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烂尾舆情”特征解析

admin2025年04月30日 17:39:04
阅读:
标签: 2019年 烂尾 舆情
分享:

法制网舆情中心盘点这一年的重大政法舆情事件,梳理出那些长时间没有进展和结果的“烂尾舆情”,并通过分析其类型、总结其特征、剖析其危害,提出规避与应对的建议。


 
  编者按
 
  今年的网络舆论场并不平静,多起涉政法事件引爆舆论场,并发酵成为全网关注的热点舆情,引发舆论震动。如备受舆论瞩目的孙小果案、邓世平案,从曝光之日起,就牵动着无数舆论目光。近日,相关涉案人员陆续受审获刑,背后的“保护伞”也被立案调查。这类重大舆情事件不“烂尾”,体现出各级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自觉和担当,值得称道。然而也需看到,2019年接近尾声,仍有不少舆情事件没有扫尾,舆论场还遗留大量问号等待拉直。近年来,政法网络舆情回应率稳步提升的前提下,舆情事件的处置完结率却忽高忽低,2019年上半年不到六成事件有最终结果,远低于2018年全年75%的比率。鉴于此,法制网舆情中心盘点这一年的重大政法舆情事件,梳理出那些长时间没有进展和结果的“烂尾舆情”,并通过分析其类型、总结其特征、剖析其危害,提出规避与应对的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借鉴。
 
  01
 
  哪些事件容易变成“烂尾舆情”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本文盘点的十起热点舆情,还有一些舆情事件因发酵时间较近(一个月以内),并未纳入此次的观察范围内。但也可看出,相关处置部门仍没有进一步的行动与解释的迹象,渐渐显现出“烂尾”苗头。
 
  观察发现,“烂尾舆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案件本身情况复杂,比如湖南“李尚平案”、广东“梅姨”拐卖儿童案等旧案积案,案发时间久远、证据灭失严重,案件侦办确实需要花费时间,即使受害方和公众追问不止,也很难在短期内取得突破进展;云南丽江“反杀案”案情定性存较大争议,谨慎处置无可厚非。另一种是涉及自身问题或瑕疵,比如政法人员违法违纪、失职渎职,相关处置调查工作容易虎头蛇尾甚至有始无终。第二种情况更为普遍,此次盘点的“烂尾舆情”多属于此类,比如重庆保时捷女车主丈夫童小华涉嫌违纪问题、江苏丰县“女教师绝笔信”事件,调查结果和事件真相仍不明确。
 
  总而言之,那些迫于舆论压力回应的事件,后续舆情“烂尾”的可能性比较高。这是因为,热点事件层出不穷,舆论注意力却是有限,很快被其他热点所吸引。一旦舆论关注力退散,媒体视线转移,舆情压力也就随之减轻甚至消失,相关涉事部门跟进处置的动力就出现不足,舆情迅速“烂尾”。
 
  02
 
  舆情“烂尾”的三种形式
 
  一种是“拖延战术”。舆情爆发后,多数涉事单位或者主管部门都能够做到及时回应,表态处置,但有一些部门止步于此,“正在进一步处理中”“正在侦办中”的表态之后再无新进展,不但折射出一些涉事单位存在“坐等新闻变旧闻”的侥幸心态,也容易令涉事部门陷入拖延处置的舆论质疑。如新城控股王振华猥亵女童案,7月10日上海普陀区检察院已批捕王振华等人,通常而言,在批捕后4个月内,案件会被起诉到法院进行开庭审理。11月17日,有媒体跟进采访,普陀检方人士表示,“一定会在法定期限内就此案提起公诉,不会超限”。然而至今未见任何官方通报发布。对此,有网民表达不满:“很复杂的案件吗?还是拖着时间一长,公众就忘记了,然后不了了之。”
 
  另一种是“遮掩战术”。有别于上一种情况,有些事件很快有了调查结论,但是对于公众关切的追责处置情况,则是表态有余、行动不足。“严肃追责”“一查到底”高高举起,问责处理却迟迟不见踪影,如此遮遮掩掩难免引发舆论追打。例如广东汕头辅警扔车执法事件,涉事辅警不当执法致使两名驾乘人员受伤,汕头市公安局称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截至目前仍未有处理结果。
 
  第三种是“回避战术”。相关部门对事件作出处置或回应后,舆论对事实真相仍存疑问,对处置结果仍有质疑,涉事单位却未跟进释疑和澄清。如甘肃干部毛志尧醉驾撞死环卫工案中,陇西县人民法院再审的以积极赔偿、家属谅解为由,对毛志尧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引发舆论普遍质疑,审理法院并未作出释法说理,导致舆论不满情绪无法得到纾解。
 
