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问责太奇葩了,那么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是上班去趟厕所也要被问责呢?因为厕所与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且耽误了工作时间,是不是应该严厉问责,甚至撤职查办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呢?
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的一份问责通报,经朋友圈、微信群等互动环节自发传播后,被顶上了热门热搜,成为今天网上讨论最热的话题之一。
跟踪分析目前网上舆论反馈发现,质疑、谴责等对峙对立性观点占据绝对比重,呼吁当地同级党委、上级纪委顺应民意撤销处理决定愿望表达强烈,并且已经出现类似“搞问责泛化”“形式主义问责”“官僚主义问责”等可能严重影响纪检监察系统社会公信力的关联话题讨论,建议当地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及乐山市纪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介入线下更多细节核查,同步就问责通报中引发大量争议的信息部分作出公开回应,避免后续因舆论批评声音反复叠加而产生话题偏离,最终损害我党公正执纪、严格执纪的权威性。
分析认为,仅从该问责通报呈现的信息来看,公众自发产生的马边彝族自治县纪委是以发朋友圈动态为由进行纪律问责的因果联想,是舆情迅速负面发酵的原始爆点,反映出当地可能存在明显搞“凑数式问责”“摊派式问责”等错误问题倾向。
与此同时,通报经网民互动平台自发传播后,持续形成话题讨论叠加和情绪同向叠加,进而触发更多网民试图通过舆论观点谴责、不满情绪表达等方式,督促当地党委及其上级纪委后续能及时介入纠正该错误问责的情感导向。一般来讲,网上谴责观点比重越大、负面情绪越高,越能说明该问题触及民意“逆鳞”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
从目前情况看,我认为马边彝族自治县纪委应当对该问责通报中更多线下关键细节作出公开说明。事实上,发朋友圈动态只是一种日常行为,不应成为被问责的铁证和理由,即便要进行问责,也应当是朋友圈动态反映出来的“是否工作时间未经请假批准擅自脱岗”等情况,而不是发朋友圈这种行为本身,因此这名“发朋友圈动态”干部当时发的是什么朋友圈,分享的是什么动态,应当给出更加详尽的针对性说明,以切实回应网民关切。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通报中因点赞被问责的干部处理决定,建议及时予以撤销。工作与生活本就密不可分,强调工作不等于要将日常生活、同事社交人为割裂,造成“非此即彼”“有你没我”的局面,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中央三令五申狠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的当下,作为纪检监察系统的一员,更应深刻领会其中内涵,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地执纪,切实肩负起党和国家交给的重任。
记得一次专题舆情课时,与各地纪检监察系统的领导同志有关互动交流。我认为,纪检监察部门是维护党和国家的社会形象、舆论公信、民意人心最重要的一道防线,特别是在涉腐涉贪、导向纠偏、错误纠正等重大问题信号释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以更加审慎、更加严谨、更加细致的思维对待党的执纪问责。
一般来讲,可以参考四个效果的评价体系,即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舆论效果。以此次问责通报为例,如果马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真的仅仅是因为该干部发朋友圈动态就进行问责,那么其已经与党执纪问责的教育警示目的背道而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舆论效果呈现一致负面,令人唏嘘。
当然,只要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当地能直面此次舆论风波,能以此为契机,彻查通报背后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真诚回应舆论关切。我想即便当前舆论效果呈现负面,也会在当地认真还原线下真实来龙去脉,给出公平公正处理决定之后,做到化险为夷、转危为机。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
墩爸
喜欢作者
1 人喜欢
#发朋友圈被问责##问责泛化##马边彝族自治县纪委#
阅读 1.8万
赞93
在看117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戎彧
置顶
9
从经验看,极有可能是县委主要领导或纪委一把手的拍脑袋作为!其个人发现,认为不妥,责令纪检介入调查,给予问责。
从处理手段看,此次问责启用的是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以谈话和批评教育为主,最重的诫勉谈话的影响也不过是6个月内不得评优评先。符合四种形态运用规则。无明显不妥。
再换位思考下,边沿少去,扶贫压力是大,尤其是今年是建成小康关键年,当地也许存在一些地方真作秀假扶贫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或一线干部虚与应付,工作疲塌问题。通过这种形式警示一批干部,将全部精力用在扶贫攻坚上,也许这是地方党委的初衷。
此次舆情,如无炒作,也许真的可以发挥警示作用。看当前形式,倒是起了反作用!
