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健之后华林再陷舆论风暴 诸多行业乱象折射监管缺位

admin2025年05月01日 23:52:37
阅读:
标签: 权健 舆论 风暴
分享:

让华林集团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舆情危机一触即发,加之后续媒体曝光其之前所存在的逃税、按摩器涉及命案、投诉量位居第一等问题,让华林集团的舆情裂痕再度扩大。

  舆情概述
 
  河南都市频道于1月9日发布报道,《深度独家“权健百亿帝国”倒了,“华林75亿王国”还在》,其中指出,河北华林酸碱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运营模式涉嫌传销。报道称,在经过都市报道记者卧底两个月的深度调查后,坐实了华林酸碱平公司存在虚假宣传保健产品效果,推广不实的“酸碱平衡”养生理念,运用错误的方法为“病患”进行电疗等多项问题。同时曝光了其涉嫌传销的运营模式,详细的起底了华林酸碱平公司的各项违规行为,并且在报道中还曝光出大量相关视频及图片资料。该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外界舆情高度关注,继“权健”事件不久之后,华林集团又卷入了涉嫌传销的舆情风波之中。
 
  企业多项违规
 
  据河南都市频道报道,华林集团运营当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1、产品违规,据媒体了解,华林集团获国家批准直销的只有8种化妆品。在国家批准、华林公司已备案的直销产品里,并没有看到“华林酸碱平生物电DDS按摩器”的产品,也没有它强力推销的平衡泥膏或精油。
 
  2、运营地区违规,据媒体在商务部直销管理系统上查询后发现,华林集团,在商务部备案的全国5个分支机构和37个服务网点中,并没有河南任何一个市区县。而在华林集团官网,媒体却发现,华林集团公开宣称,它在全国共有6个总部,未被国家允许的河南商丘也在其中。
  3、营销模式涉嫌传销,据媒体了解,华林集团的营销模式存在严重的“拉人头”行为,而按照规定分三级以上拉人头已涉嫌传销。
 
  被投诉量位居榜首
 
  北京青年报报道,据工商资料显示,河北华林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8500万元。天眼查信息显示,河北华林是华林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但媒体并未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到任何有关华林集团的备案。
 
  2018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向直销企业通报了2017年直销投诉情况,河北华林以33件投诉高居榜首,比第二名权健的16件多出一倍还多。
 
  曾逃税被罚23万
 
  据媒体查询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6月,河北华林申请的华林牌华林胶囊曾获得国产保健食品的许可证。2014年12月和2016年12月河北华林两次获得生产食品许可证。2016年,河北华林因逃避缴纳税款被有关部门处罚23万余元。
 
  直销道道网的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也就是拿到直销牌照的第二年,河北华林的业绩就做到了36亿元,在全国数百家直销企业中排名第十三位。2017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了39亿元。
 
  电疗按摩器涉命案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媒体查阅判文书网后发现,河北华林曾“卷入”命案中,彼时的涉案产品是“酸碱平DDS按摩器”。
 
  判决显示,2017年5月14日,张某与三合电子的王某互加微信好友,王某通过聊天向张某推销酸碱平按摩器,张某共计花费5000元购买了三台按摩器。
 
  2017年5月23日晚8时50分许,张某在使用按摩器的过程中发生意外身亡,家属报警,后经天津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对张某死因进行鉴定,鉴定意见为:符合电击死亡。
 
  法院曾对酸碱平生物电DDS按摩器产品电路及其他系统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申请鉴定,上海华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涉案按摩器给出的鉴定意见为:发现按摩器的按摩垫存在带电电压偏高、泄漏电流偏大的物证特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据河南都市频道报道,1月11日,华林酸碱平六总部之一的商丘总部被查封,商丘工商局睢阳分局称,一经查实传销将会依法处罚。当天河南启动13部门联合整治“保健”市场的行动。
 
  保健行业乱象
 
  除去此起事件与“权健”事件,近年来保健品也出现了不少负面消息,保健行业可谓风波不断,保健品营销乱象频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无限极:3岁女孩服用无限极后心肌损害
 
  1月16日,陕西的田女士在网上发帖称,因听信无限极推销人员的宣传,其3岁的女儿服用了多达8种无限极保健产品,3个月后陆续出现多种不良反应,被诊断为佝偻病、肝损伤、心肌损害等疾病。后无限极方提出给予田女士60万的赔偿,田女士并未同意。
 
  无限极:29岁癫痫患者服用无限极癫痫发作死亡
 
  2016年5月10日,29岁身患癫痫的王勇,听信无限极销售代理的宣传,告知其所售产品可取代药物,于是购买了8000多元的无限极保健品,服用仅8天后,当事人癫痫发作,手脚抽搐死去。事发后,经食药监调查,推销人员承认所卖产品只是保健品,无法取代药物。
 
  康瑞祥:播放血腥视频,售卖天价保健品
 
  据市场监管部门人员卧底调查发现,康瑞祥保健公司通过给老人提供各种服务博取老人信任后免费给老人体检,举办宣讲会讲述脑卒中的危害,并且播放血腥片段视频,引发恐慌,借此向老人推销售价高达8000多元的天价保健品,而这些产品的进价只有300多元。
 
  相关回应
 
  1月13日,沧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微信公众号“沧州发布”发表情况通报,通报指出:1月9日,网上出现媒体反映河北华林酸碱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相关问题后,黄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成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调查组。目前,联合调查组已经进驻企业,正在开展全面调查。我们将依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置到位。
 
