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届进博会的融媒传播进行了全景监测,在采集的数据基础上,对本届进博会融媒传播产生的影响力进行了评估, 以下是评估报告的要点和结论。
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本届进博会”)在中国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历时六天。此次盛会规格高,在国内外影响广泛,论坛内容丰富,起到了强劲的创新引领作用。展会吸引了中外众多媒体的目光,纷纷利用传统端+网络端等全媒体矩阵竞相报道。
作为业内权威的媒介监测和数据服务机构,尼尔森网联依托自有的全媒体监测网络和EMC融媒体传播价值评估体系,对本届进博会的融媒传播进行了全景监测,在采集的数据基础上,对本届进博会融媒传播产生的影响力进行了评估, 以下是评估报告的要点和结论。
重大事件报道,电视大屏、广播频率线下影响力依然坚挺
进博会期间,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利用本地媒体优势,在东方卫视、上视新闻综合频道及看看新闻网端、客户端推出总时长14.5小时的直播特别报道,并对11月5日开幕式进行了全程直播。
尼尔森网联海量融源收视率(全国网)数据显示,11月5日-10日,东方卫视有关本届进博会的报道覆盖观众规模超过2,177万户,曝光量达到1.31亿人次。
11月10日的闭幕式,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调频93.4上海新闻广播、调频90.9进宝FM,协同上海交通广播、第一财经广播,制作了特别节目《开放的中国 全球的盛会》,在位于展会现场的演播室自上午9点起至下午17点,全天8小时不间断进行直播。
尼尔森网联RAM测量仪收听率数据显示,在闭幕式直播期间,上海交通广播最高收听份额达到46.5%,几乎吸引上海广播市场一半的听众资源;上海新闻广播、东广新闻台进宝FM收听份额时段最大值分别达到11.62%和2.51%。综合而言,主流媒体线下直播影响力依然坚挺。
重大事件传播,主流媒体的先天优势在网端有效延展
在本届进博会网络端传播中,省级媒体舆情消息占比58.71%,占比最大,其次为中央媒体舆情消息占比29.87%,再次为中央政府,占比2.99%;在全网活跃媒体TOP10中,主流媒体账号占据半壁江山。既体现本届进博会的传播规格之高,同时彰显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活动中的传播优势与强大影响力。
网络端,截止到11月11日,尼尔森网联EMC融播指数监测平台共监测到有关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舆情信息748,804条。主要的传播集中在微博、门户网页、新闻客户端、微信等几大站点。其中微博总计发布相关信息424,101条,比重最大,占比56.64%。
由每天的信息数据可知,全网消息在11月5日达到波峰,基本由微博带动,11月5日开幕式受到网友高度关注;随着时间推移,微博关注热度快速减弱;而在其他传播端,舆情热度相对平缓。11月10日的闭幕式,微博表现再次带动全网端的热度回升,形成舆情热度小高峰。
社交传播,主流媒体玩转微博、微信和抖音
在微博的传播中,共分析到310,046条微博,博主包括普通个人、认证个人、认证政府、认证媒体、微博达人。其中,认证媒体起到的影响力最大,其次为认证政府微博。
微博账号认证
数据来源:尼尔森网联EMC融播指数监测平台
认证媒体博主中,最具影响力的博主聚焦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视点、头条新闻、新华网、人民网,多为中央级媒体机构。
数据来源:尼尔森网联EMC融播指数监测平台
在微信端,活跃账号前十的分别是国际金融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未来护航、东北网新闻、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澎湃新闻、东方网和上海发布。
在抖音平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上海发布等众多媒体账号对上海进博会进行了全面报道,发布了多条短视频,受到众多网友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
一线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更关注上海进博会
全国网友对进博会显示出极高的关注热情。在相关信息发布区域中,北京地区发布信息数量最多,超过8万余条,占比11.31%;其次为东道主上海地区,信息量超过3.7万条,占比4.95%;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的信息量均超过2万条。整体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本届进博会的关注越高。
重大事件的融媒传播,助力主流媒体加速重塑传播价值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进口博览会,无疑是一场重大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检验全新融媒传播影响力的良机。根据尼尔森网联的监测数据,各大主流媒体包括上海本地的主流媒体,发挥了在重大事件传播中的强大优势,同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传播覆盖+渗透能力, 从全媒体渠道向外界有效的传播了进博会的相关内容,同时传递了中国的时代强音。尼尔森网联评估结果显示,进博会的融媒体传播强势影响力,已成为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今天主流媒体利用融合媒体重塑媒体传播价值的成功案例之一。
尼尔森网联通过融媒数据持续关注各类热点事件、活动的融媒传播效果,为各大主流提供全域、全景、全效的数据支持。欲知大事件融媒数据,欢迎持续关注尼尔森网联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