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新建疫情隔离区”谣言是如何传播的?

admin2025年05月01日 14:46:26
阅读:
标签: 疫情 隔离区 谣言
分享:

假的!假的!假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今天(2月4日),有许多人通过微信私信或后台留言方式询问,关于微信群、朋友圈热传的这段声称“宁波北仑高速路口,下高速的全部住帐篷,隔离14天,东海舰队值守”的段视频是否属实。经私下权威途径了解,这段被拍摄者P上“北仑新建疫情隔离区”的视频是
 
  假的!假的!假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刚刚,宁波晚报、北仑发布等一批市区政务公号、媒体账号已经集中辟谣澄清,具体情况可以定向浏览《【辟谣】“北仑新建疫情隔离区?”谣言!》《宁波这个地方新建疫情隔离区?!谣言!》这些权威账号的辟谣文章,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想说的是,这个谣言不同于以往“SB250病毒流行”“最近不要吃酸菜鱼”等无脑传言。因其拍摄的短视频场面确有其事,加上恰如其分地配以“北仑新建疫情隔离区”这类眼球字幕,很容易给人以“军队已经介入”“疫情十分严重”等情绪观感,进而触发心中对疫情发展走向的焦虑和恐慌,不断暗示、不断强化,最终用随手转发网络社群的求关注方式表达内心诉求。
 
  事实上,在当前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心理,也包括我自己。
 
  被误导不是你的错,但我希望你能吸取这个教训,后续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要多一个求证的心理和怀疑的态度。
 
  网络传播中有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即信息在网民之间传播时,会出现单向情绪的累积和强化。比如,一个网民将这段视频转发到他的亲友微信群,如果遭到类似“真的吗?”“假的吧!”等负反馈时,一定会为了扭转这种负反馈,而使用加重语气语态的严重程度描述来说服对方,最终达到认同自己传播行为的目的。
 
  这也是为何谣言在网上屡禁不止的深层次原因。如今,在微博等公开平台,谣言已经大幅度减少,一是因为当前网络民智已开,公众对信息真伪的筛选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会更倾向于多方求证后再下判断;二是与微信相比,微博的媒介属性要更强,用辟谣行为提高自身账号公信力的愿望更加强烈,社会正义感更容易彰显。然而,微信则不同,其社交属性要远远强于媒介属性,导致大多数网民可能明知是谣言,但会为了维持彼此间的社交关系而选择沉默或视而不见,间接造成了传播谣言的网民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行为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再有,微信圈的传谣者更容易获得原谅,往往会被认为是“不是故意的”“只是转发一下而已”“是出于好心”,这直接造成了在微信群中辟谣的网民反而可能会被贴上“得理不饶人”“上纲上线”等负面标签,折损这些网民干预辟谣的信心。
 
  我想你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正因为如此,我希望你们都能明白一个道理,立场可以不同,观点可以争论,但不信谣、不传谣应该成为基本共识,或许可能一时之间受其误导而错误转发,但如果已经接受到辟谣信息,却还在坚持转发,这就是思想问题、人品问题。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