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德方怂恿中国“地方间”内斗?还是大众危机造成其无钱增持一汽大众股份?又或是一汽整体上市不能放手对一汽大众控股权?总之为了9-10%的一汽大众股权争夺,这件事闹了快5年没有得到解
3月30日,有消息说,奥迪Q4将在上海大众生产,这也意味着上汽奥迪项目已有实质性进展。中国从一家奥迪变两家,在大出行领域,这到底有多敏感,听我唠唠。
中德斗法10%
上个世纪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时,中方股权占到60%,而德方40%(大众30%、奥迪10%)。众多周知,这一股权比是目前外资车企在华发展中,中方股权最高的项目。北汽奔驰、华晨宝马,以及上海大众,中外持股比都是50:50。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蛋糕。以大众和奥迪为例,全球市场1/3在中国。德国大众要在一汽大众项目中回购10%股权,实现对等股权的“江湖约定俗成”。这一事件闹了近五年。因为各方阻碍,停停歇歇,已经严重影响到一汽大众的业绩。
可以从奥迪在华销售裹足不前,管窥到一分迹象。从2014到2017四个年头,奥迪销量保持在57-59万辆/年,几乎不增长;宝马从45万辆/年增长到59万辆/年;奔驰更以百米决赛的速度飞奔,从28万辆/年干到了61万辆/年。这四年时间,正是一汽股权争议蔓延的四年。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中国奥迪发展慢是由于内讧、较劲造成的,况且这四年奔驰在全球增长都很好。不过相比奔驰、宝马,奥迪SUV新车型引用中国不积极,确实有目共睹。
有说法,德国大众增持9%一汽大众的股权,不出钱而以三款SUV车型引入为交换。既然股权迟迟不变更,车型自然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装进来。所以说,内讧股权肯定是影响业绩的原因之一。
大众耽误了一汽,还是一汽耽误了大众?
德国大众增持事件受阻的原因之一,是中方一汽集团谋求整体上市。一汽大众作为一汽集团最重要的资产,一旦持股比例低于51%,就不能合并报表,影响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步伐。所以一汽最多让9%。
但不管是10%,还是9%,一直没动静,一汽大众的事很大,一般没人敢拍这个板。
而且一汽整体上市走了很多年,至今还处于很多变数中。2011年媒体曾经报道一汽整体上市取得实质性进展,徐建一任董事长。但至今距离上市敲钟还有几个台阶,有消息说2019年有望,但就好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让人不敢相信。“徐董”已经从2015年开始坐牢。
2014年一汽和德国大众签署延长25年经营期限的合资合同,媒体曝双方原则上同意中德双方股比调整为51∶49。2015年6月4日,一名大众汽车女发言人向媒体表示:“中国政府已经从原则上批准(大众)潜在可能的(对一汽-大众)股权增持。”
据预估10%的一汽大众股价约为50多亿欧元(约合347亿元人民币)。有说法是,大众将转卖部分资产给中国,而再用获得的资金支付该笔生意。业内一度曾爆出了中国将收购大众汽车的闲言碎语。
也有说法,大众自掏腰包支付这笔股权款,但2014年大众柴油排放门事件爆发,为了平息“柴油门”丑闻,大众汽车集团自2015年以来已累计划拨258亿欧元资金,用于支付罚款、赔偿和汽车整改所产生的费用。彼时的大众正处于“揭不开锅”的局面,哪里有闲钱买这部分股份。
所以,据说德方有了另外的玩法,不出钱,而以新车型抵偿股权款。有了3款SUV车型换9%股权一事。明眼人都知道,大众和一汽合资的大背景,本就是德国出车型,中国出制造。你本来就该出的资源,为什么要抵钱用?
中国政府已经原则批准了,但德方没钱,那个中方经理敢答应这种事。
上汽被“使唤”了?
德方为了多10%,不就是为了多分红利吗?既然一汽大众这么难,德国大众还有上汽另外一个合作伙伴。奥迪在上汽再开工一下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上海大众的中德持股比试50:50。
奥迪是目前大众利润最高的项目,放入上海大众无疑多挣10%。德国人想到了规避的方法。
上汽自然高兴了,多拿到奥迪这么一个聚宝盆项目,多挣不少。上汽奥迪成为德国大众向一汽谈判的重要砝码。
这件事很敏感,用一个中方合作者去压另一方中方合作者。上汽集团已经整体上市,大股东是上海国资委,一汽集团是央企。
最早追述到2003年德国大众就不断提出过增持一汽大众的要求,中德一直进行着“友好探讨”。此时的一汽大众已经成长为巨头,年营收突破3000亿,仅一年给吉林省带来的纳税收入就达到500亿元规模,是上海大众的三倍(2015年上海大众纳税172元)。2015年吉林全省收税大约是1000多亿,一汽大众占了一半。
一汽大众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很重要,上海奥迪的出现成了微妙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