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不卑不亢的语气来讲,XSKY(星辰天合)既不是偏科的团队,也不是一个缺胳膊少腿的团队。我们可以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做到体系化作战,提供专业化的营销能力;在客户积累和场景的积累上,都可以纵深发展。整体来说XSKY已经从一个创业公司向新兴存储厂商转型了。
产品矩阵已经日趋完成,实现从单一产品向多产品线发展。XSKY的产品可以支持块、对象、文件三种类型协议存储。
还可以兼容传统存储的大部分企业级功能,包括加密、压缩、去重、备份、数据冷热分离、权限控制、对光纤协议的支持等,致力于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可以对VMware、OpenStack、容器、大数据分析、云端医疗影像等场景应用均实现了支持。
第二,在团队发展上,现在公司规模可以达到近300人,无论是技术、产品团队,还是服务团队,再或者是销售营销渠道的建设,还有生态体系上,也日趋完善。同时,我们联手Cisco、VMware、ZStack、Rancher等共同落地整体解决方案。
这样,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XSKY产品的功能性,另一方面,通过相关生态合作伙伴,XSKY扩大了触达客户的范围,提升了获客能力。
第三,在客户的积累和运营数据积累上,XSKY客户已涵盖了政府、金融、电信、广电、教育、交通、医疗、能源、制造等不同领域,支撑了行业云、私有云、桌面云、数据库资源池、海量媒体数据、影像数据、智能制造数据等不同类型的应用场景。
其实,对于一个产品驱动的公司来说,客户的数量决定了你对产业的理解、客户需求和痛点把握的很准确,找到了自己的一套生意的逻辑和方法论。
当这套逻辑通过客户数量验证后,对于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客户就可以裂变,实现爆发式增长,开始从1向10挑战。”XSKY创始人胥昕说道。
XSKY是i黑马&数字观察持续追踪和报道的准独角兽企业,是一家专注于软件定义基础架构业务的企业。2018年4月,星辰天合获得由NEA恩颐投资领投2.4亿C轮融资。
存储是一个持续取信的过程
增量市场的出现加速推动软件定义存储的发展
众所周知,存储是一个老行业,计算机在大型机的时代,需要将运行中产生的数据保存起来,于是逐渐有了现代存储设备。过去企业里主要是邮箱系统、网站系统、OA、财务系统、ERP等基本系统,并没有产生多少数据,数据类型比较单一,内容也单一。
而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引领下,加上各种新兴技术,改变了企业的工作模式,也升级了企业业务运营方式,企业内部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
同时,企业还会对接外部数据,数据呈爆发式增长,每天增加百万兆字节的数据是很常见的,企业对数据管理优化的需求开始不断增加,对存储也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胥昕看来,存储是一个持续取信的过程。“首先,无论是5G,还是云计算、大数据,还是其他背景下,也不管存储是不是像股票一样,有行情好坏的时候,总而言之,存储都是一个基础设施。
其次,今天的存储最大的改变在于企业客户越来越开始关注存储的实际用途和使用量。当企业客户上云后,就开始思考与基础设施、应用软件、或者其他生产系统相关的云化产品,会考虑云数据中心、安全、存储等不同的产品模块。也就说云服务更像建筑的地基,框架,当这些建立好后,就要开始思考建筑本身的各种部分。
第三,当企业各种设施都建立好后,就开始思考自己的海量数据如何存放的问题?是否需要把数据做备份?什么样子的存储产品好?多大的容量适合自己呢?
