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突变,未来投资这些公司最赚钱

admin2024年05月16日 14:46:36
阅读:
标签: 新能源 汽车行业 格局
分享:

到 2020 年,中国自主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要突破 100 万辆,市场份额达到 70%以上,国产关键零部件份额分别达到 70%(商用车)和 50%(乘用车)。

  今年5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卖出了3.8万辆,同比增速45%。
 
  对于这个数字,你们怎么看呢?
 
  跟其他行业比,这个数字已经是相当快了,但是跟往年比——
 
  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3万辆,同比增长3.4倍;
 
  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售51万辆,同比增长53%;
 
  逐年下滑。
 
  我们知道,中国新能源车的爆发起点是在2015年,驱动力是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目标。
 
  在那份宏大的规划中,新能源车被赋予了支撑我国产业升级,迈向发达国家的核心任务,军令状如下——
 
  到 2020 年,中国自主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要突破 100 万辆,市场份额达到 70%以上,国产关键零部件份额分别达到 70%(商用车)和 50%(乘用车)。
 
  到 2025 年,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 300 万辆,市场份额达到 80%以上,国产关键零部件份额则分别达到 80%(商用车)和 60%(乘用车)。
 
  目标清晰,任务具体。
 
  于是2014-2015年,在强力的政策补贴效应下,销量爆炸式增长,但很快,各种骗补事件曝光,监控趋严,2016年的增速就此放缓!
 
  虽然增速53%的数字,依然在各行各业中独领风骚,却是低于预期了。
 
  这种低迷,持续到了今年上半年,1-5月,我国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速为35%,继续下滑。
 
  按这样的走势,2017年的销量将只能达到68万辆,再加上从今年开始的补贴大幅度退坡,日子势必更加艰难,2020年100万辆的军令状遥遥无期。
 
  2
 
  6月13日,工信部发布《乘用车双积分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新政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将于2018年实施,2018-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是8%、10%和12%,当年不达标的车企需要购买积分。
 
  具体的积分计算公式,咱就不展开了,简单来说,就是你卖出多少燃油车,就得按比例卖出多少新能源车,否则你就得掏钱给新能源车买积分。
 
  这个政策一旦实行,整个新能源车行业将带来翻天覆地的格局巨变!
 
  君临在此简单归纳一下:
 
  第一,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
 
  按照规定,传统汽车公司要想不被扣分,将必须大力投入新能源车业务,这将推动整个行业的产能扩张。
 
  该政策的本质,是从“扩需求”转向“扩供给”。
 
  类似于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的四万亿基建投资计划,短期内的产能扩张必然使得上游需求大涨。
 
  另外,大量的新车型上市,也将提升新能源车的市场吸引力。
 
  但值得警惕的是,就中长期来看,供给的过快扩张也未必是好事,三四年之后有可能出现去产能化的风险。
 
  不管怎么说,5月的销量暴增,正是新政预期之下,产能扩张的信号。
  第二,新能源整车公司将形成合资热潮
 
  传统汽车公司想要转型,没那么快,要想不被扣分,合资也是一个可行路径。
 
  比如大众,目前在华年销量400万辆,按照2018年的积分要求,指标为7.3万辆电动车,亚历山大啊。
 
  怎么办捏?
 
  大众选择了和江淮合资。
 
  2016年,江淮累计销售纯电动乘用车1.84万辆,同比增长75%。2018年度目标销量为3.5万辆,已是国内新能源车的五大玩家之一。
 
  另一方面,奔驰入股北汽,也是为了化解积分压力。
 
  2016年,北汽新能源车销售5万辆,连续四年蝉联国内纯电动车销量冠军,积分大大的富余,成为外资争抢的对象。
 
  第三,按照积分细则,纯电动车、高续航里程、高能量密度的车都有加分效果
 
  这将驱动整个行业的两极分化,市场份额向技术能力更强的一线厂商集中,而三四线厂商将面临无人问津的困境。
 
  目前,中国新能源车的市场规模已经占到全球的40%,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但在很多方面,仍是大而不强,鱼龙混杂。
 
  双积分制度,将让这种局面终结,浑水摸鱼的将被清退出市场,强者愈强。
 
  走过概念和题材的阶段,新能源车行业正在进入去伪存菁的“真成长股”时代,未来只有真正优质的强竞争力公司才能留在这个风口里。
 
  是需要擦亮你的眼镜的时候了!
 
