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中饰演乘务长的袁泉,目光始终坚定,骨子里散发一种沉静安稳的力量,一举一动就如同角色本身。
随着剧情的展开,她的情绪也是递进的,一个眼神瞬间将人拉入了剧情,安抚乘客时手都是抖的,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不曾懈怠。
01
很多人知道袁泉是从《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开始。
剧中的唐晶干练坚强,在职场中各种“尔虞我诈”,她都凭自己的能力赢回来。
不过,袁泉演绎的唐晶,跟原著中的差别很大。
亦舒笔下的唐晶,是职场精英不错,却深谙男女博弈之道,懂得利用女性的原始资本。
两种人物形象,无所谓好与坏,对与错,不过只是不同的选择而已。
只是,袁泉本人更像独立到只靠自己的唐晶,少了几分唐晶的攻击性,多了几分淡雅温润。
13岁离开荆州老家,独自前往北京学戏,这一学就是7年,其中各种滋味不为外人知。
1996年,考入中戏明星班,在章子怡、秦海璐、刘烨这些“天子骄子”面前,袁泉好像并不是那么“耀眼”。
从影多年,她只斩获了两座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并不是因为她没有演技,而是她的野心从未真正放在上面。
袁泉曾经出过一张专辑《孤独的花朵》,这也是是她唯一的一张专辑。
从小学戏的她,唱腔是很不错,整个专辑走的是比较文艺的风格。
但外形包装走得却是“美腿娃娃”,大眼、卷发、长腿,美则美矣,却失去“袁泉”能够成为“袁泉”灵魂。
无论是演电影、还是出唱片,袁泉没有走多久,她选择了自己更喜欢,却更小众的话剧。
从2005年起到现在,袁泉演出了几百场话剧。《暗恋桃花源》80多场,《简爱》80多场,《琥珀》50多场,《活着》和《青蛇》各100多场。
每个人的人生都遇上无数个分叉路口,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你的现在,现在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袁泉在分叉路口,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她说:“森林中有两条路,而我选择那条较少人走的路。”
在这条人少的路上,袁泉凭借《简爱》,先后获得了中国话剧奖金狮奖和中国戏剧奖梅花奖。
30岁,袁泉入选了“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是史上最年轻的名人堂成员,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话剧女王”。
02
一直以来,袁泉是一个特别有主见的人,有掌握自己人生的力量。
“我对事物始终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对自己的状态、自己和社会之间的连接都非常坦然。
很多人看世界的角度、对情感的认知都让我都觉得特别棒,但那是别人的生活。”
她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更能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区别,不用别人的价值观绑架自己。
内心多强大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一场盛大的婚礼,穿上洁白的婚纱,嫁给自己爱的那个人,是很多女孩都渴望的。
但袁泉跟夏雨却“独立独行”,静悄悄就领证了,只在母校中戏拍下一组质朴干净的艺术照,当做结婚照。
如此简单,脸上的幸福却如阳光般明媚。
袁泉的私生活向来跟公众很远,演员是她的职业,作品是她给公众的交代。
此外更多的时间她留着了妻子、妈妈、朋友,还有自己。
《我的前半生》火了之后,唐晶这个角色也受到一定的争议。
大家的对唐晶的印象是“强势”的,但这个角色打动袁泉的,却是唐晶内心的脆弱。
袁泉说:唐晶不是一个内外特别统一的状态。
因为她有内心极没有安全感的一面,才会有那么强势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
但“人在成长中需要面对的不是别人,是她自己。”
这是袁泉远离群众的原因,也是她一直拥有来自内心深处的力量的原因。
即使她静静地站那里,也有着温润如玉的沉稳气质,脸上云淡风轻的笑,柔柔地抚慰人心。
有的人说,袁泉不美,颧骨和颌骨突出,眼睛和两颊塌陷,这样的脸特别显老。
袁泉却淡然一笑说“契诃夫的一些话剧,必须是要四十岁以后的脸才能演的。”
岁月是必然会流逝的,重要的是你在岁月流逝中收获了什么?
作家柏邦妮评价袁泉:
十年之后,她好像还像我初见她的时候一样,始终没有大红大紫,却是沉金冷玉那样的女演员,她每次出场,哪怕只有一个镜头,却如此隽永难忘。
她的柔弱和强韧,就像一株风中的芦苇,随时都会折断,却永远不。
“风中芦苇”用来形容袁泉再合适不过。她温柔如水,她眸子里却满是坚韧,正如《中国机长》看似柔软的乘务长。
她的气场不是硬凹出来,而是骨子里有能让你相信的力量。
或许内心真正强大了,便不需要坚硬的外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