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如今的沈阳已经重焕了新颜。作为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坐落于铁西区的红梅味精厂也正悄悄发生着改变。
上世纪90年代的沈阳,机械不停转动的轰鸣是这个城市的魂和骨骼。在重工业建设的浪潮之下,沈阳曾经缔造了辉煌闪耀的钢铁史诗。
有人问,红梅文创园是什么?
它前身是红梅味精厂老厂区, 这座沈阳铁西区里的老工厂,已有80多年历史。它见证了城市工业文明的印迹,经历了沈阳城百年的变迁,是这个现代城市里独具特色的一处存在。
响应铁西区政府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号召,红梅味精厂将以红梅文创园的身份,在现代街区中保留一份传统工业记忆。
作为万科北方区域首个亮相的文创园产品,同时也是万科助力东北振兴与发展的又一力作,红梅文创园将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为沈阳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创符号。
2018年,沈阳万科肩负起老厂区改造的新使命。结合“与城市同步发展”的理念,万科北方区域提出“一镇两园”战略,积极探索城市振兴产业路径,聚焦文创、科技及创新产业。
在文创园设计和建设中,万科提出了“用文化致敬城市,用产业赋能未来”的价值主张。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北方区域本部首席执行官刘肖认为:“文创园的作用就是引导人们打开一个想象思考的通道,从而带动城市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万科将通过对国内外资源的整合,让红梅文创园扮演好记录城市的历史,探索城市的未来的角色。”
建筑无声,却见证着城市的生长。工业时代的历史沉淀,成为了城市记忆,也成为后来人争相怀旧致敬的对象。
以致敬城市为目标,万科在保留红梅历史建筑同时,也保留了工业遗存的风采。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修复,万科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建筑大师,邀请到享誉盛名的东京AA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首席设计师青木宏、当代著名后工业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与提尔曼·拉茨父子等。
来自国内外的团队为红梅量身设计,按照不同年代和建筑破损程度,剖析研究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使用价值,确定保护改造原则规范,成功再现工业街区风貌。
大量保留的红梅老工厂建筑,也使得整体项目更具文化艺术气息。
文化如何助力城市更新?
“我们应尝试着从城市、产业和人民生活这三个方面着手,开展探索尝试,力求找到符合城市、政府、产业、居民多方共赢的答案。”沈阳万科总经理肖劲说。
红梅园区内的功能规划,也将延续向城市致敬、向产业致敬、向人民致敬的文化视野,用多元业态打造出具备城市综合体体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019年9月30日,红梅文创园正式亮相沈阳。红梅文创园占地6.16万㎡,共拥有13栋特色工业建筑(其中1栋为文保建筑,5栋为历史建筑),东西串联创新文化业态,南北串联餐饮配套、产业办公、艺术休闲等产业,全面盘活工业区的创新活力。
在保留历史建筑同时,红梅文创园发扬了沈阳自有文化优势,携手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沈阳故宫博物馆等共同打造东北地方文化IP。同时,万科利用集团资源优势,将国内多家知名企业与国际文化IP引入沈阳,只为打造全东北最具国际范的网红打卡圣地,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复兴。
1号楼——红梅味精厂原料库,建于1939年,曾担任味精厂原料储存的功能。红梅文创园开园期间,不少老红梅工人故地重游,看到被保留的“原料库”建筑标识,不禁回想起曾在此工作的岁月,感慨万千。
未来,原料库将作为文创园与沈阳音乐学院合作的平台,成为沈音校外演艺实践基地和音乐人孵化基地,每年200余场演出,将使它变成东北地区最具活力的音乐空间之一。
2号楼——沈阳故宫文创体验馆,沈阳有着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设立在园区内的沈阳故宫文创体验馆,是沈阳故宫首家授权体验店,也是现代街区业态中的故宫文化传承地。
16号楼——发酵艺术中心,整体建筑采用“修旧如旧”、“原址加固”的保护手法,建筑新旧共存,历史与现代交融,既有历史韵味又具备现代艺术价值。
除了历史建筑,红梅文创园还保留了许多曾经在工厂内使用的老设备、老符号。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作为味精生产关键设备的发酵罐,也被视为文创园内珍贵的工业符号。
站在偌大的发酵罐面前,游客可感受扑面而来的历史震撼。因工业生产设计的独特形状,以及粗粝斑驳的金属外壳,让这一景观更具后工业艺术观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东北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
在新旧动能转化的时代背景下,红梅文创园作为文化平台,不断吸收导入国际、国内文化品牌IP,并将其融化为振兴东北的产业动能。
在近日举行的万科集团北方区域文创园产品发布会上,万科北方区域文创园产品经理林长崟说,文创园不是封闭的,它是人民活动的舞台。把生活融入艺术,把艺术融入生活,把文创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文创,这是文创园以人民为设计导向的理念。
曾经,红梅味精厂作为封闭性的生产场所,与居住、生活、娱乐等城市功能严重分离,随着城市发展变化,人民对功能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红梅文创园的开放,将为市民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生活公共空间,未来还将组织艺术展、文化沙龙、文创市集等活动,搭建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城市的价值连接。
对城市而言,文创园就是对片区价值体系的一次再更新。
通过与头部文化IP合作,建立文化行业产业联盟,打造文化产业孵化平台,构建文化创新产业链,红梅文创园将从工业遗存建筑转变为艺术馆、艺术秀场、博物馆、书坊、餐饮胜地等人气业态。
在工业精神得到传承的同时,新的功能也将激活建筑本身,老厂区亦将焕发新生。
往昔,红梅味精厂以味精调味舌尖。
今时,红梅文创园将通过历史辙印的延续与多元文化的传播,为城市调味,浇灌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