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独家版权”这步,中国音乐市场才算活过来了

admin2025年05月03日 00:46:45
阅读:
标签: 中国 版权 市场
分享:

而且指责得有理有据,说道现在想把歌听全,得下三四个APP,太麻烦!以至于有些人,说起音乐独家版权,就恨得牙痒痒。

  不久前,不少网易云音乐的用户发现,歌单灰了一片,一时间哀鸿遍野。
 
  有人不知情由,开口就骂:“有钱做营销,没钱买版权,真是谜一样的经费。”
 
  后来,网易云音乐发布声明,大家恍然大悟:原来不是经费的问题。
 
  于是,有的人调转枪头,指责当下中国的音乐独家版权模式,认为其有违互联网的开放精神,影响音乐传播。
 
  而且指责得有理有据,说道现在想把歌听全,得下三四个APP,太麻烦!以至于有些人,说起音乐独家版权,就恨得牙痒痒。
 
  音乐独家版权的模式,就这么一无是处、罪孽深重?事情没那么简单。
 
  过去没有独家版权,但没人
 
  想回到过去
 
  上世纪80年代初,CD首入中国,随后近二十年时间,堪称中国音乐的黄金时代。
 
  那时的歌手,专心做音乐即可,因为不愁专辑没销量。周华健91年《让我欢喜让我忧》和93年《花心》各200多万;张学友93年《吻别》400万,96年《忘记你我做不到》300万。
 
  90年代中期,盗版来了。
 
  盗版CD没版权成本,价格极低,有人还将不同唱片中的音乐精编入一张CD,正版市场没几年便被侵蚀殆尽。
 
  到了21世纪,互联网兴起,盗版CD不流行了,但各类以“试听”为名的盗链,在各大互联网流量入口的带动下火爆起来,逼得正版不得不免费,好留住用户。
 
  那时一个播放器免费听遍世界,用户是方便了,歌手苦不堪言。
 
  结果就是,成名歌手无心音乐,而新人出道,偏又千难万难。
 
  2004年至2013十年间,华语乐坛几乎一片死水,再无巨星诞生。就算是周杰伦,如果晚几年出道,恐怕也难有今天的影响力。
 
  那时流行的,大都是稀奇古怪的网络红曲,《老鼠爱大米》《那一夜》《求佛》…其他类型的歌,难有出头之日。
 
  盗版横行,华语无好歌,于是韩流、日流、欧美音乐大行其道。这样的日子,谁肯回去?
 
  独家版权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毫无疑问,盗版毁了中国音乐。而现阶段的解救之道,就是独家版权。
 
  音乐市场:市场规范化,从独家版权开始
 
  早在2013年12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就发起了打击盗版行动,联合了华谊音乐、杰威尔音乐、华研国际等知名唱片公司组建“数字音乐维权联盟”。
 
  而如果没有独家,平台是没办法帮助合作版权方维权打击盗版的。正是有独家版权,才大大加速了国内正版化的进程。
 
  有独家,才有如今的全民版权意识,后来的数字专辑,才能成功。最终各个平台,几乎都形成了以“包月会员+数字专辑”为基础的商业架构。
 
  而成果显而易见。2006年至2016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行业规模增加了10倍,突破150亿元。奄奄一息的音乐市场,活起来了!
 
  现在,各大平台的付费用户加起来,足有几千万。相比过去盗版率超99%的市场,已然天差地别。
 
  有了用户支持,后来的“腾讯音乐人计划”、“寻光计划”等等支持原创歌手的行动,才顺理成章。所以像陈粒、花粥等有实力的独立音乐人,终于能体面地活着。从此,能活下来的,也不止是流行歌手,民谣、摇滚、电音、古风的创作者都有了自己的活路。
 
  从独家版权开始,中国音乐市场不仅活过来了,也不单调了。
 
  唱片公司和歌手:终于得到该得到的了
 
  上文说了,唱片公司和歌手受盗版荼毒已久。好好的歌手,为了生计,不得不商演走穴。而独家版权,就是翻身的机会。
 
  因为独家,所以要争,最后有能者得之。今年,腾讯音乐娱乐拿下了环球音乐,从此便集齐了环球、索尼、华纳音乐三大音乐集团的版权。靠的就是,实力。
 
  它旗下有QQ音乐、酷狗和酷我音乐,用户量超6亿,国内第一。
 
  在数字音乐领域,更是老手了。数字专辑,便由它首创。
 
  有用户,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这是拿下独家最关键的因素。只有这样,才可能将版权的价值放到最大,当歌手有了新作品,才更懂得如何推广。
 
  另外,对盗版的态度,也是加分项。毕竟唱片公司最痛恨的,就是盗版。
 
  而唱片公司能选到好的合作伙伴,其筹码就是独家版权模式。
 
  他们被盗版和免费压抑十几年,现在终于得到应该得到但一直没有得到的了,容易么?
 
  所以现在就要他们放弃独家,把版权分布到全平台,未免有些苛求。人人都说“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刀哥认为,欠歌手的专辑钱也该还上了。
 
  用户:有竞争才有更好的服务
 
  独家版权最多,用户量最大,腾讯音乐娱乐就能高枕无忧了?当然不是!
 
  原因很简单,你有独家,我也有独家。你有环球、索尼、华纳,我有滚石、华研,各有千秋。
 
  因此,音乐平台的竞争,还是离不开服务。拿下独家的平台,为了最大化曲库价值,必然要加强曲库精细化运营,以及不断升级产品体验。
 
  虽然用户最看重的,就是曲库,但一来不可能弄到所有版权,二来想拿下唱片公司的版权,做好平台才是关键。有质量的平台,才能运营好他们的版权,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争独家之前,各平台更要争得变更好,最终获益的还是用户。
 
  所以,相比独家版权带来的一点麻烦,就现阶段它带来的好处,我真的是要报之以歌了。更何况,独家的那点麻烦,也许比你想象的还小。
 
  版权也能共享,独家不是独占
 
  独家版权,谁都想要,就算是讲情怀的网易云音乐也不例外,过去曾豪掷2000万,买下朴树的《猎户星座》版权。就在今年,它还拿下了日本爱贝克思的独家。
 
  但是,独家非独占。独家的意思,更接近于“独家代理”。不论哪家签了独家,唱片公司都会要求做分销,绝不可能允许一家独大,形成垄断。
 
  拿下最多独家的腾讯音乐娱乐,就一直和其他平台进行音乐版权转授权合作。2015年10月,便给网易云音乐转授了150万首音乐作品,这是业内首例。
 
  此后,又和太合音乐集团、唱吧、Apple Music等十余家平台达成合作,涉及国内外音乐平台、K歌平台、直播平台等多个类目。
 
  时至今日,腾讯音乐娱乐授权给网易云音乐的曲库数量已超500万首,这些资源都是后者自己选的,价格也很公道。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也亲口说过,“他们从来没有开过让人一看就觉得毫无诚意的价格。”
 
  那这次网易云音乐的某些歌单为什么灰了?因为网易云平台上还有太多侵权歌曲。盗版还没肃清,如何与正版合作?
 
  最后,我要说句老生常谈的话:打击盗版,人人有责。独家版权只是市场规范化的开始,不是目的。作为普通用户,我们也还需努力。因为就算是今天,歌手的权益也没得到全方位保障。此前,薛之谦就吐槽“赚点钱不容易”。
 
  能让喜欢的歌手专心做音乐,听到更多的好歌,多下几个APP这种麻烦,又算得了什么?
 
  怀念盗版、图方便的人,大概是不知歌手的苦,也难称得上爱音乐。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