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游戏《逆水寒》要嫁接区块链的消息,让网易在区块链领域又火了一把。
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底,曾有媒体爆料,怀疑网易创始人兼CEO丁磊“氪金”10亿美金购入96000个比特币。
闻听此言的丁磊大呼冤枉,并第一时间在网上澄清,说自己从来没买过任何一枚比特币,和比特币相比,他更关注区块链的发展。此前丁磊曾表示不要把区块链技术想成比特币,比特币只是区块链应用的一种场景。
丁磊通过朋友圈辟谣
其实,丁磊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早先,丁磊以网易创始人兼CEO的身份出任了ArcBlock的顾问一职,后者是一个专门用于开发和部署去中心化区块链应用的服务平台和一个多方参与形成的生态系统。
从丁磊这一举动中,似乎能够一窥网易未来一段时间在区块链领域的战略部署。
1、网易初次涉水区块链
对于网易这艘大船而言,丁磊就是掌握整艘大船前进路线的船长。丁磊倾心于区块链技术,那么整个网易也就随着丁磊将注意力放在了区块链技术上。
网易在2018年初上线了第一款区块链产品招财猫。该产品无论从操作流程还是游戏内容上都与另一款区块链游戏CryptoKitties十分类似。
但或许网易运气不太好,这款游戏上线没多久,国家监管部门开始约谈人人网等投身区块链的互联网公司。网易感到“风声不对”。“招财猫”在上线一个月之后被叫停。
这是网易第一次试水区块链,尽管夭折了,但网易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反而加快了速度。在招财猫被叫停一个礼拜之后,也就是2月9号,网易推出了第二个区块链产品网易星球,并开始全球内测。
网易星球宣传海报
也是在这个月,“三点钟无眠区块链群”建立,迅速成为区块链技术向外传播的阵地。几乎在同一时间成立的网易星球,因为自带“互联网巨头入场”的光环,自然博得众多玩家的关注。
据公开资料显示,网易星球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在前一个月的内测时间里,网易星球完成了病毒式营销,一方面每个用户只能发出5个邀请码;另一方面邀请者将获得Token奖励,在短时间内引爆整个币圈,用户量完成从10万到100万的跨越。
实际上,网易星球的模式,并不算是独创。
网易星球的游戏机制和运行逻辑类似于早先的区块链产品“布洛克城”,都是通过一些特殊操作(如做任务或浏览新闻等)来增加“原力”,通过“原力”来挖掘“黑钻”。这个操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比特币挖矿中的算力值,而“黑钻”则很像数字货币的名字。
很多玩家表示网易星球的玩法和之前的布洛克城相比,并没有太多新意。
除此之外,也有用户表示玩网易星球两个月来,羊毛一丝都没薅到,被薅的只有自己。
网易官方所说的各种获取原力的玩法,在一开始还能够吸引人,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多玩家连打开APP的欲望都没有了。
因为很多人感觉辛辛苦苦获取“原力”挖的“黑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价值。打个比方,200原力值,每天大约也就只能产出0.4左右的黑钻,累计共有26个黑钻。排行榜中,用户拥有最多的原力值是435,黑钻数最多的是93.18。
本来人们辛辛苦苦挖的黑钻,就是为了参加网易星球后期开通的黑钻竞拍功能的。玩家们本想着手里面一点一点挖的矿,积攒的黑钻终于能变现了,薅羊毛指日可待。
结果,迎头便是一盆冷水,彻底击垮幻想。
一份丁磊亲自养的未央猪肉,起拍价是0.01黑钻。看起来很便宜是吧?别高兴的太早了,未央猪肉刚一开启竞拍,点进页面之后就看到竞拍价已经高达73个黑钻。
所有人都怀疑网易星球在竞拍前隐藏了黑钻排行榜。在竞拍时,新的排行榜上面目全非,此前黑钻排行榜排位靠前的用户,竟跟原力值排行榜上这些新出现的人,对不上号。
要知道按道理来讲,黑钻数量与原力值是有极高的正比关系的。
广大玩家们纷纷感觉有黑幕,一时间批评的声音此起彼伏,纷纷脱坑。网易星球口碑也一落千丈。
招财猫折戟,网易星球沉寂。雄心满满的网易也没想到在区块链领域里会栽跟头。
此时的网易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在网易之前,其他互联网巨头已经入场,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腾讯推出联盟链、阿里推出医联体+区块链"试点项目、百度发行“中国首单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所ABS”。
网易开始寻找其他方式,在区块链领域突围。
2、丁磊表示不会放弃区块链
在今年3月初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为政协委员的网易创始人兼CEO丁磊发表了讲话,其中就有关于区块链的内容。
