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在针对大连“日本风情街”商业项目的网上讨论中产生了类似崇日、媚日,甚至精日的猜想和猜测,造成了当前争议持续不断的舆论局面。
这段时间,大连“日本风情街”商业综合体文旅项目持续引发网上争议,崇日、媚日等对抗性观点一直占据舆论反馈较高比重,并不断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互动平台传播蔓延,虽然该商业街及大连金州区金石滩管委会通过媒体进行了说明回应,但显然未能彻底平息舆论风波。
我们建议,辽宁及大连要从深层次的舆论心理、社会心态角度加以针对性分析,才能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加以线上线下纾解处置,要注意千万不能陷入“这是居心叵测的人在搞地域黑”一定有人故意要黑大连”等敌情误区,否则后续极易诱使舆论陷入无尽的争论陷阱当中,反而不利于局面平息,毕竟“九一八”的悄然临近,意味着反串黑、极端黑也将伴随出现,如果届时舆论风波还没得到有效平息的话。
跟踪网上舆论后发现,从目前网上激烈批评大连“日本风情街”声音来看,虽然有部分呈现情绪化、偏激化负面倾向,但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当前国内国际大环境变化影响下产生的观感不适,是一种正常的舆论观感反射,当然里面也有一些借机进行“泛政治化”炒作的不良账号及反向营销号,但还远远没有到已经影响舆论走向的地步,但如果这些声音不能进行有效疏导,后果则很难预料。
我们认为,当前舆论较多质疑大连“日本风情街”商业项目的深层次原因是,受近期日本首相错误参拜靖国神社、张哲瀚靖国神社不当合影等涉日舆论事件,及此前日本政府一意孤行悍然作出排放核污水错误决定、日本外务省公布资助境内部分大V美化日本形象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公众十分自然的观感不适,进而产生大量焦虑、忧虑、压抑等负面情感,由此在针对大连“日本风情街”商业项目的网上讨论中产生了类似崇日、媚日,甚至精日的猜想和猜测,造成了当前争议持续不断的舆论局面。
因此,建议当地要对舆论产生的这种声音报以充分的理解和善意的沟通,而不是想当然地贴上“地域黑”“刻意黑”等敌情标签,这不仅不利于舆论解题,还会引发更大层面的群体反怼,无论是对于辽宁、大连,还是充满朴素爱国主义情感的草根网民来讲,都将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需要当地文旅部门注意的是,舆论的反应,往往十分感性而充满情绪化,不要想当然地用“这是政府重点商业项目”“多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打造东北亚文旅基地”等项目合法合规说辞作为回应口径,因为舆论集中批评该项目商业体的深层次原因不在于该项目是否非法建设,而是在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大连出现这样一个带有强烈好感议题设置的日本文旅项目,难免会让人产生不良观感联想,甚至滋生出许多怀疑当地是否已经滋生了媚日思想的猜想。如果一味用合法合规、政府项目等理由回应,其实是在给当地党委政府“招黑”,当然这是舆情回应上的一个技巧问题。
不要觉得不可思议,舆论就是这样,特别是在当前的互联网舆论大背景下,要学会慢慢适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建议重大项目开工、重要决策调整、重大部署安排之前做好充分舆研评估的原因,这已经是一道必备的要件程序,否则后续就要咽下这样的苦头。
以该项目为例,事实上现在还有一些补救方法,供当地参考。一是外宣口径将“日本风情街”及时调整为“盛唐京都古镇”,降低日本风情的曝光度,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舆论产生媚日观感;二是调整商业街区内日本元素的呈现比例,建议在招牌设计、景观布置等软性装饰层面加大盛唐时期的元素呈现,加以京都风格的点缀,以形成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盛唐的直观印象,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商业街区的别扭印象。三是在商业街区旁边可增设一些历史纪念馆等提醒国人勿忘国耻、民族屈辱史的场馆,引导公众在体验日本文化时,不要偏离本心,要牢记党史国史和中华民族史。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能有点触动吧。
作者/墩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