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这个问题的人不只小编一个人,原来还有其他网友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今日,小编在某舆情微信群发现,有朋友嗮自己搜索新闻时出现全是百家号出来的文章,对于“百度新闻百家号文章这段时间占比有点高”并提出质疑,引发微信群友讨论。诸如“百度前3页面首先发的权重媒体就是百家号!”“因为它保收录呀”等云云。
小编出于好奇心,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张小龙”,但点进去之后,结果出人意料地发现原来是百度号。也就说百度首页的最新相关信息下面全是1个小时之内上游新闻、金融界、界面新闻等媒体在百家号上面注册的文章。
于是乎,小编继续按照网友提出的质疑,再次进行的百度网页搜索“百度搜新闻出来的全是百家号文章”,发现这个问题的人不只小编一个人,原来还有其他网友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这是咋回事?于是小编以同样的标题进行百度新闻搜索没有发现任何有个百度号的负面信息,大多数都是正面报道,其中一篇题为《北京日报全面入驻并首发百度百家号》引起小编的注意,原来是《北京日报》向百家号平台输入更多本地优质账号及资讯内容。
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有采访权和报道权的媒体,凭什么要把首发内容给你呢?这无非是百度利用百家号抢占流量,推广自己的平台上账号文章。现在,就连以前经常出现在百度首页的搜狐自媒体的文章也被你们抹掉的差不多了。
众所周知,媒体靠广告经营得以生存,尤其是平面媒体出现生存危机之后,网络媒体开始当心起自己的命运,为了担心自己频道新闻源收录继续下降。
现在中央媒体的频道新闻源收录较往年有所下降,一些媒体百度权重较高的中央新闻网站不得不“委曲求全”在自媒体平台上注册自己的账号来推文。因此,就这样导致更多的中央网站在百家号上注册或合作。
在这里,其他媒体对于百家号霸屏的现象只能“忍气吞声”,不是没有缺少敢于报道的勇气,而无非是怕惹麻烦,即担心自己的网站被百度给屏蔽或降低新闻源收录的比例。
此外,最后一篇关于《百家号不推荐怎么办?百家号推荐量低,怎么办?》的文章进入小编的眼帘。内容讲述了一位自媒体人是如何在百度号上面提高推荐点击量比例的经验分享。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点击“查看更多相关资讯”后,在百家号上发布的文章将包括和讯网、新浪网等一些权重较高的网站也落在了最后。
很明显百家无疑是在压制其他媒体,干涉了不该管的问题——即读者的选择权。知乎网友“老亚当”认为,“对信息的垄断,就是愚民的最大嫌疑之体现,也是剥夺我们对信息筛选权利的践踏。”
现在即使是网页收录,只要是百度号上的文章一发,一些其他网站发布的文章基本上排在百度网页后三页。其实,百度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获取更多网站流量。
这难道就是为了“帮助作者优化内容,获取流量和关注”吗?但话又说回来,小编真不知道百度这样做的目的到底于意何为?
据百度透露,百家号未来将邀请更多省级头部媒体加入百度App内容生态圈,协同引领内容市场朝着更智能化、健康化和垂直化的方向发展,让内容的信息流转化为兴趣流、知识流乃至价值流。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其目的无非是给自己的网站增加流量。
这难道是百度推广不好干了,现在又开始利用百家号进行推广?若是如此,这种做法完全是脱离了自媒体的属性,这也脱离了“百度百家”创办的初衷。一位从事前端开发的知乎网友“张亮”感叹道:“这是打算一条道走到黑了,不管用户如何吐槽,运营人员都不会听取任何意见的,吃相越来越难看了。”
其实,小编在2017年年底早就开始注意到:2017年我们公司花的媒体宣传费用都去哪儿了,怎么一搜,全是一些发在百家号上面的文章,而且当初发的权重比较高的媒体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小编能理解百度继续想赚大钱,但如果一味去蹭热点、蹭流量,最终就有可能蹭失了道德。据自媒体人丁道师向小编反映,他自己在一点资讯的收益超过了百家号。如果这样下去,真的就一条道走到黑了。
其实,对于这种新闻搜索垄断早就在2014年上演的互联网恶性竞争“3Q大战”,此事发生的纠纷就是网站流量问题。但今天看到群里的吐槽之后,激发了小编为此打抱不平。
最后,小编只想说是:百家号,认真善待的自媒体吧。当然也期待网监部门重视起来,将这种现象消除掉,让有影响力的媒体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