总的来说,当企业的上游很多IT设施建立齐全后,客户开始大规模使用,数据量上来了,他们对存储的诉求就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当企业使用私有云、容器这些新技术应用后,对于存储的需求量就更大了。”
但在过去,传统的存储面对的应用主要是数据库、文件和流媒体这类传统应用;而今天,在新兴技术驱动下,存储主要面对的是Cloud、Big Data和AI这些大规模数据应用场景。传统存储在性能、安全性、可靠性上的局限性,让他们在面对这些新兴应用时,往往表现出了很大的不适应。
首先,随着存储设备的不断购入,存储资源愈发多样化,企业的数据量呈现大幅增长,但是资源管理日趋复杂,系统集成能力低,数据难以流通,传统的存储架构导致数据孤岛,业务需要的存储空间和分配越来越难规划。传统存储缺乏弹性和适应性,不能承载企业的多样化、复杂化的业务产生的海量数据,也很难做到数据兼容。
其次,企业除了对高性能和高可用性之外,对数据存储的可扩展性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存储无法实现性能和容量同时线性增长,必须依赖高性能硬件,价格昂贵,同时扩展性比较差。
存储有一个天生的好处就是可扩展性,就和云一样可以接近无限扩容,存储也要和业务数据的生命周期挂钩,时间越长,企业就需要用更大容量的存储设施把这些数据装起来,而传统的存储比较单一,很难面对持续膨胀的数据体。此外,传统的存储技术更新迭代周期长,无法快速匹配企业业务发展状况。
这时候软件定义存储(SDS)的出现,给企业级数据存储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可能。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1年期间,全球软件定义存储(SDS)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3.5%,到2021年市场规模可接近162亿美元。简单来说,软件定义存储具有快速迭代,缩短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优点。
谈到近一年来软件定义存储的发展趋势,胥昕表示,首先,我把今年的存储市场分为增量和存量市场。增量市场是指,随着OpenStack、Hadoop、容器PaaS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开始使用这些新型应用,这就给存储带来了全新的应用场景,在这种场景下,企业客户对软件定义存储的需求开始加大。
而软件定义存储的存量市场逻辑是指企业客户的IT系统还是传统的,或者有三层架构,预期明确,还有完整数据库类型,或者有传统交易系统等类型的企业。
这些企业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很大,需要利用保存下来的数据便于未来做审计、大数据分析,或者其他新的诉求。也就是说,增量市场促使客户对软件定义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这不影响存量市场的生意。
其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的系统架构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促使企业的安全架构、计算架构、存储的架构都发生很大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决定需求的变化,这时候企业的存储需要急速扩张,也带动软件定义存储的加速发展。
第三,当前的新经济环境下,很多模式都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卖方市场,现在是买方市场,客户需求说了算,这就促使企业要做出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创新,就需要改造IT系统,存储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以产品为导向
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软件定义存储产品
简单来说,XSKY一方面凭借着研发团队对传统存储的产品化有着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同时将大型互联网架构运维经验、主流的开源技术、企业关键业务的最佳实践相结合,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软件定义存储产品,满足企业在使用时的种种需求。
胥昕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XSKY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最早的时候,我们只是一家技术型的公司,想通过技术能力去构建我们核心能力。
这个阶段维持了一年多,我们开始思考好的技术能不能等于好产品?答案是否定的,好技术不等于好产品。于是公司开始聚焦客户的核心需求,围绕客户的需求,把技术、创新能力、客户的业务属性结合在一起,打造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软件定义存储产品。总体来说,第二个阶段就是我们从技术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型的阶段。
“对我们来说,从技术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型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做技术和做产品的思路逻辑是不同的,而且做公司的第一天我们就需要想清楚一件事,是一家产品型公司还是做一家项目型的公司,我们的答案是做产品型的公司。
既然要做产品型的公司,就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研究把技术进行产品化落地,打造一个普适性、高度产品化的东西。
同时,产品要有深度和广度,能够嵌入到客户的业务逻辑里面,这种逻辑还可以复制到其他产品线里。带着这种思考下,我们就要在相关人才构建上,例如懂技术的、懂存储的、懂项目管控的、懂咨询的人才,在这些人才的寻找上,我们做出很大的努力。
我们知道不同的行业业务属性也不同,这就要思考存储这类通用性产品,在功能应用上要做深做细,还要有很强的负载能力、稳定性,同时创新速度也要跟的上,同时对创业公司的销售能力和解决方案架构能力也有很强的要求。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我们需要思考要打造什么样子的产品?适合什么场景和客户群体的产品?如何应对不同行业不同业务属性的产品?
第三个挑战是,如何平衡技术产品化的速度问题?其实做技术是一件很快的事情,但是技术产品化的快能否与客户的业务需求跟得上?能否平衡客户的需求速度与产品质量的问题?
