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负”抓狂:谁不担心自己孩子变“学渣”?

admin2025年07月23日 10:26:53
阅读:
标签: 教育 减幅 孩子
分享:

这六七个男孩子,没玩多久就有孩子退出了,有课外班;不久又有退出的,要回家上网课;一会儿又有要走的,得练琴。孩子的课外时间满满的。



《小别离》剧照

  我儿子橙子二年级了。开学第一天回来,突然吵吵着要写作业,我和孩子妈一阵欢喜,想着二年级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学习有主动性了。那天作业还挺多的,我们想,看来二年级老师有了高要求。可后来似乎又没有什么变化,经常是孩子把书包打开,没几分钟作业就写完。
 
  如今下了课,班里的一群孩子总要在社区的小广场上玩上一两个小时,有时候是打篮球,玩飞碟,更多的时候是挥舞着树木修剪下来的树枝一顿乱砍,一群孩子疯玩猛跑,辛苦了家长在旁边“站桩”。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放学的情景,那时候的孩子都排路队,在小队长的带领下回家。走着走着,我们就在两根电线杆子上拉起了皮筋,玩起了跳绳。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也没有家长催促着回家写作业,也犯不着担心作业太多写不完,我们能一直玩到天黑。可现在,这六七个男孩子,没玩多久就有孩子退出了,有课外班;不久又有退出的,要回家上网课;一会儿又有要走的,得练琴。孩子的课外时间满满的。
 
  一天橙子跟我预约,要我帮助写作业,我挺期待,这是一年多来第一次向我求助。做作业的时候,我绞尽脑汁用通俗的例子给他把一个复杂的加减法填空题理解清楚。掰开了揉碎了讲透了,他就再也没问过我。这个学期班级的微信群有些异样,上一学期那些作业或者测验全对的同学还经常有机会站在讲台上合影,这学期就没有了。有一次,老师用一连串的数字告诉家长们学习情况,大家不明所以还一顿乱猜,原来是学号。我想,孩子们大了有了自尊心,这是保护隐私的好方法。不过,这样隐晦地晒成绩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如果不是老师那天给我发了短信提醒了一下,我看了看孩子的作业本,真想不到他得了那么多的良,英语听写好多不会的,语文抄写字体忽大忽小,撇横不分。我们一下子懵了,孩子妈埋怨我没给他报课外班,我则找来课本,从星期日到星期六地一个词一个词地问。不用说,开始真是鸡飞狗跳,他几次跑掉,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他妈边比划着边对着口型,我则作为陪衬参与了拼写比赛,总算把Wednesday给背下来了。意识到问题挺严重,我这两天经常问他些单词,像面包、鸡肉等很多学过的单词都忘了。也难怪,二年级的孩子中文词汇量惊人,车站牌子、店头、告示随口就念,可我们这里没有英文的场景啊。
 
  如果不是看到了《南京的家长疯了》,我还以为自己所经历的二年级的变化只是个别现象。南京的家长为“减负”抓狂,原来是这样的情况从南京到北京,正在各地发生着。今年9月份开学以来,江苏部分城市的中小学生统一步调,不布置笔头作业,没有“惯例”的各类单元测试、周测试、月测试,不允许带作业到学校批改,要求学生不透露自己的课外培训项目。于是,孩子们高兴了,家长却疯了,担心孩子会成为一个活泼灵动、热爱生活、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看来天下之家长莫不如此。
 
  说心里话,我担心孩子会成为学渣么?对于一个只求中游的孩子,掉到学渣的坑里只是一瞬间的事儿,他把以前学过的功课忘了,以后学的没了基础,很快就会跟不上,跟不上又不补课,就会越来越跟不上,最终便是厌学。我也认识这样的孩子,每次考试都在班里垫底,一家人着急得不行,拼命督促着写作业、改错题,每天都忙活到深夜,孩子于是越来越抵触,简单的作业也要磨蹭着写,每天都是鸡飞狗跳,家庭环境被作业给糟蹋,换来的却不是一点好结果。
 
  有追求的孩子,当然主要是家长有追求,任何时候都不会被落下。他们会上很多的课外班,家长会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预习和复习,还会与老师沟通,时时掌握他们的动态。但这样的家庭也不是完美的,孩子的课余时间排得满满的,没了游戏的时间。家长也焦虑,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防患于未然。更为关键的是家长得有钱有闲,把教育孩子当成职业,还得以专业化的态度和操守来对待。这样的高要求,普通人是难以胜任的。
 
  不得不承认,大部分家庭、大部分家长,乃至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普通的大多数。义务教育作为普通人的教育,应该更多地要照顾普通孩子的需求。普通孩子当然不会是每一个科目都普通,有的学的好,有的学的差,有时状态好一些,有时差一些。当然孩子们都有自尊心。学习过程中有测试,单元测试、周测试乃至月考,成绩偶尔差一些,并被公之于众,其实并不影响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毕竟有好的成绩作为平衡。并且,考得不好了,容易引起自己和家长的警惕,查遗补漏,很快就能追上了。当然,考试太多太频繁,就会给孩子们造成压力,浪费很多精力。
 
  至于停止公布成绩,停止评比,照顾的是个别学习差的孩子的自尊心。在个别利益和大多数孩子的利益上,学校当然要权衡要平衡,但也绝不应该为了维护个别孩子的面子,让大多数孩子都和他们落进一个坑里啊。难道就不能技术地处理一下吗?比如老师用学号取代照片就是挺好的办法。
 
  提起教育改革,很多人都出口成章,诸如“世间哪有那么多天才,还不都是孤独地翻山越岭”,“奋斗十八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的励志话脱口而出。但这些只是为拔尖学生准备的,甚至,当衡水中学学生食堂排队打饭的时候也在背公式背单词,他们考上清华北大改变的只是一时的命运,而不是一生一世,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凭着苦读,他们不过是摆脱了原生家庭,心灵里创造性禀赋却被扭曲了。
 
  独生子女政策制造出了一两代特殊的人类,没有了家庭内部的竞争压力,孩子们都颇为自我中心,又被过度保护了。很难说他们好还是不好,这就是现实。每次看到波士顿机器人公司的Atlas的进步,看到他们从绕障碍到会跑能跳到摔倒站立到运动中举枪射击,我不由地想,未来还有什么职业留给我们人类,留给这些孩子呢。我想不明白,这个时候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普通的人,身体好、四肢发达头脑也不太简单,会交流、也爱交往、懂得爱与分享、有好奇心。当然他得有正常人的知识结构,而不是成为学渣,看个科幻电影都get不到其中的梗。
 
  其实,对于作业、对于评比测试,研究教育的学者一定做过各式各样的实验,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是研究类似的微观问题。几年级多少的作业量、多少次测试是最优的,教育部门的官员们,他们求学的时候一定学习到了。可惜的是一旦管理起成千上万个孩子,在事关孩子们的未来上却“一刀切”。如今面对网上舆情,南京教委表示要改正,善莫大焉。
 
 
作者 /邢海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菌小宝:从肠道微生态到自然生态,共筑生命平衡的健康未来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