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总编辑陈海泉介绍说,编辑部这几日正在紧张面试中。而这场火热缘起一张在朋友圈热转的招聘启事:20w+年薪招调查记者。
“两日已经收到800多份简历,今天大概会破千了吧。”
《红星新闻》总编辑陈海泉介绍说,编辑部这几日正在紧张面试中。而这场火热缘起一张在朋友圈热转的招聘启事:20w+年薪招调查记者。
《红星新闻》于今年1月9日启动,是由《成都商报》主导,成都传媒集团出资6000万打造的一款聚焦热点新闻的新媒体。面世以来,气质彪悍,锋芒毕露,爆款频出。
在当下的媒体生态中,《红星新闻》的出现是一场华丽的噱头还是稳中求进的尝试?《成都商报》为什么要打造这样一款“生猛”的新媒体?而这背后又关乎怎样的报业转型布局?全媒派(qq_qmp)专访《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总编辑陈海泉,带来独家报道。
何以彪悍?
“我们咬着牙保留了最优质的团队”
“《红星新闻》挺猛的。”这是最近媒体圈评价最多的一句话。
从金正男涉嫌被谋杀的目击者挖掘,到武昌火车站面馆杀人事件细节披露;从穿山甲公子事件独家采访,到大理客栈老板猥亵女游客报道,《红星新闻》的彪悍气质无不渗透。而陈海泉却说:“我们做新闻二十多年了,红星在具体的新闻操作方式上,并无特殊之处。”
在他看来,《红星新闻》的“彪悍”,本质上是商报气质的延续。
第一是商报的执行力,我们在管理中也是重在结果而不是过程,拿到一个选题就要去突破,这是我们团队的一贯的作风。
第二点,这两年纸媒广告断崖式下跌,很多媒体为了控制成本纷纷大力压缩了内容生产团队,甚至裁撤了深度报道部、调查部、评论部,造成了人才流失。这其实是一种短视行为,因为这部分资源在未来会是稀缺的。
《成都商报》虽然也面对同样的问题,但我们咬着牙,把最优秀的内容生产团队保留下来了。《红星新闻》是由两个最优质的团队作为班底,一个是评论部,另一个是我们的新闻中心,原来的新闻中心主要就是做国际国内新闻,这几年虽然有一些小的人员流失,但是内容生产的骨干团队,特别是我们的首席记者,首席编辑,一个都没有流失。
第三点,可能就是大家压抑已久的一种新闻激情,终于通过新媒体的平台得到了一种释放吧。
为什么是调查报道?
“不是逆流而上,是顺势而为”
从行业风口来看,《红星新闻》与直播、短视频、虚拟现实等热门领域三不沾;从媒体环境来看,陶醉在自媒体的荣光之中,做严肃调查似乎也是件性价比不高的事情。《红星新闻》的选择是一时意气吗?
