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功能和形态的公链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但所有的公链都需要更底层的基础协议做支撑,这样需求才能得到更精确而完美的解决。只有地面牢固,摩天大楼才能建的更高。
积木云CEO明中行博士
如果说2018年的风口是区块链,那么公链则是风口上最摇摆的存在。因为定位区块链操作系统,能为各种应用开发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公链被认为是区块链底层基础,价值得到众多投资者与行业参与者认可。诸多共识加持下,今年一度领涨加密货币市场。
底层是根本,有了底层支撑才有未来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这是行业共识。对区块链应用而言,公链是底层,基于公链的技术支持才能实现应用落地。但若说公链是最底层,则显得有些无知了,因为这忽视了更底层的协议级项目。
更底层协议不可忽视 价值远超应用层
不知道底层协议级项目是什么?互联网世界的TCP/IP知道吗?
TCP代表传输控制协议,是一个互联网技术的基本标准,能为那些在IP网络通信主机运行的应用提供可靠连接。IP 代表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基础协议之一。它根据IP地址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送到目标主机。说白了TCP/IP就是一组规则(协议),用于管理互联网上所有计算机(设备)之间的通信。它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TCP/IP这一底层协议,互联网才能够进入千家万户。
若觉得TCP/IP理解起来还是很困难,我们不妨找一个生活中的熟悉场景来类比。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公链比作区块链世界里的摩天大楼,那么更底层的协议级项目就像是支撑大楼的地面。不同功能和形态的公链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但所有的公链都需要更底层的基础协议做支撑,这样需求才能得到更精确而完美的解决。只有地面牢固,摩天大楼才能建的更高。
一通解释下来,底层协议级项目的重要意义了然。在区块链世界里,底层协议级项目地位就如互联网时代的TCP/IP协议那般基础,支撑着上层应用的更好表现。2018年5月,时戳资本发布《区块链公链项目研究报告》,在报告中表达了对底层协议级项目的重视,报告指出:区块链底层协议的价值远远超过应用层,因此,区块链的研发和投资应该更关注底层协议级项目。
价值突出难度大 技术准入门槛高
你大概会问了,既然底层协议价值这么高,可我们平时看到的底层协议级项目很少,为什么没几个项目方们去做区块链底层协议级项目呢?
问得好!为什么他们不去做底层协议级项目呢……
答案很打脸但也很现实:不行啊!除了技术能力不行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熬不住。
要知道,开发公链都已经让很多没技术实力的团队望而却步了,还去做更底层的协议级项目?首先,技术团队需要对基础协议进行优化,这得是行业的资深技术团队才能做的事,本身技术难度比做公链增加几倍。此外,还需要长期投入时间精力不断优化,不论是时间成本还是技术难度,有小心思的人都只能打退堂鼓。到最后,只能回去老老实实钻研自己的空气项目——那样真的更容易一些。
没有那个金刚钻,真揽不了这瓷器活。底层协议级项目就是块试金石,只有真正强大的团队才能hold住。
有人不行,不代表别人不行。有一支科学家团队,他们就去做了底层协议级项目,而在全球范围内有类似技术能力的团队据说仅有个位数,可谓凤毛麟角。这群科学家所做项目名字叫积木云(Blockcloud)。
升级新一代TCP/IP 科学家团队显身手
现在的互联网基于IP地址,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模式。这种模式发明于冷战时期,为了满足美军基地之间的通信需求,已经沿用了四五十年,缺乏有效的演进。旧有的通信模式需要基于地址的通信,IP地址同时标识了通信对端服务的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这在小规模、静态的网络条件下是合适的,但是却不适于大规模的、动态的网络的发展。
由于现阶段互联网的核心需求从点对点通信变为数据传输、流媒体等内容服务,积木云(Blockcloud)引入了以服务为中心的网络(SCN):将IP地址的身份与位置语义进行分离,使得应用可以跳过复杂的IP地址管理逻辑直接通过服务名字和所需的服务建立连接。这种做法能够通过与现有IP网络完全兼容的形式,很好地解决现有网络的动态性与可拓展性的问题。
但在引入SCN后,也同时引入了新的问题:如何保证网络中服务的真实性?如何激励服务提供者向网络中发布服务?
区块链技术作为建立信任的技术体系,可以被用来解决服务中心网络信任与激励不足的问题,积木云结合区块链技术,创新提出PoS(Proof of Service,服务证明共识机制),来验证网络中服务的真实性,同时借鉴了TCP/IP轻耦合的层次化结构,将架构分为四层,每一层都相对独立,像搭积木一样组合在一起,自下而上包括:交易链层、服务链层、路由层和服务层,分别完成服务的发布、验证、匹配及记账功能。每一层相互配合并且能够独立演进,为应用层网络提供更好更稳定的连接支持。
除了项目本身靠谱以外,积木云的技术团队同样也很牛。在业内,有人把积木云(Blockcloud)团队称为“科学家团队”,知道什么原因吗?
这是因为积木云(Blockcloud)核心团队由中国、美国、日本、中东的成员组成,他们来自于普林斯顿、东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级研究机构及摩根斯坦利、BAT、华为等世界一流企业,团队成员超过50%拥有博士学位。CEO明中行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曾参与中国首个下一代互联网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专家顾问团队有 IEEE Fellow 2人、国家千人计划3人、国家杰出青年1人、教授15人,包括著名的互联网先驱、互联网技术标准化组织IETF前主席 Fred Baker先生,互联网专家 Shai Mohaban 先生等等。这样的团队组成,在区块链世界里实属顶尖配置。
毫不客气地说,只有堪称“明星级”阵容的良心团队,才能支撑起积木云(Blockcloud)这种对技术要求极尽苛刻的协议级区块链项目。
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解决好TCP/IP的优化问题,能更好地推动其健康发展。积木云(Blockcloud)作为首个协议级区块链项目,率先解决了TCP/IP的升级问题,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取得极大的突破,这种价值的未来前景不可估量。
传统的TCP/IP推动了互联网革命席卷世界,改变了一代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积木云从多个维度对传统TCP/IP进行了优化,其革命性意义不言而喻。
尽可以大胆想象,在泡沫逐渐挤破,价值属性重新回归区块链行业的时刻,服务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底层协议级区块链项目积木云(Blockcloud),将会获得怎样的发展?
没有肯定的答案,但可以明确的是,忽视乃至错过积木云,或许就是错过通往下一代互联网的早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