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走红”后的次生舆情与共生舆情

admin2024年04月20日 22:52:42
阅读:
标签: 乳山 官方 投毒 舆情
分享:

网民讨论方面,对该事件的看法则是由起初的“猎奇”“不相信”逐渐转变为对事件缘由的疑问、对调查结果的好奇、对新闻传播“立碑效应”的担忧等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一张网传截图显示,山东省乳山市统计局一名在职公务员因为对干部任用不满,网购刺激母猪发情用的激素,自2017年8月开始,通过针管注射进统计局日常喝的大桶水里,致统计局多人身体健康受影响。该事件自10月26日《潇湘晨报》报道后在社交媒体平台迅速发酵,吸引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10月26日19时49分,@乳山发布在微博发布公开回应称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正依法审理中,将对涉事人员依法从严查处,有关情况将依法依规对外公开。但网络传播内容的表述存在明显夸大和编造成分,呼吁大家不造谣、不传谣。
 
  舆情态势:
 
  事件热度可能还会进一步攀升
 
  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众云大数据监测平台显示,自10月25日至10月27日14时,共监测到舆情信息4280条,其中微博2379条,占比55.58%;客户端667条,占比15.58%。事件在10月27日达到波峰。
 
  截至10月27日14时,微博话题#公务员向单位饮用水投毒#已有3万讨论、5.3亿阅读,#乳山官方回应公务员投毒事件#的讨论量已达1533、阅读量1.1亿。媒体和网民围绕该话题主要聚焦于嫌疑人的“公务员”身份、“投毒”的动因,并关注官方通报的回应内容以及后续调查的结果公开等。
微博网民讨论高频词
(数据来源:新浪微博)
 
  当前,《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网等主流媒体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渠道发布了事件的官方通报,但评论文章较少。可以说,在乳山官方提供信息较少的情况下,尽管网民讨论热度高涨,但主流媒体倾向性不明显、新闻工作重心仍处于进一步挖掘与披露更多事件细节阶段。
 
  封面新闻记者在26日致电了乳山市多个部门了解情况。乳山市统计局有工作人员所言与官方通报一致,称:“确有其事,但网上传言夸大其词了。”但对舆论关注的“投毒”的具体物质,受访者表示并不清楚。
 
  另据红星新闻报道,乳山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该案已移送至检察院,后续会有相关情况通报。乳山市检察院暂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乳山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回应称已关注到相关舆情。
 
  网民讨论:
 
  追问背后还有社会担忧
 
  网民讨论方面,对该事件的看法则是由起初的“猎奇”“不相信”逐渐转变为对事件缘由的疑问、对调查结果的好奇、对新闻传播“立碑效应”的担忧等等。
 
  1
 
  从荒诞猎奇到呼吁关注事实
 
  微信截图内容最初在社交媒体发布时,众多网民都因其内容的荒诞而将此事看做谣言,评论多以猎奇、调侃的语气出现,自官方通报后更多转向对事件本身的关注。随着舆论爆发当日乳山发布的官方回应,众多网民首先对“19年7月已立案”这一时间节点提出质疑。为何从19年7月到现在案件还未查清?微博网友@夏雨夏雪:“网友不发帖你们还没打算公布。”
 
  虽然官方在舆论爆发的当日就迅速作出回应,但公告的内容也暴露了相关部门之前的工作信息不够公开透明的问题,更加重了此案的舆论发酵。正如知乎网友“一叶落而知秋归”所说:“当官方回应和网传消息有较大出入的时候,我们有些人认为一定是官方在掩饰什么,这个问题责任说实话,地方政府也有责任,要还以前信息不透明的债。”微博网友@淡墨清香袭梦乡:“这个官方通报我是没看懂。既然已经投毒了,怎么就夸大了?你的意思是毒量微弱,不至死,只能算普通药物?”官方在舆论爆发的当日就迅速作出回应,但公告的内容也暴露了相关部门之前的工作信息不够公开透明的问题,更加重了此案的舆论发酵。
 