“调查报道不止是扒粪”
“大家对调查报道有一个误解:原来在公众的印象中,基本上把调查报道等同于负面报道,好像调查就是曝光,调查就是扒粪,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看这个问题,调查就是一个还原新闻真相的过程,这才是调查报道的核心。”
在陈海泉看来,任何一家媒体机构,无论是传统机构,还是新媒体机构,都必须坚持客观、中立、平衡的原则。“无论做《成都商报》,还是现在做《红星新闻》,都强调一点,不靠负面吸引眼球。”
“其实红星强调两点,既要批判性也要建设性。自媒体可以发声了,但实际上也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各种谣言满天飞,带来许多信息的噪音,导致受众不知取舍,越是这个时候,专业新闻主义的光芒越是得以显现。”
“原创内容会成为稀缺资源”
陈海泉认为,众媒时代的新一轮洗牌也给调查报道带来了新的机遇。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原创内容的黄金时代开始来临。报纸以前因为版权保护的不利,以及都市报之间的恶性竞争,为自媒体免费提供了许多优质的内容,那么现在随着一大批都市报退出市场,在加上接下来对版权保护的执行会越来越到位,越来越严格,靠剪刀加浆糊的自媒体也将退出市场,所以我觉得未来原创内容会越来越值钱,那么也越来越稀缺,我们这时候做调查,是恰逢其时。”
“吃饭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红星新闻》甫一问世,便有声音置疑:调查报道能变现吗?对于这个问题,陈海泉的回答是:红星新闻两三年内不考虑营收问题,只考虑影响力的问题。“在传统媒体时代,成都传媒集团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在全国的报业集团中稳居前三,所以集团的战略也是在构建新型的媒体阵营这块我们必须进入第一阵营。”
“为什么要做红星新闻,一方面是背靠内容生产方面的能力,面对重大的突发事件,抵达新闻现场,快速反应调查,这是我们的优势,再加上现在时机成熟了,集团层面6000万的投入解决了短期内的资金问题。而在长期上,我们有足够的产业支撑,已经解决了活下去的问题。”
据陈海泉介绍,从前《成都商报》纸质版的广告收入要占到营收的80%~90%,但到2016年报纸广告只占到36.7%,新媒体业务支撑起了25%以上的营收,其他则来自电商和活动营销等等。“今年发力经营平台搭建,所以新媒体这块的收入还会有大幅度的上升,预计会占到35%到40%。”
带节奏,一项关乎生死的技能
《成都商报》在新媒体转型上坚持三个原则:深耕区域、专注刚需、借力纸媒。通过这三个原则解决的是活下去的问题。而在节奏上,用陈海泉的话来说是:比最激进的慢半拍,比最保守的快一拍。
“当初我们想做一个纯粹的新闻APP,可是前期投入会非常大,而且短期内也很难找到真正的盈利模式,所以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先做了《成都商报》的客户端、《四川名医》、《成都儿童团》三个深耕区域的新媒体,他们都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陈海泉介绍到。
“打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四川名医》、《成都儿童团》,相当于经济基础,解决了活下去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推出三个产品,分别是《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谈资》,都是针对全国市场打影响力的,都做原创内容。它们相当于是上层建筑,解决影响力的问题。”
资本市场是否买单是检验标准
《成都商报》诞生于市场,因此在转型的具体操作方式上,风格鲜明。“举例来说,我们的几个新媒体,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我们衡量它转型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资本市场是否买单,去年推出的今年这几个新媒体都通过市场融到了资,而且这三个新媒体今年都要实现盈利,并且全是千万级以上的收入。”
另一方面,试点的逐步推行也是市场化的一个表现。“《红星新闻》其实在复制我们《每日经济新闻》成功的操作模式。《每日经济新闻》的创办是以《成都商报》的经济新闻部和证券新闻部两个团队为班底,如今核心团队依然如此。”陈海泉说。“所以接下来我们又搭建了许多平台,去年搭建了七八个平台,我们每成立一个平台,然后就分流一部分人出去,为他们搭建了很多其他的可双向选择的平台。”
报纸的功能转化
《成都商报》目前有50余万订阅用户,约覆盖200万读者。在整个新媒体的转型过程中,也必须实现功能上的转化。“报纸既是我们未来新媒体的孵化器,也是聚集资源的一个助推器、转换器。从传递信息向传递价值转变。报纸必须做减法,要越办越薄。未来《成都商报》将专注于五大内容。一是深度报道,二是调查新闻,三是专栏文章,四是数据新闻,五是行业新闻。”陈海泉介绍到。
总体上看,《成都商报》的转型思路是在“立足纸媒,移动优先”的前提下化整为零,把纸媒部分人员以部门为单位转移到新媒体项目,融资之后将这些项目进行公司化运作、与纸媒实现切割,由此分批次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新媒体矩阵,最终实现模式上的转型,资本市场上的盈利,和影响力上的反哺。
而《红星新闻》只是这盘大棋中的一小步,但由它带来的这场热闹的意义或许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伴随着自媒体时代荣光赞歌的BGM,常识和新闻专业主义又倔强地抬了抬头,这次,没再如那首歌里唱的:“埋着头,向前走,寻找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