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虽然董明珠主推的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方案没有通过,但她并没有放弃进军汽车领域。随后,董明珠高调宣布将以个人名义对珠海银隆进行投资。
董明珠赌上全部身家,All in新能源车领域
2016年底,虽然董明珠主推的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方案没有通过,但她并没有放弃进军汽车领域。随后,董明珠高调宣布将以个人名义对珠海银隆进行投资。
对于董小姐认定的事情,她是丝毫不吝啬钱财的。董明珠以个人名义拿出10亿元资产投资入股银隆,顺带还拉上了中集集团、“首富”王健林、京东掌门人刘强东等。一时间,银隆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明星企业”,得到了共计30亿元的资金。
董明珠:用了银隆车,十年之内保证你不用换电池。
谈及为何偏偏看中珠海银隆,董明珠当时表示:“我投资了银隆,不是因为格力收购不成功,我就妥协了。而是因为我看好这个技术,我用特斯拉三年不到就换电池了。我今天在这里代表银隆说一句话,你用了银隆车,十年之内保证你不用换电池。”
对于自己的选择,董明珠总是充满了自信。这也可能是因为董明珠精通销售法则的缘故,对于自己的产品,一定要给予最大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别人去购买它。在这一点上,董明珠做的很到位。就像她一直都在力捧的格力手机一样,尽管市场不认可,但在董明珠的心中,它就是最好的那个。
银隆凭什么让董小姐“爱”到不能自已
关于董明珠力捧的银隆电池技术,有业内人士表示,珠海银隆掌握钛酸锂电池核心技术,在固定线路型新能源汽车领域和储能应用具备比较显著的优势,该公司钛酸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长寿命、可大倍率快速充放电、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等技术特性,可精准匹配新能源汽车在固定线路领域的应用需求。
作为珠海银隆的另一个投资方,中集集团也可谓不遗余力。据了解,中集与珠海银隆将在新能源卡车、新能源机场摆渡车、新能源客车、乘用车设计、停车场充电桩等领域展开合作。业内人士认为:“与中集集团在业务上和珠海银隆进行对接不同的是,董明珠将为珠海银隆提供资金和人脉上的支持,而且不排除以后格力还会与珠海银隆有业务上的合作。”
珠海银隆创始人兼董事长 魏银仓
珠海银隆创始人兼董事长魏银仓也曾经表露过自己的“野心”,并喊出了2017年销售额300亿元的目标。魏银仓的底气一方面源于目前这一市场的空间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政府的大额补贴。董明珠也曾表露过对珠海银隆未来无限畅想:“钛酸锂电池就是埋在沙子里的金子,而她要做那个掘金的人。”但是,事实却跟董明珠规划中的美好前景相差甚远。
过去一年间,银隆不仅没有成为董明珠的金子,而且屡屡被爆出负面消息。在2017年7月以来,就传出了魏银仓辞任董事长、多个分管核心业务的副总裁调整为原格力员工的消息。2017年11月29日,上述消息逐渐得到实锤,银隆的法人代表由魏银仓变更为孙国华;12月1日,公司董事长也由魏银仓变更为孙国华。
欠债"罗生门",银隆现在不认账?
1月17日,珠海银隆委托广东华杨律师事务所发表声明称,珠海银隆之关联公司与珠海思齐确实存在买卖合同纠纷,但依据合同约定不存在恶意拖欠货款问题,“纠纷源于珠海思齐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以及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这也是珠海银隆拒付部分货款的根本原因。”
不过,这样的解释显然过于牵强。
根据媒体所透露的数据显示,珠海银隆2017年电动客车实际销量为6000余辆,与其当初它为自己定下的3万辆年销量相差甚远;而在营收方面,银隆在2017年的销售额目标为300亿元,但是根据资料显示,其总销售回款仅为80亿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80亿营收中还有数十亿是2016年的订单回款,另外还有十几亿来自2015年国家给予的补贴。这也就说明整个2017年,银隆的销售回款恐怕只有区区十几亿元。
虽然在市场表现上并不理想,但银隆却没有停下或者放缓自己快速扩张的脚步。据统计,目前银隆已经在全国拥有了11个新能源车产业园区,同时有8家处在开工建设阶段。随着银隆被爆出资金链问题,这些建设中的产业园区也被蒙上了一层阴影。面对着众多疑问,银隆迟迟没有给出回复。
随着原董事长魏银仓宣布辞任,以董明珠为代表的格力系逐渐成为银隆的真正主人,与孙宏斌入主乐视取代贾跃亭颇有几分相似。只是,讨债风波已经掀开了银隆危机的一角,以铁腕著称的董明珠能力挽狂澜吗?