我相信,处理没问题,结果不会更改。在网上把通报撤下来即可。
作者
12
所以通报内容一定要讲清楚,不是发朋友圈被问责,而是朋友圈动态显示的内容不当被问责,当然外围干部点赞被处理是铁板的错误问责。
季洁
130
我很烦这种无来由的问责,比如我前面工作刚做完,看会手机行不行?泡点茶喝口水行不行?结果恰恰这时候被纪委巡查看到,谁听你解释,他们就一句眼见为实,我去你大爷的眼见为实,搞基层干部一套一套的。
申张
59
以后可以要求公职人员上班八小时对着电脑看文件,眼睛都不准眨一下
小酒瓶
54
这也通报!好好查下那些不来上班,光来开会的领导干部吧!真是……
mio
52
果然越穷的地方思维越封闭
作者
34
也有可能是个别人在刷“存在感”
谁谁谁
50
我上班时间接了家人一个私人电话,会不会被问责?
作者
32
按照这逻辑,应该会噢
林海
48
这种管理干部的做法,应该撤当地领导干部职!
????兜兜里有糖
33
吓得我赶紧看了下我的电子表,现在北京时间18时40分,加班的时候怎么没人来检查,呵呵
用点子智慧??
31
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个别地方!
海纳百川
27
昨天看到这个新闻,不由想到问责泛化。
今天,墩爸还是来了,还是熟悉的“笔迹”。??
(2020年7月3日14时20分)
观海听涛
23
这种问责太奇葩了,那么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是上班去趟厕所也要被问责呢?因为厕所与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且耽误了工作时间,是不是应该严厉问责,甚至撤职查办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呢?不知在基层还有多少类似的奇葩事情出现
lll·β
21
这个该大力支持,严格上下班制度,以后下班还处理工作上的事务的一律警告,下班还安给下属安排工作的的领导一律开除
? 美 魚 ?
20
建议把微信这个功能彻底关闭了!以前没用微信的时候,一切都干净平静,现在普天下都用微信了,人心就复杂了!揪住鸡毛蒜皮给你戴帽子整你分分钟!真正需要出力献策的地方并没有人抛头露面去解决实际问题!
凯旋
19
胡乱作为!
阳光男人
16
八小时之外,单位有事我应不应该办?
九
13
吓得我上班时间都不敢拉屎了
开心
13
凑单式问责
七黑灰灰灰太狼手持平底锅
12
基本上这应该是一把手要求的吧?
作者
6
具体不知,等待回应
天涯浪子
12
除了检查问责就是督查问责
忆
11
工作时间上卫生间算不算干与工作无关的事,如果是,那也要问责。 上卫生间时正好刷几分钟的朋友圈,给朋友点个赞,属于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也要被问责的话,还真是让人胆战心惊。
云淡风清
11
上班时间走神了怎么处理?
陈啊啊啊翔 。
11
刚看到这个报道,吓了一跳,这样一搞,人人自危
叶展源????
10
手机是通讯工具,微信微博是社交媒体,走群众路线,沟通渠道就是这些,什么是与工作有关什么是与工作无关,哪里就有了明确的界限?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不喝酒还不能干活呢!这个当地纪委的形式主义做法,我给打一个不及格!做工作太low,丢我党的脸面!
瑾此而已??
9
这不是钓鱼执法么……
热德莱·库尔乔斯·占莱巴齐
7
这个背景是因为前几天省委巡查组才在乐山暗访,通报了几个上班玩手机打游戏的。于是各个区县高度紧张,一再通知大家上班时间不得玩手机。
谦哥
6
处理这个案例的逻辑思维推论很是奇葩。让人联想起几年前,两名老师因上班路上买了路摊的菜被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原因是“影响了当地的城市管理”和十几个老师暑假自费聚餐造成了“严重不良社会影响”被处理(尽管后面被上级部门纠正了,但所造成的影响是长久的)的事件,估计要人人自危了……细思恐极!