  3
 
  新能源车,可以分为上游(锂矿资源)、中游(电池、动力系统)、下游(整车、充电桩)几部分。
 
  咱们先从最常见的下游讲起。
 
  充电桩
 
  充电桩是基础设施,分为运营和设备两块。
 
  理论上,充电站应该像加油站一样,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市场,但是,由于现有技术充电时间漫长,体验不佳,用户规模少,运营成本高,导致行业仍处于黎明前的黑暗。
 
  运营方面,主要的公司是国家电网,由于未上市,规模过于庞大,缺乏成长性,投资机会不多。
 
  设备商方面,有许继电气、国电南瑞、易事特、科士达、通合科技等几家,前面4家充电桩业务在营收中的比例都不高,仅为个位数,而通合科技则主营充电设施业务,在这个领域竞争力较强。
 
  以上为2016年年报数据。
 
  4
 
  整车品牌
 
  整车又分为乘用车和客车两块。
 
  客车行业起步早,渗透率高,目前已经比较成熟,格局稳定。宇通、中通、比亚迪是业内三强,其中又以宇通的竞争力最强。
 
  乘用车方面,可以说是未来几年的竞争主战场。
 
  在双积分制度的影响下,销量龙头将会在短期内获得红利,被传统汽车公司追捧,寻求合作机会;
 
  但从更长远的角度而言,整个行业的产能扩张将导致激烈的价格战,新入局的玩家不断增多,技术创新和升级持续,这些都将让未来的风险放大。
 
  比亚迪、吉利、北汽、众泰、江淮,是目前的5个主要玩家,但可以预期,五年之后这个排名将发生巨大变化。
 
  这个领域的不确定性强,净利润率低,从投资的角度而言不是个好选择。
 
  5
 
  动力总成
 
  电池、电机和电控是电动汽车的主要成本,其中电机与控制系统占了电动车总体成本的25%,一辆乘用车需要的动力总成单价为1~3 万元/套,商用车在7~12 万元/套。
  电机行业技术成熟,目前行业内最大的三个玩家分别是大洋电机、双林股份、汇川技术。
 
  这个行业的主要竞争力体现在规模和客户关系。
 
  大洋电机
 
  大洋电机的主要客户是北汽,随着北汽成为本土电动车老大,大洋电机也跟着做大。
 
  后来收购了上海电驱,获得奇瑞、长安两大客户,在新能源电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规模称霸国内。
 
  双林股份
 
  双林股份本身是汽车零配件供应商,2014年起先后两次收购德洋电子56%股权,由此一跃成为国内新能源电机龙头之一。
 
  主要客户包括吉利、众泰。
 
  汇川技术
 
  汇川技术的主要积累在电控方面,以电梯控制系统起家,切入新能源车电控领域,目前已获得宇通客车等大客户,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6
 
  电池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成本占了一辆电动车的45%。他的性能决定了整车的行驶速度、续驶里程以及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为其重要性,该领域技术更新换代快,竞争激烈。三元技术、磷酸铁锂、钛酸锂、铅酸蓄电池、 镍氢动力电池……层出不穷。
 
  两年前,行业内的主流路线还是比亚迪的磷酸铁锂技术,以其安全性著称。但是随着三元技术的安全性得到改进,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突显,渐渐在乘用车领域成为了主流方向。
 
  但是,就跟整车一样,这个行业的最大风险在于产能的超常规扩张,按照各厂家目前的规划,未来两三年内将出现严重的供应过剩,到时必然经历一场惨烈的血海苦战。
 
  电池行业的主要工作是组装,技术门槛并不高,因此才会引来众多的觅食者。
 
  由于行业龙头比亚迪主要供应自家品牌乘用车,宁德时代CATL正在准备IPO,A股上的纯粹电池标的大多为二三线厂家。
 
  过去两年的泡沫繁荣期,业绩亮眼,但在未来随着行业龙头的集中,压力正逐渐出现。2017年一季度,国轩高科业绩低迷,已经亮出了红灯。
 
  2016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市场份额比较:
  7
 
  BMS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BMS具有电池监控、SOC 评估和电压均衡三大功能,主要为了保障电池安全和提高电池寿命。
 
  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安全性较好,通常不需要复杂的电池管理系统,但在三元电池时代,由于安全性比较差,所以BMS系统就变得尤为重要。
 
  比如特斯拉,就以出色的BMS系统而成名,这块的成本约占电池的10%左右。
 
  目前这个领域,国内有竞争力的厂家不多,A股公司主要是均胜电子。
 
  2011 年均胜电子并购德国普瑞,普瑞公司向宝马 i3 纯电动汽车提供电池管理系统,成为国内第一家向宝马公司提供电池管理系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2016和2017年,均胜电子又先后收购美国KSS和日本高田,成为全球前三的安全系统供应商。
 