  2
 
  “投毒”个案引发公共担忧
 
  在网民不断讨论的过程中,该案件在舆论场中的性质也逐渐从私人恩怨上升到了社会公共安全利益的高度。网传截图中的严重后果使得公众对于案件的量刑关注度攀升。很多网民指出,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刑事八大重罪之一,关注此案是否会判死刑,是否会判定凶手有精神问题。
 
  在嫌疑人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之外,网民呼吁事后的处理和孩子的健康也需引起关注,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要建立长效机制。舆论关注此案的后续处理主要基于对新闻传播造成的“立碑效应”“模仿犯罪”的担忧。知乎网友“多伦多豪”认为:“若此案不被严惩,那么会造成很大的混乱。那时,你不敢去相信任何人,因为你买来的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被下毒,整个社会陷入‘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
 
  此案件基于大多数公众日常生活完全相同的生活场景,引爆了强烈的社会共情。知乎网友“白力”指出,喝水作为人无法避免的生理需求,该案的发生场景是社会多数人每天都在切身经历的。此外,还有网友表示“此事件持续性与隐蔽性让人不寒而栗,长期慢性毒害的震撼观感甚至比突发恶性事件更让人恐惧,不是突如其来的惊恐,而是细思极恐的后怕……广大群众的不安全感会有非常强的代入。”要切实避免此类案件的出现,不仅应对嫌疑人进行严惩,更要着眼于作案的动因。微博网友@王海从作案者主观角度提出:“若被欺凌者认为找不到说理的地方,极端恶性报复社会的案件或将层出不穷。”
 
  舆情研判:
 
  个案背后的次生舆情与共生舆情
 
  就此案的舆情处置,乳山发布及时对网络传言进行官方回应,把握“第一时间”发声,本有利于获得公众信任与舆情降温。但初步研判认为,乳山官方披露的信息与舆论的信息需求,差距较大--在后续调查结果、处置结果的披露上,可能会引发偏负面的次生舆情。
 
  除此之外,对于乳山整个地方而言,相关部门在现阶段还应注意到事件相关的共生舆情问题。“乳山统计局公务员投毒事件”将公众目光聚焦于“乳山”地区。不巧的是,整理相关报道发现,乳山近期负面舆情频发,从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徐某某因工作原因扇打辱骂本单位工作人员,到男子跟团游威海乳山被逼买房等等,都引发舆论一定程度的关注。
 
  由于“乳山”在网络上不是一个认知度极高的地方,因此在搜索“乳山统计局公务员投毒事件”相关内容时,“乳山”成为高频的搜索关键词之一。而在“乳山”搜索结果的推动下,地区同期负面话题也会被舆论再次关注。
 
  例如,作为同期舆情热点,乳山跟团免费游被强制购房事件还在发酵过程中。尽管10月26日乳山市委宣传部已作通报,指出报道中所称限制自由、强制买房等情况均不属实,当事人已发表书面声明致歉据。但据《北京青年报》官方企鹅号10月27日报道,“当事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书面声明并非其本人自愿写的,而是房地产公司工作人员写好让他照着念的,否则不给退款。”#官方回应男子跟团免费游被强制购房#话题在微博也吸引了近四千万阅读。中国新闻网、中国网等主流媒体以及凤凰网等门户网站仍在持续关注。
 
  就公务员投毒事件,10月27日晚间《正观新闻》进一步披露消息称“嫌疑人于某疑为被劝退再录用人员”,引发了公众高度关注。再考虑到地方负面新闻的集中出现,一方面提醒乳山当地在处理公务员投毒事件中仍需要给予更大的努力;另一方面,地方形象受到冲击后的修复工作,也应及时提上议程。
 
作者/李娅琦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国产数据库实践:亚信安慧AntDB在DTC 2024展示创新实力

  • 583硬派家族+SUPER9跑车,方程豹产品矩阵献礼比亚迪30周年

  • AI新纪元,谁在重塑桌面未来?

  • 从“王婆说媒”出圈窥见:文旅营销有了新变化

  • 省应急管理厅领导到湖南水电职院考察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