最初时候,技术、算法、产品、质量都是割裂开来的,但是到了产品化的阶段,这些都是不能割裂的。”
到了2018年,XSKY就进入了市场化阶段,要做到产品和服务叫好叫座。
“在市场化这个阶段里,我们要不断取信,不断让产品保持创新,不断让客户认可你的产品,还要把客户的需求与产品匹配,把产品功能和服务转化成收益,还要围绕客户的场景,不断满足其需求。其次,我们要强化公司的销售营销能力,还要强化生态布局的能力,加速推进市场化进程。”
经过几年发展,XSKY在在软件定义存储技术上积累深厚,实现了对块、对象、文件三种存储的统一管理,打造一站式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平台产品。
展开来讲,XSKY在XEBS、XEOS、XEFS、XEUS等局部产品之上,打造一个企业级分布式统一数据存储平台产品XEDP。
其中,XEDP是基于软件定义存储的一个真正完整的企业级数据平台,可以满足用户块存储、对象存储、文件存储的所有业务需求。
当面对数据化转型,客户的数据类型呈现多样化,块、文件、对象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设备中,管理复杂,效率低, 同时对IT预算造成巨大负担,如何利用一套存储设备满足多业务需求成为客户新的关注点。
XEDP不仅能够适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场景, 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云原生“的一站式数据资源管理,简化数据保护设计,帮助用户全面发掘既有数据的潜在价值,帮助企业轻松应对业务快速变化时的信息灵活、可靠存取的需求。
其次,平台帮助企业实现了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在不同类型存储之间的流动和平台共享。
同时,平台具有完整的数据保护功能,融合了快照、复制、备份、归档、容灾、云分层等统一完整的数据保护方案,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构造统一存储,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XSKY还发布了软件定义存储一体机XE2000系列,据悉,XE2000系列融合了最新的技术平台和XSKY企业级软件定义存储方案,并且将XSKY多年服务海量用户的部署和运维经验注入到产品设计之中,对于性能、可靠性和易用性进行了全面优化,完全实现了开箱即用。
这样一来,在不同企业在不同场景下,会有非常清晰的功能性要求,存储的功能性越多,XSKY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就越大。
聚焦中大型客户
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据悉,XSKY的客户主要聚焦在数据量大、对数字化转型需求强的中大型客户,目前已经覆盖金融、媒体、运营商、教育、制造业、政府、医疗等行业,且持续的扩容需求高,标杆客户包括人民银行、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铁设、江苏农信、厦门航空、东方航空、中国一汽、上汽集团、吉利汽车等
以国家电网为例,国家电网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2016~2018年蝉联《财富》世界500强第2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位,经营区域覆盖27个省,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2017年营业收入达到23237亿元。
作为国家电网集中统一的“95598”呼叫中心,国家电网客服中心目前下辖南、北两个中心组织,并建设了横跨全国四座城市的六个数据中心机房。
现有数据中心的IT架构主要以稳固安全见长的传统集中式架构为主,在存储系统投入上拥有全面的各类品牌不同系列设备。
随着业务的发展,客户面临了以下挑战:第一,通话录音文件目前主要采用昂贵的高端存储系统来存放,随着数据的不断增长,需要更具性价比的永久保存方案;第二,多品牌存储共存,设备管理和日常运维复杂;第三,客户业已建设了万兆网络,但目前无论是同网段还是异步网段都存在带宽跑不满的情况,存在性能瓶颈;第四,不断增长的Oracle数据库文件备份需求。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对当前多种类型的存储系统进行全面整合,持续满足业务系统的高并发、低延时的性能需求,使得基础架构为业务创新和转型实现就绪,客户希望持续推动存储资源池化转型。
为此,XSKY为其基于通用硬件平台上部署了XEUS软件定义的统一存储解决方案,可同时向上提供文件和块存储服务,满足用户通过RMAN接口备份Oracle数据库文件,以及永久存储通话录音文件等数据的需求。
相较之前方案,跨网段数据库备份速度提高60%,同时基于XSKY SDS 100%图形化维护,实现全方位监控与管理等功能,日常运维效率提升100%。用户在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在线扩容。
并且,利用多集群统一监控分析(XSKY CloudAI)功能,以智能算法实现主动运维,跨集群的存储性能、健康、告警、容量全方位监控,还可以预估资源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使用情况及写满预警。为未来不同品牌的存储系统整合和全面的存储池化转型奠定基础。
根据官方统计,从方案评估到最后上生产,持续了近6个月时间,目前仅Oracle数据库文件备份数据已达到近40TB。连续的0故障稳定运行,也让用户正在思考如何最大化发挥SDS平台的优势,以支撑更多的传统和新兴工作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