丁磊在两会现场
丁磊表示,区块链本身是个一个技术,这个技术本身是没有问题,也能解决很多问题,应用场景很丰富很广泛,其中一个应用是智能合约,其中放入生物信息的特征,那就会解决人与人的信任问题。信任问题解决后可以推动金融领域发展,比如借钱收款等。
但现在感觉区块链存在过度炒作的情况,技术本身没有坏处,只是不要借技术名义和噱头来进行炒作,而应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结合来推广区块链。
区块链本身很多应用都会改变我们生活的现状,会在3年内突飞猛进。
丁磊的想法很明确,作为传统互联网游戏业的巨头,不能把目光局限,应该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的强大潜力,尽管现在还不成熟,在研发上存在技术难点,在发展方向上尚不明确,但依然要想办法挤上区块链的火车,否则就会掉队。
3、《逆水寒》+区块链模式
丁磊的话表明网易并不会放弃区块链。面对初次涉水区块链的折戟,网易这次选择了耐心等待。
在沉寂了5个月之后,今年9月,网易宣布网易星球结束长达半年的内测,于9月5日宣布进行公测,同时上线的还有网易区块服务NBaaS。
NBaaS是由网易星球的区块链研发团队开发的,并且将其和网易2018年的年度网络游戏大作《逆水寒》结合起来,共同制作游戏中的“伏羲通宝”。
《逆水寒》“伏羲通宝”元素
9月7日,《逆水寒》版本更新加入“伏羲通宝”,与网易星球公测只差两天。网易在短短两天之内连续公布两件和区块链有关的项目,可见网易对区块链的态度和决心。
根据《逆水寒》中的描述,此次基于区块链技术所发行的“伏羲通宝”共计1.63亿枚。其中有9000万枚在游戏开发方手中,剩余的7300枚供玩家开采,开采量为每天固定的50000枚,并且每隔两年产量将会递减50%。
玩家可以通过游戏里的挖矿机制来采掘“伏羲通宝”,并将获得的“伏羲通宝”已用兑换游戏时间,以及兑换限量款游戏外观或实体周边。
由于玩家的游戏账号和区块链地址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使用这个账号就能在逆水寒的区块浏览器上查证你的挖矿权益和交易记录。
将网游和区块链结合起来,网易的这个举动确实大胆,但这次结合或许是给一直止步不前的区块链赋能传统行业开辟的新思路。既然区块链技术在现实中落地困难,那么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到虚拟世界中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这不是网易第一次涉足区块链行业,但在传统网络游戏中加入区块链元素尚属首次。
4、区块链结合《逆水寒》背后的苦衷
网易为什么急于在区块链游戏方面找到突破口?这可能与行业环境息息相关。
这两年的日子,网易并不好过。
一方面,与腾讯、完美世界、游族网络、盛大游戏等对手激烈角逐,尤其是来自强劲对手腾讯的围追堵截,导致网易游戏“精力”大量损耗。
另一方面,互联网用户向网络游戏的转化也基本完成,玩家数量趋于稳定,国内游戏市场日渐饱和,拓展空间小。
直观的结果就是网易近三年的净利润增速一路走低,今年首现负增长。其中网易游戏的营收占比进一步下滑,在Q2季度的营收增长环比下降超过10%,趋势不容乐观。
2017年,网易年度净收入为541.83亿元,而在线游戏占362.82亿元,占比达67%。2017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50.08亿元,其中在线游戏占80.04亿元,占比53%。
网易2017年第四季度净收入构成
从上面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在线游戏板块一个版块就占据了网易整个收入的半壁江山,在线游戏就是网易的命脉。
作为一款曾经被网易寄予厚望的旗舰游戏,《逆水寒》在刚一出现时引起轰动,其口号“会呼吸的江湖”让众多玩家心驰神往。
但好景不长,《逆水寒》在上线一段时间后因为日常任务过多、优化差、花钱太多、游戏策划和运营上的种种问题。导致《逆水寒》口碑下滑,热度过后的游戏人数也呈现断崖式的下跌。
《逆水寒》搜索指数
本来网易打算凭借《逆水寒》来一举巩固自己在游戏行业的地位,但没想到波折不断。
于是将区块链技术和《逆水寒》结合起来的想法变水到渠成——当下最火的新概念和网易最优质的在线网络游戏,二者相加也许会有“1+1>2的效果”。
5、或许《逆水寒》难堪大任
尽管《逆水寒》+区块链这一概念十分新颖,但同样遭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很多人质疑网易这么做的真实意图。
一部分人认为,网易是在割玩家韭菜,纷纷表示希望“网易善良,不要把玩家当韭菜,不要把《逆水寒》当韭菜地。”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按照二八定律(20%的玩家贡献80%的金钱),游戏里真正能为网易带来利润的并不是广大玩家,而是少部分“人民币玩家”。网易此举是为了吸引“币圈”投资者入场玩游戏,把财富都贡献到《逆水寒》中。