  8
 
  整车和电池,本质上都是组装工作,竞争激烈,利润率有限,更大的机会在中上游环节。
 
  正极材料
 
  电池上游原料包括4个部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其中又以正极材料占比最高。
 
  所谓正极,指的就是磷酸铁锂(LFPO)  锰酸锂(LMO) 镍钴锰三元材料(NCM)钴酸锂(LCO)等等。
 
  这个行业虽然规模相对较大,但是竞争也很激烈,海外对手众多。
 
  也正因此,A股的两家正极材料公司的利润率极低,杉杉股份的正极材料毛利率为20%,当升科技的正极材料毛利率为13%。
  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技术壁垒低,竞争格局稳定。
 
  目前国内市场的主要玩家为深圳贝特瑞和上海杉杉,二者合计占 50%以上的份额,遥遥领先行业第三名。
 
  杉杉股份的负极材料毛利率为31%,比正极高很多;
 
  深圳贝特瑞为中国宝安的子公司,后者是国内第一家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业务庞杂,投资价值不大。
 
  9
 
  隔膜
 
  隔膜对锂电池的安全性能有极大影响,它的重要功能是隔离正负极并阻止电子穿过,同时能够允许离子的通过,从而完成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 正负极之间的快速传输。
 
  隔膜的技术含量高,因此在锂电池的成本构成中虽然只占 25%的比例,但毛利率却高达 70%,是最赚钱的一个环节。
 
  在全球市场中,日本旭化成通过间接收购Celgard,2014 年全球市场占有率接近30%,日本东燃、韩国SKI 占有率分别为10.97%和9.28%,前四家企业垄断全球近50%市场份额。
 
  中国企业中,中材科技、星源材质、金辉高科、河南义腾等规模较大,不过要么没上市,要么在总营收占比中太小,投资意义不大。
 
  沧州明珠
 
  主营业务是PE塑料管材和薄膜制品,2008年进入锂电隔膜领域。
 
  2016年,锂电池隔膜占公司收入13.65%,贡献了26.43%的利润,毛利率为63.61%。
 
  10
 
  电解液
 
  电解液主要是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一般由高纯度 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LiFL6)、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 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电解液占锂电池成本的 15%左右,毛利率约 40%,盈利可观,业内主要公司也都已在A股上市,因此不失为新能源中上游行业的一个重要投资机会。
  江苏国泰
 
  主营业务是外贸进出口,利润率微薄。子公司华荣化工主要在做电解液业务,但是产业链单一,竞争力不强。
 
  新宙邦
 
  主营业务是精细化工材料,包括电容器化学品和锂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三大系列。目前增速不错,但是缺乏六氟磷酸锂的自主生产能力。
 
  天赐材料
 
  2015年收购江苏容汇通用锂业股份,纵向切入上游六氟磷酸锂;2016年,增资江西艾德,切入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
 
  这个领域的竞争点在于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谁能够自主生产,打通上下游,谁就能够获得更低的成本和产能优势。
 
  而在国内,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目前只有天赐材料。
 
  11
 
  电解液的上游,是六氟磷酸锂、溶剂和添加剂,成本分别占60%、30%、10%。
 
  溶剂
 
  这个领域有一家A股公司,石大胜华。
 
  石大胜华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同时生产几乎所有电解液溶剂的厂商,全球市场占有率为40%,为三星、LG、三菱化学、比亚迪、特斯拉等大厂供货。
 
  小市场,高垄断性,这应该很牛逼吧。但是,石大胜华的主营业务却是传统化工品,毛利率在个位数,严重拉低了整体的利润率。
 
  六氟磷酸锂
 
  2011 年之前,日本的瑞星化工、森田化学和关东电化几乎垄断了六氟磷酸锂行业,当时六氟磷酸锂的毛利率高达80%。
 
  2011 年开始,以多氟多为首的国内厂商成功突破了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工艺,中日展开价格战,导致六氟磷酸锂价格由最初的34万元每吨下降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最低点8.4万元每吨,电解液价格也随之从2011 年时的8.5 万元每吨快速下跌到4.5 万元每吨。
 
  随后,电池产能的扩张,推动六氟磷酸锂再次走高,2016年的报价超过了40万元/吨。
 
  多氟多
 
  我国首家自主研发六氟磷酸锂的上市公司, 为比亚迪、杉杉股份、新宙邦等主流电解液生产厂商广泛使用,但是主营业务氟化盐,冰晶石亏损导致公司总利润远远小于另外两家同行业公司。
 
