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投资董事长殴打院士引热议,警方回应质效需加强

admin2025年04月30日 21:56:24
阅读:
标签: 网络 舆情 舆论 水军
分享:

连日来,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陶“谋求推荐院士不成恼羞成怒,殴打国际宇航科学院王晋年院士和吴美蓉院士致其重伤”的消息在网上热传,持续引发关注。

 
  一、舆情概述
 
  7月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张陶同志酒后打人事件的通报”,称已对张陶同志即日起暂停履职、配合调查的决定。
 
  7月5日晚,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在微博发布通报,称公安分局已依法对张陶刑事拘留。通报还披露了更多案件细节:6月6日19时许,张某与王某年、吴某蓉等人在某餐厅共同就餐,期间张某、王某年酒后发生口角。22时许,张某和其同事分别将吴某蓉、王某年送往位于朝阳区的某小区。22时40分许,张某和王某年再次发生口角,后在王某年住所单元楼道和电梯内,张某多次踢踹殴打王某年。期间,吴某蓉在劝阻过程中因被张某拉拽、碰撞,两次倒地。
 
  据擎盾舆情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10时,“航天投资董事长张陶殴打院士”网络舆情呈高热态势,相关信息达13872篇/条。其中,微博、微信接近10000篇/条,成该舆情最大“策源地”;网络新闻也超过2500篇,媒体关注度高涨。
 
  二、舆论观察
 
  (一)围绕案件真相的争议和分歧加剧舆论迷雾
 
  舆情发酵尤其是案发视频在网络热传后,案件真相引发了舆论热议。多数媒体虽然不持明显立场或情感倾向,但报道角度大多侧重于张陶打人被拘之上。网民的态度更直接,多数网民认为,身为有脸有面的国企高管,张陶对两位国宝级垂垂老者粗暴动手,行为恶劣,不仅应受到道德的谴责,也需在法律上付出刑事代价。但也有不少网民认为,堂堂国企高管竟如此冲动行为反常,质疑其中暗藏隐情。两方观点针锋相对,案件真相扑朔迷离。即便在7月5日警方通报公布案件部分细节后,议论与分歧仍在网络上持续。
 
  (二)水军的借势炒作助推舆情持续升温
 
  通过梳理分析发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上网络水军的痕迹明显。与普通网民的常理推断、合理质疑以及围观心态不同的是,水军站队清晰,并以大量未经证实的消息来揭露背后所谓的“隐情”,观点和立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针对性和煽动性。如有多篇自媒体文章从多个角度、不同写作手法,披露王晋年“缺资金”“辱骂在先”等动因,并对其商人身份进行网络起底,强调其“失信”人设。另一方面,对张陶进行重罚的呼声高涨,情绪导向以及网络审判倾向明显。
 
  (三)理性声音倾向于“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针对舆论场上的站队,也有声音认为,在依法追究打人者法律责任的同时,对未经证实的爆料或导向性舆论都应保持思辨和理性,在权威信息还原案件全貌之前,应当“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譬如有大V在社媒上就表示,支持打人被依法处理与质疑王晋年李鬼院士身份是两码事,并非相互排斥关系。
 
  三、舆情点评
 
  (一)高风险案件要有充分的舆情预判 回应要变被动为主动
 
  梳理整起事件的时间脉络:从6月6日事发,到6月12日报警,再到7月初相关舆情在网络上发酵,到7月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开通报,最后到7月5日晚间北京朝阳警方对外作出警情通报。可以发现,无论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还是北京朝阳警方,从时间节点来说,均是在事件已全网流传并引发外界热议之后才开始发声。这容易给公众留下紧急灭火、被动回应的直接观感,特别是针对警方一个月之后才对打人者进行拘留处理等质疑,使得公权力形象受损。
 
  该事件当中,涉案当事人一方是国企高管,一方是院士,从舆情层面来讲,两者身份都具有较高的话题属性,引发舆情事件的概率极高。因此,对于这种高风险的案件,权力机关应当充分预判其舆情风险,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方案。在网络舆情发酵后,要熟悉网络传播规律及时跟进回应,要实现从被动到主动、从应对舆情到引领舆论、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和跨越。同时站在把控全局的位置,主动设置议程,引领舆论。
 
  (二)加强动态回应 提高引导质效
 
  舆情发生后,面对外界热议,北京公安朝阳分局在7月5日晚间通过微博对外发布了情况通报,表示已对打人者张陶进行了刑事拘留,并披露了相关案件细节。从通报内容可以看出,警方从实体处置层面作了大量工作,通过监控、走访、调取诊疗报告、反复核查证言等方式,还原了案件细节,夯实了证据链条,为事件的有效处置奠定了基础。但在线上舆论引导层面,没能切实回应公众最为关切的“打人动机”。因此在警方通报发布之后,围绕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分歧依然在持续,尤其是一些未经证实的爆料和主观性猜测持续流出,让舆论场依然充满疑云。是否如传闻所言,打人者是求头衔不成而恼羞成怒?被打者又是否求财不成而口出污言?解答这些疑虑,不仅是要满足公众的吃瓜心理,更是厘清基本事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要,对维护企业形象或是院士声誉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后续警方应当适时跟进,针对公众关切来加强动态回应,提高引导质效,挤压不实信息的传播空间,进一步稀释网络负面言论。
 
  (三)防止水军搅局舆论 以案普法阐述法治精神
 
  水军借势炒作也是本案例当中一个值得留意的现象。以往案例表明,涉及利益分歧的案件总是能看到网络水军的影子,在他们的推动炒作之下,恶意编造的不实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参与群体庞大、情绪导向明显,严重影响公众判断,造成公众对事实的认知偏差。在本次事件当中,无论是针对王晋年失信商人身份的网络起底,还是针对张陶打人手段凶狠程度的渲染,都能找到网络水军的痕迹。
 
  对于此类现象,处置部门需要在丰富的舆情处置经验基础上,以火眼金睛及时发现水军制造、炒作舆情的线索,抢在舆情恶化之前快速发布权威信息,对意图明显的导向性言论逐个击破,把握传播主动权,防止舆论偏离理性轨道。此外,相关部门也需把视线从个案中抽离,要看到网络水军操控舆论、制造舆情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链条,政法机关依法打击之余,还可借机做好以案普法工作,用生动案例向公众阐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一基本法治精神。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