠植草”工程,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国产乳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共赢生态圈。
为了让每个国人都喝得起牛奶,蒙牛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加大技术投入,数据显示,蒙牛近3年来用于生产过程标准化、创新化升级的资金已达5亿元,有效拉动了整个奶制品行业生产品质的提升。此外,蒙牛还不断降低价格,真正以亲民的价格,让每个国民都能喝得到高品质牛奶。
蒙牛还不断参与到社会建设上来,为社会发展提供能量。从关爱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红丝带健康大使青春校园行”活动到致力于将扶贫、扶智、扶志有机结合的“蒙牛营养普惠合伙人”公益项目,蒙牛致力于提升全民营养健康水平,助力国民大健康事业的发展;从赋能乡村教师、均衡城乡教育发展的“青椒计划”到已延续9年的“爱心井”大型民生工程,蒙牛以实际行动解决具体困扰,为乡村振兴、百姓富足打下坚实基础。
就像“天生要强”的TVC中那些普通中国人一样,2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蒙牛始终坚持与祖国同心、同梦、同行,表现出乳业领先品牌应有的担当和示范。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蒙牛将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砥砺前行,继续书写“天生要强”的文化与精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