五年赌约即将兑现
在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雷军与董明珠是这样对赌的:雷军说,五年内如果小米营业额击败格力,希望董明珠赔自己一块钱;董明珠则表示,一块钱太少,要赌就赌大的,如果格力被击败愿意赔10亿。雷军同时笑称,可以请马云担保。
此后,董明珠与雷军的赌约成为业界常常提起的话题,两人之间也“暗战不断”,董明珠更是放言“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
于是,格力在董明珠的带领下,在这短短5年里,先后进入了手机、汽车等领域,并通过智能装备等产业向医疗、食品行业扩张,欲实现“再造一个格力”的目标。
5年的时间内,虽然格力在自己专注的白电领域依旧竞争力十足,但董明珠却一直饱受质疑。无论是董明珠用“摔手机”来证明格力手机质量好,还是目前投资的珠海银隆,都算不上成功。
反观小米这几年,虽然同样几经波折,但却成功触底反弹。如今小米手机业务已经重回巅峰,生态链领域的布局也日渐成熟,雷军已经成为新生代创业者的精神偶像。
1月19日,据财新报道小米公司当天召开了上市启动会。媒体连外资投行承销商的名字都拿到了,分别是高盛、摩根史丹利、瑞信和德银这四家,目前首选的目标是在香港上市。对此,小米方面没有给予任何回应。但是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小米IPO后的市值很可能会达到1000亿美元。
其实,董明珠和雷军的这场赌局究竟谁胜谁负已经不再重要。作为企业家,企业的市场表现就是其胜负与否的最好证明。低调的雷军或许不会再提起这次尴尬的赌局,而高调的董明珠想必也不会自讨没趣。
董明珠赌上全部身家,All in新能源车领域
2016年底,虽然董明珠主推的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方案没有通过,但她并没有放弃进军汽车领域。随后,董明珠高调宣布将以个人名义对珠海银隆进行投资。
对于董小姐认定的事情,她是丝毫不吝啬钱财的。董明珠以个人名义拿出10亿元资产投资入股银隆,顺带还拉上了中集集团、“首富”王健林、京东掌门人刘强东等。一时间,银隆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明星企业”,得到了共计30亿元的资金。
董明珠:用了银隆车,十年之内保证你不用换电池。
谈及为何偏偏看中珠海银隆,董明珠当时表示:“我投资了银隆,不是因为格力收购不成功,我就妥协了。而是因为我看好这个技术,我用特斯拉三年不到就换电池了。我今天在这里代表银隆说一句话,你用了银隆车,十年之内保证你不用换电池。”
对于自己的选择,董明珠总是充满了自信。这也可能是因为董明珠精通销售法则的缘故,对于自己的产品,一定要给予最大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别人去购买它。在这一点上,董明珠做的很到位。就像她一直都在力捧的格力手机一样,尽管市场不认可,但在董明珠的心中,它就是最好的那个。
银隆凭什么让董小姐“爱”到不能自已
关于董明珠力捧的银隆电池技术,有业内人士表示,珠海银隆掌握钛酸锂电池核心技术,在固定线路型新能源汽车领域和储能应用具备比较显著的优势,该公司钛酸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长寿命、可大倍率快速充放电、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等技术特性,可精准匹配新能源汽车在固定线路领域的应用需求。
作为珠海银隆的另一个投资方,中集集团也可谓不遗余力。据了解,中集与珠海银隆将在新能源卡车、新能源机场摆渡车、新能源客车、乘用车设计、停车场充电桩等领域展开合作。业内人士认为:“与中集集团在业务上和珠海银隆进行对接不同的是,董明珠将为珠海银隆提供资金和人脉上的支持,而且不排除以后格力还会与珠海银隆有业务上的合作。”
珠海银隆创始人兼董事长 魏银仓
珠海银隆创始人兼董事长魏银仓也曾经表露过自己的“野心”,并喊出了2017年销售额300亿元的目标。魏银仓的底气一方面源于目前这一市场的空间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政府的大额补贴。董明珠也曾表露过对珠海银隆未来无限畅想:“钛酸锂电池就是埋在沙子里的金子,而她要做那个掘金的人。”但是,事实却跟董明珠规划中的美好前景相差甚远。
过去一年间,银隆不仅没有成为董明珠的金子,而且屡屡被爆出负面消息。在2017年7月以来,就传出了魏银仓辞任董事长、多个分管核心业务的副总裁调整为原格力员工的消息。2017年11月29日,上述消息逐渐得到实锤,银隆的法人代表由魏银仓变更为孙国华;12月1日,公司董事长也由魏银仓变更为孙国华。
欠债"罗生门",银隆现在不认账?
