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小探“刻骨铭心”的是,因为想吃鸭血,跟朋友一起找到全城唯一的现杀鸭子的华人店,拿出一个碗,接了一碗血的高光时刻。
小探来美国比较早,中国胃是吃了些苦头的。记得当年,美国零售业不发达,买不到、送货难这种事就不用说了,想要吃个中国味儿更是难上加难。
但几年待下来,小探发现,由于科技的赋能,美国的零售业其实正发生着极大的转变,不仅商品种类变得更多更全,购买方式也更加智能高效。我们也不再每次回国都特产塞一堆,行李箱总是来去空空。
那么,2019年美国零售业的亮点又有哪些呢?
据美国研究机构eMarket最新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除了商品、物流体系的完善推动美国零售业规模不断扩大之外,过去一年,美国零售业无人零售“洗牌”发展,还出现了去品牌化、无人送货、人造肉等众多新理念新趋势。
2019年“科技+零售业”的四大亮点
近年来,技术进步和消费习惯变革成为推动零售行业变革的两大主要力量。为了在新时代获得零售业的主导权,各大商业巨头不断推动零售模式、产品、配送等方面的变革。
模式:无人零售从狂热到冷静,玩家们进入“洗牌”阶段
近几年来,无人零售离我们我们越来越近,从以前的自动贩卖机、公司的零食开放货架,到如今的Amazon Go等一批无人便利店。消费者们对这种便捷、省时和充满科技感的购物体验似乎十分“买账”,无人零售体验店业常常是人满为患。
在资本的助推下,也涌现了包括Zippin、StandardCognition等一批无人零售初创公司。关于美国最新无人零售业的新老玩家分析,可以查看硅谷洞察的文章:“无人零售”战场硝烟四起,初创公司如何与巨头亚马逊抗衡?
(amazon go商店外排队进入的顾客,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众所周知,亚马逊其实从2016年就开始宣布测试无人零售店,但几年过去,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技术门槛高、前期投入大、采销流程复杂、消费者自觉性要求高等众多困难,无人零售模式始终难以取得质的突破,2019年资本市场对于无人零售也明显从狂热走向了冷静。
一方面是果小美等无人货架、无人超市等企业纷纷关门,另一方面是Zippin、Caper等一批专注于无人结算、AI结账等科技公司兴起,融资不断。盲目扩张的无人零售项目无法取得场景贴合度、补货成本、用户贴合度等多方平衡,大规模融资难以持续,但专注于某一个环节突破的公司仿佛获得了市场更多的青睐。
去品牌化:消费者不愿再交“品牌税”,低价优质产品成为宠儿
回看2019年的美国零售市场,“去品牌化”可谓一股风潮。例如,主打“去品牌化”的硅谷初创公司brandless成为美国消费者的“新宠”。
Brandless的理念就是要让商品回归原本的价值,他们认为当前市面上大多数商品的附加值都远远高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庞大的中低消费群体很难在他们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寻找到优质的商品。
因此,在brandless上,所有的商品仅售3美元,商品种类涵盖有机食品、家居用品、保健品、美容美妆等等。Brandless奉行“极简主义”(LESSIS MORE)原则,所售的商品由美国的数十家供应商独家生产加工,彻底实现了商品由工厂直达用户手中,消除了其中间的所有流通成本。
(brandless的销售运营模式,图片来源于网络)
配送:无人送货成新风潮,无人机、机器人或将取代快递员
而与零售业息息相关的物流配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1月10日,美国邮政物流公司UPS和美国著名零售商CVS表示最新联合声明表示,他们正在合作开发无人机将处方和零售产品从CVS商店送到美国家庭。
除了UPS外,亚马逊、谷歌、DHL等其他公司也都在积极开发无人机送货服务。亚马逊现在正在英国试点无人机,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ing今年开始在澳大利亚通过无人机运送新鲜食品,这些无人机可以将交货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分钟。
(UPS的送货无人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传统零售商也在送货服务上发力,积极与自动驾驶车企合作。2019年12月,美国著名无人驾驶车企Nuro宣布与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建立合作关系,它将在休斯顿都会区通过其无人送货车配送食品杂货。此外,送货机器人也成为了美国街上的一道新“风景”,去年送货公司Postmates获得旧金山市首次颁发的人行道机器人操作许可证,预计会在2020年在美国多个城市进一步大范围推广。
新型产品:人造肉成为本年焦点,绿色、健康成为消费新增长点
要说2019年的零售市场上的明星产品,一定当属“人造肉”产品的异军突起了。
2019年5月,美国“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 IPO 当日股价收涨 163%,创下11年来纳斯达克最佳 IPO 首日表现。除了Beyond meat以外,目前全球市场上最大的三家人造肉品牌,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Memphis meats都获得了大规模的投资。
据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预测,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预计每年将以1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
而过去一年,麦当劳、肯德基、Buger King等多家快餐巨头也纷纷与人造肉公司合作,试点推出人造肉产品,这些产品一经上市就都纷纷成为“爆款”。分析认为,植物性的饮食潮流、降低碳排放、健康化饮食的消费升级是推动人造肉产业发展的几大主要原因。而在今年的CES展上, Impossible Foods再推出人造猪肉和人造香肠两款新品,并将于1月在佐治亚州、密西根州等部分地区的139家汉堡王餐厅将推出人造肉香肠。
虽然目前国内尚无人造肉行业巨头,但从高校到企业也已开始在人造肉上发力研发,百草味也刚于1月13日发布了国内首款人造肉零食,同时,美国几大人造肉厂商也开始紧盯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或许从今年开始,植物肉类市场将迎来新的竞争浪潮。
零售业新风潮下,春节在哪买买买?
新技术与零售融合的趋势不可逆转,无论是模式还是产品当下似乎都在悄然发生着变革,但回归零售业的本质,还是如何让消费者便利地买到最优质的产品。
而今年春节,可能对众多海外华人来讲,最重要的问题似乎不是去逛无人超市、让无人机送货、去尝试人造肉产品,而是在哪才能买到我们最爱的中国味,欢欢喜喜过大年!
别着急,积极拥抱新零售风潮的华人生鲜电商Weee!帮你一站式解决春节饭桌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