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文中,我们将分别研究不同电子商务公司如何应用人工智能,从2016年销售收入排名第一的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开始。
作为零售业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电子商务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据外媒称,2016年,美国电商零售额达到1027亿美金(约合人民币6781亿元),占美国零售业总销售额的8.3%。
在中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上零售额51556亿元。预计到2017年,中国网上零售额将突破7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9%,网购用户渗透率达到64.0%。
随着数字交易逐渐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标配方式,那些电子商务巨头们也正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品牌竞争力和顾客忠诚度。
为了评估人工智能对全球电商巨头的影响,我们深入研究该领域,进而回答商业领袖如今提出的问题,包括:
目前,像亚马逊和eBay这样的电商巨头们已经应用了哪些人工智能?
这些电商巨头的哪些人工智能应用有明显的成效?
他们的创新式努力有什么共同趋势?这些趋势将如何影响电子商务的未来?
本文将基于各公司财务报告,全面介绍四家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及其在2016年销售收入中的应用,进而对网购目前与未来的应用趋势进行清晰的梳理。
电子商务中的人工智能——洞察前沿
目前,四大电商巨头中最常用的人工智能应用包括:
聊天机器人/人工智能助手:自动回复顾客问题,对简单的语音指令做出响应,并通过使用自然语言提供产品推荐。
智能物流:基于数据进行机器学习,以将仓储运作自动化。(详见京东)
推荐引擎:电商公司分析顾客行为,并利用算法预测哪些产品可能会吸引顾客,之后为顾客提供产品推荐。(详见亚马逊)
在下文中,我们将分别研究不同电子商务公司如何应用人工智能,从2016年销售收入排名第一的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开始。
亚马逊
亚马逊作为国际电商巨头,早早就开始部署智慧供应链。
机器学习——推荐引擎
推荐引擎是建立在算法框架基础之上的一套完整的推荐系统,亚马逊购物网站有35%的页面来自它的推荐引擎,将其深度整合到购物流程的方方面面,从商品发掘到结账付款,几乎无处不在。亚马逊有比较完善基于物品(Item-to-Item)的协同过滤算法, 通过这个算法能向用户推荐较丰富长尾物品,个性化程度很高,而且能给用户比较信服的推荐解释。
Alexa语音助手,是亚马逊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之一。然而,作为亚马逊收益最大的人工智能应用之一,Alexa在其运营中虽表面上不明显,但在实际中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机器学习驱动算法是亚马逊的定向市场营销策略的核心。通过这些算法,亚马逊能够预测哪些产品对顾客最有吸引力,并根据顾客的搜索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据估计,亚马逊的推荐引擎占了总销售额的35%。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Amazon Robotics和Prime Air
前不久,亚马逊宣布在全球(包括中国)已率先启用了全新的“无人驾驶”智能供应链系统。基于云技术、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智能系统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亚马逊全新的“无人驾驶”智能供应链可以自动预测、采购、补货、分仓,根据顾客需求调整库存精准发货,从而对海量商品库存进行自动化、精准化管理。
自动化在电商行业的仓储运作中起着核心作用。2012年,亚马逊以7.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2亿元)收购了仓储机器人制造商Kiva Systems(现在被称为亚马逊物流机器人公司Amazon Robotics)。到目前为止,亚马逊在全球各地的仓库中应用的机器人已经达到10万。
另一脱颖而出的人工智能应用是Prime Air送货无人机。对于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来说,提高交付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尤其重要。根据2016年的亚马逊年报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亚马逊的净产品运费从42亿美元稳步增长到72亿美元。在2014年和2016年,运输成本被归类为“销售成本”,占总运营费用的70.5%和64.9%。
2016年12月,Prime Air在英国使用高度自动化的无人机,在30分钟内交付了第一个订单包裹。据估计,亚马逊一天内的网购订单峰值高达2600万。
“
“在亚马逊,我们多年来一直从事机器学习的实际应用。其中一些工作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自主的Prime Air 送货无人机;Amazon Go便利店利用机器视觉来结账;还有Alexa这款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助手。但我们利用机器学习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不在表面上。机器学习驱动算法进行需求预测、产品搜索排名、产品和交易推荐、销售广告、欺诈检测、翻译等等。虽然不那么明显,但机器学习的主要影响都将会是这种类型,即悄然而有意义地改进核心业务。”
——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亚马逊CEO,致股东信(2016年)
”
深度学习——Amazon Go无人商店
2016年12月,亚马逊推出革命性线下实体商店——Amazon Go。Amazon Go颠覆传统便利店、超市的运营模式,使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以及传感器融合等技术,彻底跳过传统收银结帐的过程。
亚马逊声称,Amazon Go无人商店利用了深度学习,结合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技术来追踪产品从货架上取下或退回的时间。当人们取走产品时,就相当于将产品放到了虚拟购物车,顾客最后通过亚马逊账户付款。
整个过程将不再需要传统的检出系统。然而,这种创新式举措并非没有挑战。
据报道,在2017年3月,Amazon Go无人商店系统在同时处理和跟踪支付20名顾客以上的订单时,遭遇技术难点。随着亚马逊不断改进模型,现阶段这种技术的理想顾客容量可能需要依托一家更小的商店,投放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来监视操作并提供技术支持。
京东
自动化和机器人——智慧物流
2016年6月,京东与新松(Siasun Robot & Automation Co . Ltd)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利用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来改善仓储运作。在理想情况下,该系统可以提高仓库产品分类和交付的速度和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最终增加收入。
京东无人仓的设计逻辑:存储环节,非常狭窄的立体货道里面,高速的穿梭车实现高密度的存储货架间,实现精准、高效率的吞吐;搬运环节,智能搬运机器人能承接人力5倍以上的快速搬移;分拣环节,深度学习技术结合3D视觉系统,能够实现动态拣选,保持快节奏、低错误率。
截至2016年3月31日,京东在全国拥有7大物流中心,运营209个大型仓库,5987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范围内的2493个区县,其中包括在中国固安的智能物流中心。
在2015年,京东网上订单总数达到12.6亿(数量是2014年的两倍),其中约85%的订单在两天内完成交付。
2017年7月,京东创始人兼CEO刘强东表示,人工智能是京东未来业务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据报道,京东现有全职员工12万人。十年后,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销售额出现十倍以上增长,员工总数降至8万人,减少三分之一,从而显著提高利润率。
据报道,2018年11月,该公司的“第一个无人仓库”将首次亮相。到那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负责处理“包裹分类、包装和分类”等相关工作。
“
“大家知道京东的发展速度之后,为什么今天京东要做人工智能,要用机器人,要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那是因为我们用传统的技术和传统的方法,已经把运营的成本和效率几乎做到了极致,再有巨大的提升几乎不太可能。”
——刘强东,京东CEO(2017年7月)
”
智能助手——玲珑叮咚
叮咚(DingDong)是由玲珑公司出品,其成本不过118美元,但有与亚马逊Echo类似的功能,如语音应答、播放音乐和有声读物,编制目录等等,操作上也与Echo相似。玲珑公司由中国最大电商之一京东和语音识别巨头科大讯飞共同投资2500万美元设立。
叮咚重量不超过3磅,立高9.5英寸(约合多少公分?),上圆下方,有白、红、黑、紫四种颜色可供选择。叮咚上圆下方的外形表达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思想。目前,该产品支持普通话和广东话。
据称,到2018年,中国市场的智能家居技术预计将达到288亿美元(约合19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