还有一部分区块链技术从业者表示,《逆水寒》的区块链机制不合理,理论上只是网易自己做的一条私链而已,而且,1.63亿枚“伏羲通宝”,官方掌握9000万枚。这样做的结果,会是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官方所持有的伏羲通宝持续占据90%以上的比例。即使在第二年,也长期超过70%。
换句话说,网易将长期持有绝对数量的“伏羲通宝”,强势控盘,是市场上最大的庄家,可以随意操纵伏羲通宝的价格走势。这其实和随意滥发货币的性质一样。最终结果会导致归零。因此“伏羲通宝”并不是一个值得多关注的虚拟货币。
截至目前的话,《逆水寒》公布“伏羲通宝”之后还没有更多的表现,但有很多人不看好,认为《逆水寒》未来恐怕并不能满足网易对其的定位和期待。
不过,凡事要从两方面来考虑,尽管“伏羲通宝”刚一面世就饱受争议,但其一定程度上也为在线游戏产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首先,这是在线游戏中第一次引入区块链元素,无论结果如何,敢走出这一步就值得敬佩。
其次,目前已有的游戏,游戏货币基本都是无限增发的,这使得玩家的游戏资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贬值。伏羲通宝虽然绝大部分由官方控制,但是至少有了上限,不至于让玩家资产无限贬值。这也算是区块链在游戏方面的一大突破。
第三,由于区块链特有的不可溯源属性,能够让玩家的游戏角色、游戏资产真正属于玩家,任何人都抢不走。
有这三点,其实“伏羲通宝”还是值得表扬的。
无论《逆水寒》最后结果如何,是否因为官方没有赋予价值而走向归零,对区块链和游戏来说,都是一次很大的尝试。
所以,“伏羲通宝”可能并不是币圈玩家想象的“虚拟货币”。
6、两条腿走路布局区块链
网易的区块链战略构想,很明确,就是利用自身核心的游戏产业结合区块链技术。
丁磊很苦恼
区块链和游戏的结合,网易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在区块链上做一个游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Dapp(分布式应用)。但现阶段,Dapp的表现并不是很优秀,全世界都在发愁区块链应用如何有效落地。网易也不例外,招财猫、网易星球反响平平也说明了这一点。网易在区块链应用如何成功落地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
另一种就是在游戏上加入区块链。这方面,网易有天然的场景优势。但就目前来说,尚未看到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2018年初入场区块链的网易相较于其他互联网巨头而言,入场较晚,且所开发项目并没有取得爆炸性优势。
长远来看,网易会继续在区块链领域布局。但在未取得较稳固的成果之前,并不会当做核心业务来看待,反而会为网易的核心业务在线游戏行业而服务。
对网易而言,区块链方面必须要跟进,但当下阶段,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区块链来“赋能”其旗下的在线游戏行业,增加盈利能力,积极稳固甚至扩大网易在游戏行业的影响力。
7、互联网巨头强势入场区块链
随着区块链这一概念逐渐的深入人心,市场上涌现出了众多的区块链创新性企业。与此同时,受人关注的众多传统互联网巨头的一举一动也引人侧目。
相对于比较激进的国内较小的互联网公司,包括网易在内的传统互联网巨头都是十分谨慎的。不像区块链公司那样激进,创链、发币、融资、上交易所。互联网巨头对待区块链的态度更多的是观望,在看清方向,充分评估之后,谨慎入场。
对于众多区块链公司来说,他们对于互联网巨头是否进入区块链行业的态度耐人寻味。
一部分人表示欢迎,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和互联网巨头诸如腾讯、阿里巴巴或者小米,网易等在区块链行业站在同一起跑线,如果经营得当,甚至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另一部分从业者则表现出担忧,他们认为无论从区块链研发能力还是抵抗失败的能力,传统互联网巨头都大大强于区块链创新公司,甚至悲观的认为这些巨头的入场无异于一场“屠杀”。
区块链从业者对于传统巨头的态度不一,心情复杂,但心里其实都明白,他们迟早要来的。
尽管传统互联网巨头“来晚了”。但他们还是来了。
网易也来了,尽管“来晚了”。
与其他互联网巨头相比,网易在区块链领域几乎处于下风,甚至在发展程度上还不如一些小型的区块链公司。
尽管如此,网易依然稳步的在区块链领域里进行布局,但就未来而言,网易是否能在已经竞争激烈的区块链世界脱颖而出,这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