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些时候,长沙市教育局也通报称“零容忍”,表示已连夜成立调查组介入。18日上午,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已对段某阳刑事拘留。
舆情概述
8月16日,一则网友举报长沙长郡中学老师段某阳猥亵学生的消息在网上热传。举报人称,2020年暑假她在段某阳家中补课时遭其猥亵,事后段某阳以2万元和解,并写下承诺书,承诺即日起病休且三年内不在长郡任教。
事件曝光后引起网络热议,相关话题很快登上微博热搜。据舆情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相关网络舆情9250篇/条,并呈继续上升态势。其中微博信息8400余条,占比超过九成,是本次舆情的主要传播领域。舆情在网络举报和校方回应这两个时间节点上呈现出两个明显的传播高峰。
舆论压力下,涉事的长郡集团文郡洋沙湖中学在17日发声明称,段某阳在该学期结束后,于2021年7月16日离职返家;并声称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零容忍”。当天晚些时候,长沙市教育局也通报称“零容忍”,表示已连夜成立调查组介入。18日上午,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已对段某阳刑事拘留。
舆论观察
(一)舆论普遍质疑校方不作为、冷处理
围绕校方在猥亵事件曝光引发关注后的匆忙发声,社交平台上质疑声不断,网民情绪激烈、观点犀利。有网民称,事发距今已有一年,校方意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此长时间不但未对涉事老师进行实际处理,还想方设法封堵信息,“助纣为虐太失名校风范”。还有网民称,要不是纸没包住火引发了社会关注,校方恐怕至今还在装聋装哑。另有网民表示,犯罪嫌疑人段某阳曾写下承诺书,三年之内不在长郡任教不担任老师。结果未出一年又被长郡旗下学校招入门下,是学校门槛太低还是故意包庇?这样的学校谁敢送子女进去?当地教育局回应后,部分网民又调转批评矛头,指责教育局也存在职责缺位。有网民质疑称,“不上热搜就都不当回事是吗?”
(二)聚焦近期类案 关联效应下形成舆论共振
自吴某凡事件以来,近期涉及女性遭猥亵、性侵害的事件已有多起,如阿里女员工被猥亵事件、国台酒业女员工举报遭同事性侵、国家一级演员田蕤涉嫌猥亵上戏毕业女生等,相关案件在网络上陆续曝光,引发了舆论密集关注,形成类案关联效应。尤其是涉未成年女性被侵害事件引发的追责呼声高涨,形成舆论共振。有评论称,我们在愤怒惩罚之余应该好好想一想,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们远离猥亵远离伤害。
舆情评析
作为湖南省首批挂牌的八所重点中学之一,长郡中学素有“长沙四大名校之首”之称,深得业界认可和当地学生家长赞誉。但此次舆情事件无疑对该校的口碑形象形成了强烈冲击。除了对该起事件的处理备受外界质疑,学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受到外界审视,给校方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显然,校方在危机事件当中的舆情处置存在瑕疵,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一是面对舆情应当积极主动,“封堵”“删除”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舆情,封和删是很多处置部门的“原始反应”,能避一时风头,但无法保证长久的风平浪静。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负面舆情总能借助日益多样化的发声渠道出现,星星之火可形成燎原之势。因此,面对网络舆情,唯有积极主动、充分释放诚意与善意才能获取公众信任,尤其是当自身存在问题,要敢于面对和担当,避免引发更大的舆论危机。在这起事件当中,长郡中学作为责任主体,应当在事后积极主动发声,而不应仅仅通过旗下的分校寥寥数语就交代完事,这与受害者真切详实的举报内容形成了明显对比,令公众更加难以接受。这同样表明,面对负面舆情,封堵或者躲避,往往是给自己挖坑。
二是回应要切中要害,防止避重就轻。对于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官方回应应当予以重点释疑,针对性地消除舆情爆点。在该事件当中,外界的主要质疑点有二,一是涉事老师没有及时受到处罚,校方是否存在故意包庇;二是涉事老师能够再次入职长郡旗下学校,校方的管理究竟存在多少问题。对于这两大问题,校方本身和教育局均没有正面回答,因此舆论场上的质疑声难以消除,潜在风险和隐患随时都可能使话题再度走热。因此,对于校方来说,应当积极配合当地公安等政法机关的调查,并依据事实真相对校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和责任追究,以坦诚态度和切实行动重新赢取公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