  1月15日,沧州发布发表情况通报,通报指出:自联合调查组进驻华林公司以来,经过紧张的工作,初步查明,该公司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目前,公司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已被警方控制。对该案我们将依法依规,彻查严办。
 
  媒体观点
 
  澎湃新闻:权健之后华林被查,“做大即合法”的逻辑行不通了
 
  此轮监管风波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就是要戳穿“存在即合法”的泡沫。让那些习惯拿着“不合法怎么可能做起来”的话术来忽悠消费者的保健品企业猛醒,也应该让消费者明白:做大了的直销企业,也可能是传销,也不等于天然合法。
 
  光明网:华林被查,直销行业必须来一场刮骨疗毒
 
  权健风波后,舆论聚焦于直销企业,聚焦于保健品行业,但到底还有多少类似华林酸碱平的公司,它们又坑害了多少家庭,依旧成谜。如果这几家作为行业领军者的直销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都面临着诸多劣迹,那它多少会刷新外界对该行业的认知,也意味着虽然有合法牌照的加持,但是时候对直销行业来一场彻底的刮骨疗毒了。
 
  新京报:被称作“河北权健”的华林,“直销投诉全国居首”,早就该调查了
 
  凡是传销活动,一定会有人群异动、资金异动等迹象,当地或许可以及时察觉并介入处置。明明可以处置而没有处置,反而发放部分牌照,这里面的监管疏漏不可不查。这或许也反映出部分地方的矛盾心态:希望能迅速培育出来一批本地企业,而这些企业运作模式又是灰色乃至黑色的。于是,对于直销类型的企业,只要没有闹出大事,酿成事端,往往不愿意插手。问题是,如果有些地方、部门总是这样养痈成患、不做大不管,难免错失治理良机,必然会导致局面恶化,最终也让自身形象受损。所以,不能让各式“权健”跑了,相应的监管也不能总是姗姗来迟。
 
  网民观点摘录
 
  @江北说:看来今年国家要全力打击传销,非常棒,期待已久!!
 
  @超甜图集:查一家是一家,现在估计很多老板在瑟瑟发抖吧,下一个是谁呢?
 
  @那放肆的一抹高傲:传销组织也能带动地方经济啊,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国家打击是对的,任其发展可就不好了,社会发展就失去平衡了
 
  @江子鸭:凡是声称包治百病的,凡是整天喊口号的,凡是开口闭口健康养生调理的,都特么是传销!
 
  @三百步笑五十步:有关部门仿佛消失了,啥都要靠记者“卧底”。这些玩意存在这么多年了,是尽人皆知的事,动不动还上央视,你们装什么啊?
 
  舆情观察
 
  继“权健”事件发生之后,时隔不久,华林酸碱平又被媒体曝出其运营模式涉嫌传销,这无疑让余温未尽的外界舆情再度升温,华林取代权健,再次成为传销舆论的焦点走进人们的视野当中。而近来屡次曝光的各地传销事件让各地的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也陷入了不小的舆情危机之中。
 
  此次事件当中,随着媒体暗访曝出的信息增多,华林集团的各项违规行为越发明显的展现在公众眼前,诸如宣传虚假的“酸碱平衡”养生理念,夸大的产品功效,违规的经营范围以及备受争议的“拉人头”式的营销模式等,此类问题的曝光,让华林集团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舆情危机一触即发,加之后续媒体曝光其之前所存在的逃税、按摩器涉及命案、投诉量位居第一等问题,让华林集团的舆情裂痕再度扩大。
 
  “权健”事件当中,直销和传销的问题就已出现,而在本次事件当中又一次涉及到了直销和传销的问题。从这两起事件中可以看到,直销的营业许可为传销保驾护航似乎已成了惯例,超出直销经营范围的产品,服务,营销模式缺乏有效的监管。涉事企业用合法的直销牌照为自身违法的传销行为买单,这不仅仅让传销行为在舆论中备受鄙夷,也让合法的直销行业蒙上阴影,直销行业的规范化迫在眉睫,应立即整改,减少外界舆论对直销行业的整体冲击。此次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商务部暂停了企业直销牌照的审批,开始彻底排查。同时相关部门应注意即刻开始规范整顿直销行业,对已存在违规的企业严格查处,加强对未来对企业资质的审核力度,进一步提升整体行业的监管水平,避免部分企业以直销之名行传销之实。
 
  回顾整个事件,本次华林集团的舆情风波与“权健”事件有着太多相似之处,保健品传销问题屡禁不止,每每曝光之时,涉事企业都已成为较大的体量。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企业自身虚假宣传,违法违规,肆意拓展。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管的缺失。地方部门作为企业监管的第一道屏障却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当地企业发展期缺乏对企业严格的监督把控;因违规企业为地方经济提供利益,疏忽执行其本身的监督职能;乃至地方政府内,部分人员玩忽职守,与违规企业沆瀣一气等问题,都是造成违规企业长年存在甚至不断壮大的根本原因。出现此类事情,作为当地的监管部门应首先加强自省自查,对自身监督失职做出合理解释,政府内部也应对渎职人员做出严肃追责,避免外界舆论加速升级动摇政府公信力。同时对于地方“类似”企业的传销问题,相关部门不应只是运动式治理,地方政府对本地“类似”企业长期的严格监管、审核、查处才是抑制传销事件频发的根本方法。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