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莅临此次会议。
2020年9月12日,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共同主办的“民族工业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暨一汽红旗设计理念研讨会”在兆龙饭店召开。零点有数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生活样式设计专业委员会承办此次研讨会。研讨会以我国红旗牌汽车的设计为案例,讨论了新时代审美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设计领域复兴,建立起代表当今中国文化风貌的审美意识。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莅临此次会议。
研讨会合影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女士主持了开幕式。研讨会伊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总经理助理梁贵友先生,与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先生分别致欢迎辞。梁贵友先生简要介绍了一汽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发展历程,红旗轿车对“颜值为优、内外兼修”的不断追求,以期在汽车设计上打造鲜明的国家文化识别系统,作为民族汽车品牌建立中国风格、表现中国气派。袁岳先生从数据科学的角度对“新国潮”进行了解读,在交互设计愈来愈重要,“铁粉”、“发烧友”文化盛行的今天,如何提炼用户需求,将实用主义与视觉设计有机融合,是民族工业品牌的时代命题。
梁贵友先生与袁岳先生分别致欢迎辞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先生做了名为《守正创新--工匠精神的当代传承与弘扬》的主旨演讲。从北京城市中轴线保护、筒子河治理等故宫整体治理、文物医院与藏品修复三个层次讲述了如何“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并从故宫文化传承发扬的角度出发,谈到民族汽车品牌打造亦如民族文化IP塑造一样,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王艺先生讲述了《新高尚美学原则下的红旗设计中的传统工艺实践》,提出了“艺术引领设计,设计定义产品”的原则,谈到“设计的美学指导原则”是现代汽车工业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影响着“汽车设计从实用需求向审美需求的转变”。一汽红旗设计总监丁杨峰先生现场为大家展示了红旗H9,并介绍了红旗汽车“尚、致、意”的设计理念。
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柳冠中先生做了《设计事理学--从“造物”转为“谋事”的思维方式》报告,提出“设计是再格式化的思维”,并系统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事理学方法论”,为民族工业设计与民族汽车品牌打造提出了“生态社会设计”这一“中国方案”。方李莉女士在《论全球化与民族工业品牌视觉形象建构的自觉意识》中,强调“民族视觉形象是一套文化识别系统”,重构中国民族视觉形象和民族工业品牌,要“以高文化维度的视野去思考当下文化的模型,调配和寻找新的设计资源,到中国历史中不同的时间轴中去寻找哲学与形式美感资源,以及到世界不同的空间中其文化表述的成功经验”。北京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刘成纪先生在《中国古代车舆观念及现代启示》中,介绍了中国传统的车舆观念和哲学定位,并提出“中国的车舆史与其说是进步的或停滞的,毋宁说是倒退的”这一独特观点,“使汽车产业提升审美品位、给人精神以高远体验,有必要从中国秦汉车马中发掘灵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先生在《民族产业与世界贡献--设计思维的发展》中,以甲壳虫、特斯拉等车型为例,探讨了产品的功能性和民族性,提出“如何定义新服务”、“如何定义新距离”、“自由驾驶和集体出行:模块化问题”等思考,提倡构建“大设计”思维。
圆桌对话环节由与袁岳先生主持,季中扬、李修建、唐林涛、王永健、张磊、张朵朵与朱阳等嘉宾依次发言。圆桌对话的焦点集中在对“新高尚”美学定义的探究;发掘美学符号在民族工业设计与打造“中国审美”中的意义;利用交互设计,重视用户体验,采取“五觉战略”,围绕消费者完成“再设计再创造”的升级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