  03
 
  “烂尾舆情”的潜在危害
 
  舆情“烂尾”意味着政法机关失信于民,由此导致的公信力损失或将难以估量。说好了“一有新进展会向社会公布”“及时向社会公布进展情况”,然而当大众翘首以盼的结果和真相并没有出现时,公众不免质疑政法机关回应舆情的诚意和依法履职情况。分析认为,“烂尾舆情”潜藏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负面情绪在网络沉积,形成“网络记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现在的网络舆情格局已经发现明显变化,越来越多的舆情事件不再按照“7天热度期”的规律发展,而更多地表现出“长尾效应”。不但部分网民和媒体会一直抓住不放,不时追问或跟踪报道一番,而且其他网民的网络记忆也很容易被唤醒。当前期产生的不信任、愤怒、质疑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舆论负面情绪会借助某个契机集中爆发,届时一起小事件也能掀起舆情风暴,令涉事单位措手不及。比如,此前河南接连曝出偷西瓜、抢井盖不处罚的新闻,当地处置民警遭到舆论的猛烈批判,追根溯源起来,主要还是因为一些基层公安常常执法“和稀泥”,舆论早已心生不满。
 
  二是加剧同类舆情的关联效应。一起具有个案特征的舆情事件很难持续地引发讨论,只有那些揭露社会问题的公共话题才能吸引长久的注意力。因此,这类热点舆情事件在类案中也非常有“存在感”。每当类似案例曝光,它们就会被频频提及,或进行对比或予以参照,不仅增加舆情局面的复杂性,同时也加大了舆论引导的难度。例如江西“豫章书院”事件屡上热搜却依然毫无进展,属地相关部门的处置工作饱受网民质疑,以致于成都一家类似机构被曝出同样问题后,网民将其称为“豫章书院”的翻版,除了追问江西相关部门的处置结果,还掀起了反思行业乱象的热潮,并探讨如何加强监管治理,避免类案再发。实际上热点事件的关注群体并不一致,讨论此事件的网民不一定关注了彼事件,那些初次接触此事件的网民容易在关联效应的影响下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进而对政法机关产生不信任感。
 
  三是引发负面联想、增加应对成本。热点舆情一旦“烂尾”,就会成为一笔负资产。换句话说,一些热点舆情长时间没有调查处置结果,舆论常常由此衍生出不想查、不愿查、不敢查的猜测和联想。若有政法干部卷入舆情,就会有舆论认为其中存在包庇纵容等情节,追责高举轻放也可能是受到干预;旧案迟迟没有进展,则是因为背后有“保护伞”,官方查不动也不敢查;对于那些政法机关自身工作程序有问题、有瑕疵的事件,调查推进不了则是因为不愿自揭短处,掩饰错误。可见,如果相关处置单位不能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廓清舆论疑虑,等到质疑面扩大,后续需要解释和回应的内容就会更多,投入的调查及引导成本也就越高。
 
  04
 
  如何避免舆情“烂尾”
 
  有声音表示,刑事案件的侦办有一定难度,全面调查和责任倒查需要更加审慎,因此公众需要保持理性,不能过多干预甚至逼迫政法机关。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也需要看到,涉及食药安全、涉黑涉恶、突发事故等的处置周期并不长,而且“保护伞”之多之大如孙小果案,年代久远如邓世平案,也在相关政法机关坚持不懈地努力下被查清查实,涉案人员相继受审获刑。可见,面对舆情事件不退缩、不失语,勇于承担责任,依法依规处理,是避免出现“烂尾舆情”的根本之道。
 
  具体说来,面对网络舆情,首先,需对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引起真正重视。舆情不“烂尾”归根到底在于实体有进展。因此,对本部门涉及的、本单位有管辖权限的舆情事件,政法机关要树立责任意识,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依法依规介入,通过建台账、列时间表等方式,用切实行动逐一消除问题隐患。其次,需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舆情“烂尾”还在于责任缺失,其背后一般隐含双重责任,一是热点事件本身的问题责任,二是让热点事件舆情“烂尾”的责任。对相关涉事责任人的问责是实体处置的题中之义,同样,对于那些敷衍公众、制造“烂尾舆情”的直接责任者,也需要依法依纪进行问责,增加舆情应对不力的犯错成本。最后,信息公开和动态发布要跟上。全媒体时代,政法机关不能光说不做,也不能光做不说,舆情事件的线下调查和处理工作需要及时向社会通报,主动回应关切,这样既能让满足公众知情权,也能让公众看到政法机关主动接受舆论监督的坦诚,更能体现出各级政法机关依法履行信息公开职责的自觉。
 
 
 
作者/彭晓月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