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现象:事实被忽视的隔空论争

admin2025年05月01日 08:46:11
阅读:
标签: 方方日记 疫情
分享:

方方日记,可以归结为个人视角的记述,这一角度与官方的传统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却很简单,只是各方的多重考量,让这一现象变得复杂而已。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方方日记引发了多方面的关注。近日,该日记在海外预售,再次激起舆论风暴。但,双方或者多方的论争,已经超出了基于事实层面的争鸣。而事实被有意无意忽视的讨论,也越来越变味。
 
  应该承认,这是一起意识形态事件。各方关注的根本,正是自己坚守的价值观系统。理想状态下,各言其言,自是美事一桩。问题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有时还得拼了命刷存在感。
 
  方方日记,可以归结为个人视角的记述,这一角度与官方的传统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却很简单,只是各方的多重考量,让这一现象变得复杂而已。
 
  中国传统与当代,都是倾向于集体叙事的。这种价值系统并不是否定个人,只是个人需要经过集体确认,个人的价值是在服务于集体(群体)的过程中(也就是基于集体的价值框架中)实现的。而个人越有价值,自由度也就越大。
 
  现在流行的个人视角的记述,则是基于个体的价值框架,显然是受到了西方价值系统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基于个人权利的价值系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巨大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为经典流行语,现实中各种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表现,也不必赘述。当然,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也和这种观念有很大关系。其对个人的激励,似乎是根本性的和内在性的。但必须承认的是,过于在乎个人权利的逻辑,一旦步入极端,就面临着危及自身的危险。目前,中国社会似乎已经发现了这种端倪。也只有这种觉醒,才对方方日记构成真正挑战。
 
  这并不是说,基于集体的价值系统就没有缺陷。改革开放就是在对这一价值系统修正和反思的基础上开展的。方方日记能够走红,也和这一缺陷有关。对个人来说,疫情就是生死考验。这种人命关天,放大了个人与集体的张力。在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面前,之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再高明的理论与辩护,都不堪一驳。如何处理个人关切,从根本上看是基于集体的价值系统难以克服的一个点。而危险的情景,尤其考验人的智慧,比如,当下疫情。
 
  从近期境内外局势看,基于集体的价值观系统有回头迹象。不仅官方在收紧尺度,民间也有相当的基础,外部环境也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从整个舆论和话语系统来看,对于官方而言,如何吸纳方方日记,才是一个值得关照的问题。换言之,就是要管控好个人与集体的矛盾点。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排斥和舍弃是行不通的。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