  虽然多氟多是六氟磷酸锂国内最早生产商,但公司没有抓住机遇,导致很多公司后来居上,目前已失去行业龙头位置。
 
  即使如此,仍然是A股较为稀缺的六氟磷酸锂标的。
 
  12
 
  最上游的领域,属于矿产资源。
 
  电池制造中消耗最多的,是碳酸锂、钴和石墨,石墨由于资源丰富,价格较低,前两者的资源相对稀少,很快就导致了价格的飞涨。
 
  钴产业
 
  钴矿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三元系(镍钴锰NCM、镍钴铝NCA)等,锂电池是钴的下游最大需求行业,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而快速增长。
 
  全球钴行业资源集中度较高,国际主要六大钴业公司产能占比达60%。
 
  中国钴资源极为匮乏,目前储量仅8万吨,占世界1.1%。其中30%在甘肃。
 
  我国赣州逸豪优美科、浙江嘉利珂、格林美、华友钴业、金川集团五家公司份额占比在80%以上。
  锂产业
 
  全球固体锂矿资源集中在智利和澳大利亚,四大厂商SQM、FMC、Rockwood、Talison垄断了全球94%的产出。
 
  我国本身拥有丰富的锂资源,但因为主要呈现为盐湖卤水,提取高纯度的成本较高,并且分布在西部青藏高原上,交通偏远,环境恶劣,开采难度大。
 
  西藏矿业
 
  旗下扎布耶盐湖蕴藏的锂,铯居世界盐湖第二位,钾位居全国盐湖之首,但是由于开采难度大,2016年产量只有4000吨。
 
  盐湖股份
 
  旗下青海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各种盐的总储量达600多亿吨,其中氯化镁储量16.5亿吨,氯化锂储量824.6万吨,均占全国首位。
 
  2016年产量有望突破3000吨,但化工项目亏损巨大。
 
  赣锋锂业
 
  赣锋锂业靠锂提炼技术起家,不但是国内唯一能从卤水、锂辉石、锂云母3种不同介质提锂的企业,同时也是业界领先的锂回收公司,其营收中20%来自回收料,大公司中唯一这么干的。
 
  还有,赣锋锂业还是世界最大的金属锂生产商,市场份额占了世界一半,氢氧化锂大量供货三星和LG。
 
  但即使技术如此牛逼,赣锋锂业仍有不可言说的痛。
 
  最致命的就是,他缺乏锂矿资源,除了20%来自废料回收,另外40%来自SQM公司的卤水,40%来自于泰利森的锂辉石。
 
  2016年,赣锋锂业收购了澳大利亚RMI 公司,缓解了锂资源的不足。
 
  但是,作为国内市占率23%的第二大碳酸锂供应商,RMI的资源储量并未能满足需求。
 
  天齐锂业
 
  2015年,天齐锂业净资产仅为10亿元,却发动了一场40亿元的蛇吞象并购案,吃下澳大利亚矿业公司泰利森。
 
  这次收购使得天齐锂业一举获得了全球最大的固体锂矿,占全球锂辉石矿供应量的2/3,并且开采成本也是业界最低的。
 
  这相当于让天齐锂业获得了对全球锂业的定价权,目前产量占国内市场的47%,可谓是锂价格牛市的最大受益者。
 
  13
 
  新能源上中下游产业链2016年财务数据对比。
  总 结
 
  2016年,贵州茅台的净利润率为43.8%,而天齐锂业的净利率比茅台还要高1个百分点。
 
  中上游的电机控制系统、膈膜、电解液、六氟磷酸锂、锂加工,净利润率超过了15%,门槛相对高,投资回报率不错。
 
  中下游的电池组装和客车、充电桩、电机,平均净利率在10%左右,回报率稍差。
 
  中游的正负极材料,下游的乘用车,净利率在5%以下,反映了低技术门槛下的充分价格竞争。
 
  在双积分制度下,下游产能的扩张将带来过剩,相反将带给中上游领域相对垄断环节的进一步供应紧缺。
 
  在一个产业的成长牛市中,下游环节总是反应最快,最先受益,上游环节总是反应最慢,容易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弹性也最大。
 
  所以在牛市中,投资产业链上游的环节,是最明智的抉择;但是当供应过剩的熊市出现,上游环节同样也可能因为反应缓慢,成为最受伤的领域。
 
  上个十年,房地产大牛市时,大宗商品是涨价潮中十倍股辈出之地,金融危机之后,也是熊市下跌的急先锋。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湖南电气职院师生赴英雄航天员汤洪波家中观看“神舟十七号”返航着陆

  • 拼多多跨界微短剧,能演好这出戏吗?

  • 湖南水电职院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新突破

  • 国产数据库实践:亚信安慧AntDB在DTC 2024展示创新实力

  • 583硬派家族+SUPER9跑车,方程豹产品矩阵献礼比亚迪30周年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