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在“扣帽子”,这是向各地全面警示党史国史民族史教育极端重要性的必要举措,也是从严管角度切实贯彻落实“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判断力”等系列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
西安市政府连夜撤销了前一天傍晚刚刚官宣关于调整9月18日试鸣防空警报到9月30日的决定,如果说之前发生地铁事件还有可能是个别部门缺乏舆商素养导致的话,那么这次让国耻日为全运会让步的行政强制行为已经不是“不小心”“拍脑袋”可以搪塞解释,建议陕西省委、省纪委监委能以此为线索,详细了解西安市政告字〔2021〕2号通告提出、讨论、决定的一系列前因后果,依规依纪视情作出处理决定,否则难以在根本上杜绝后续类似情况发生。
这不是在“扣帽子”,这是向各地全面警示党史国史民族史教育极端重要性的必要举措,也是从严管角度切实贯彻落实“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等系列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
一是市政府通告“夕令朝改”可能造成严重的声誉折戟。不同于一般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文件、公告,市政府通告具有更为重要的政治意义,不会轻易出具、随意发布,这点从2021年已过大半,文号却只排到市政告字〔2021〕2号就可见端倪。政府通告“只隔一夜”就宣布撤销,一方面会给公众留下“视同儿戏”的不当观感,折损西安市政府的形象公信力;另一方面还会留下诸多负面议题的关联炒作空间,甚至引发后面境内外一连串的舆论连锁反应,而这一切最终蒙受声誉损失的可能不仅仅是西安市政府。
二是起草、形成、讨论、决定等审核把关层层失守暴露出的严重漏洞需要及时填补。分析认为,一个市政府通告从形成初稿到最后发布,中间往往需要经历起草、形成、讨论、会商、校对、签发等众多审核程序,这样一个存在明显常识性导向错误的政府通告却能顺利发布,其中暴露出的问题恐怕不是一句“不小心”“不细致”等原因可以轻易搪塞解释。作出时间调整的主意是谁提出的、有没有履行相应程序、中间把关人员意见如何、签发领导是否认真看过,这些都建议仔细核查,这也是防止今后此类情况再次发生的针对性措施,真的缺不得。
三是忽视国耻历史教育的麻痹思想应当尽快纠正。从目前情况判断,为全运会“护航”“让路”,是当地选择调整9.18试鸣防空警报最可能的原因,恰恰反映出党史国史民族史教育在当地个别领导干部心里可能已经存在被边缘、被搁置的危险麻痹思想,再次印证了这些年各级巡视组反馈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党委(党组)巡视意见时,特别提到“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等巡视反馈意见的针砭时弊性。这种麻痹苗头如果不能及时加以遏止,后果必然不堪设想。
鉴于上述原因考虑,提出以下工作建议,供当地参考。一是建议上级党委、有关部门针对该通告展开线下核查,依纪依规作出处理决定;二是在内部开展负面教育警示,深刻剖析潜在问题,全面进行问题整改;三是将政治能力、舆商素养等领域纳入当地党员领导干部重要培训内容,切实补足相应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