1月17日,珠海银隆委托广东华杨律师事务所发表声明称,珠海银隆之关联公司与珠海思齐确实存在买卖合同纠纷,但依据合同约定不存在恶意拖欠货款问题,“纠纷源于珠海思齐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以及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这也是珠海银隆拒付部分货款的根本原因。”
不过,这样的解释显然过于牵强。
根据媒体所透露的数据显示,珠海银隆2017年电动客车实际销量为6000余辆,与其当初它为自己定下的3万辆年销量相差甚远;而在营收方面,银隆在2017年的销售额目标为300亿元,但是根据资料显示,其总销售回款仅为80亿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80亿营收中还有数十亿是2016年的订单回款,另外还有十几亿来自2015年国家给予的补贴。这也就说明整个2017年,银隆的销售回款恐怕只有区区十几亿元。
虽然在市场表现上并不理想,但银隆却没有停下或者放缓自己快速扩张的脚步。据统计,目前银隆已经在全国拥有了11个新能源车产业园区,同时有8家处在开工建设阶段。随着银隆被爆出资金链问题,这些建设中的产业园区也被蒙上了一层阴影。面对着众多疑问,银隆迟迟没有给出回复。
随着原董事长魏银仓宣布辞任,以董明珠为代表的格力系逐渐成为银隆的真正主人,与孙宏斌入主乐视取代贾跃亭颇有几分相似。只是,讨债风波已经掀开了银隆危机的一角,以铁腕著称的董明珠能力挽狂澜吗?
五年赌约即将兑现
在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雷军与董明珠是这样对赌的:雷军说,五年内如果小米营业额击败格力,希望董明珠赔自己一块钱;董明珠则表示,一块钱太少,要赌就赌大的,如果格力被击败愿意赔10亿。雷军同时笑称,可以请马云担保。
此后,董明珠与雷军的赌约成为业界常常提起的话题,两人之间也“暗战不断”,董明珠更是放言“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
于是,格力在董明珠的带领下,在这短短5年里,先后进入了手机、汽车等领域,并通过智能装备等产业向医疗、食品行业扩张,欲实现“再造一个格力”的目标。
5年的时间内,虽然格力在自己专注的白电领域依旧竞争力十足,但董明珠却一直饱受质疑。无论是董明珠用“摔手机”来证明格力手机质量好,还是目前投资的珠海银隆,都算不上成功。
反观小米这几年,虽然同样几经波折,但却成功触底反弹。如今小米手机业务已经重回巅峰,生态链领域的布局也日渐成熟,雷军已经成为新生代创业者的精神偶像。
1月19日,据财新报道小米公司当天召开了上市启动会。媒体连外资投行承销商的名字都拿到了,分别是高盛、摩根史丹利、瑞信和德银这四家,目前首选的目标是在香港上市。对此,小米方面没有给予任何回应。但是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小米IPO后的市值很可能会达到1000亿美元。
其实,董明珠和雷军的这场赌局究竟谁胜谁负已经不再重要。作为企业家,企业的市场表现就是其胜负与否的最好证明。低调的雷军或许不会再提起这次尴尬的赌局,而高调的董明珠想必也不会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