腹有饕餮囫囵不宁
6
依法问责
趙村
1
上班时内急,上厕所,顺便刷了个朋友圈,是不是通报在路上了?
迅雷@
这篇文章的作者思想认识有问题,我们必须坚决支持查处上班时间发与工作无关的朋友圈行为!
同时,对上班时间接与工作无关的来电、打与工作无关的招呼、喝与工作无关的水、抽与工作无关的烟、解与工作无关的手……都要一并严格查处,绝不姑息! 舆评丨建议彻查这份问责通报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原创 墩爸 墩墩舆情课 前天
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的一份问责通报,经朋友圈、微信群等互动环节自发传播后,被顶上了热门热搜,成为今天网上讨论最热的话题之一。
跟踪分析目前网上舆论反馈发现,质疑、谴责等对峙对立性观点占据绝对比重,呼吁当地同级党委、上级纪委顺应民意撤销处理决定愿望表达强烈,并且已经出现类似“搞问责泛化”“形式主义问责”“官僚主义问责”等可能严重影响纪检监察系统社会公信力的关联话题讨论,建议当地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及乐山市纪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介入线下更多细节核查,同步就问责通报中引发大量争议的信息部分作出公开回应,避免后续因舆论批评声音反复叠加而产生话题偏离,最终损害我党公正执纪、严格执纪的权威性。
分析认为,仅从该问责通报呈现的信息来看,公众自发产生的马边彝族自治县纪委是以发朋友圈动态为由进行纪律问责的因果联想,是舆情迅速负面发酵的原始爆点,反映出当地可能存在明显搞“凑数式问责”“摊派式问责”等错误问题倾向。
与此同时,通报经网民互动平台自发传播后,持续形成话题讨论叠加和情绪同向叠加,进而触发更多网民试图通过舆论观点谴责、不满情绪表达等方式,督促当地党委及其上级纪委后续能及时介入纠正该错误问责的情感导向。一般来讲,网上谴责观点比重越大、负面情绪越高,越能说明该问题触及民意“逆鳞”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
从目前情况看,我认为马边彝族自治县纪委应当对该问责通报中更多线下关键细节作出公开说明。事实上,发朋友圈动态只是一种日常行为,不应成为被问责的铁证和理由,即便要进行问责,也应当是朋友圈动态反映出来的“是否工作时间未经请假批准擅自脱岗”等情况,而不是发朋友圈这种行为本身,因此这名“发朋友圈动态”干部当时发的是什么朋友圈,分享的是什么动态,应当给出更加详尽的针对性说明,以切实回应网民关切。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通报中因点赞被问责的干部处理决定,建议及时予以撤销。工作与生活本就密不可分,强调工作不等于要将日常生活、同事社交人为割裂,造成“非此即彼”“有你没我”的局面,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中央三令五申狠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的当下,作为纪检监察系统的一员,更应深刻领会其中内涵,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地执纪,切实肩负起党和国家交给的重任。
记得一次专题舆情课时,与各地纪检监察系统的领导同志有关互动交流。我认为,纪检监察部门是维护党和国家的社会形象、舆论公信、民意人心最重要的一道防线,特别是在涉腐涉贪、导向纠偏、错误纠正等重大问题信号释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以更加审慎、更加严谨、更加细致的思维对待党的执纪问责。
一般来讲,可以参考四个效果的评价体系,即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舆论效果。以此次问责通报为例,如果马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真的仅仅是因为该干部发朋友圈动态就进行问责,那么其已经与党执纪问责的教育警示目的背道而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舆论效果呈现一致负面,令人唏嘘。
当然,只要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当地能直面此次舆论风波,能以此为契机,彻查通报背后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真诚回应舆论关切。我想即便当前舆论效果呈现负面,也会在当地认真还原线下真实来龙去脉,给出公平公正处理决定之后,做到化险为夷、转危为机。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
作者/墩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