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大火引数人葬身火海 舆情应急救援亟待提高

admin2025年05月01日 23:47:29
阅读:
标签: 凉山 大火 舆情 应急
分享:

四川凉山森林火灾发生后,相关报道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与“森林火灾”相关信息于4月2日达到顶峰,随着救援与安抚工作的推进,相关舆情热度有所减弱,但相关话题热度仍然保持在高位。


 
  3月30日17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1日下午在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31名扑火队员不幸牺牲。国务院高度重视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抢险救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做好防火灭火和救援善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坚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川凉山森林火灾发生后,相关报道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与“森林火灾”相关信息于4月2日达到顶峰,随着救援与安抚工作的推进,相关舆情热度有所减弱,但相关话题热度仍然保持在高位。
 
  一、舆情态势分析
 
  1、舆情走势
图1:舆情发展走势图
 
  4月1日晚,“凉山森林火灾致30名扑火人员牺牲”的消息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的加持下开始在全网传播扩散,4月2日,凉山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在火灾中牺牲的英雄名单,同时决定将牺牲人员评定为烈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媒体相继进行报道,《请记住这30个名字!凉山森林火灾牺牲英雄名单公布》、《牺牲消防员最后的朋友圈》等文章让人为之泪目,网友感怀消防员为守护平安作出的牺牲,纷纷向英雄们致敬,相关消息继续引发舆论关注,该日信息量超过8万条,达到传播最高峰。
 
  4月4日,西昌市政府将4月4日定为哀悼日,这一天,全市范围内停止一切娱乐活动,西昌市、木里县降半旗向30位英雄致哀,凉山市民哀悼日自发赶往广场,为木里森林火灾英雄送行。央视新闻客户端以《选一个最好的方式记住你|凉山火灾独家报道》为主题进行报道,现场悲痛哀悼画面被大量传播,使得信息量再次增加形成次高峰。随后全网信息不断减少,4月7日,凉山火灾火场出现复燃,扑救现场再次牵动人心,“请务必平安归来”成为全民期待,相关信息在各平台继续传播。

  截至4月7日,四川凉山森林火灾相关舆情信息高达204263条,通过趋势图可以看出相关舆情出现两次高峰值。
 
  2、舆情来源
 
  有关四川凉山森林火灾的舆情信息中,50.69%的舆情信息来自微博平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以及@微凉山等政府官微在微博平台密切发布火灾救援相关报道,公布牺牲人员名单并表示沉痛悼念,消息很快引发全网舆论的高度关注;多位明星及微博大V发文表示哀悼,进一步推动这一消息在网络传播、扩散;#四川木里县森林火灾#、#致敬消防英雄#、#幸存消防员回忆爆燃瞬间#等热门话题带动更大范围的阅读讨论,助推微博平台信息量高涨。
 
  其次,网页新闻平台的信息量占比23.16%,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新京报、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光明网、环球网、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等纷纷对四川凉山州木里县这场大火进行了报道。《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有扑火人员失联》、《请记住这30个名字!凉山森林火灾牺牲英雄名单公布》、《选一个最好的方式记住你|凉山火灾独家报道》等内容在全网各平台转载传播。
图2:舆情信息来源分布图
 
  3、舆情属性
 
  从舆情属性分布可知,65.19%的网民通过“英雄”“一路走好”“痛心”等评论向消防人员表达沉痛的悼念和深深的敬意。20.47%的信息属性呈中性,报道大火灾情和救援情况,希望政府可以做好对英雄和家人的善后处置工作,并进一步提高救火技术设备,减少伤亡。另有14.34%的负面言论,“海南男孩太多了,死一个两个正常的”等辱骂救火英烈、指责救火“指导思想错误,只重扑救不重人员安全"等内容在网络平台出现。
图3:舆情信息属性分布图
 
  二、媒体报道解读
 
  1、持续关注报道火灾救援,全媒体平台传播引发全社会关注
 
  自3月30日森林火灾发生以来,国内媒体高度关注火灾的扑救和人员伤亡情况。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新华网、央广网、光明网、环球网、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以及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等通过网页、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客户端等全媒体平台对四川凉山州木里县这场大火进行了报道。
 
  从“3月31日18时山火发生燃爆现场”到“凉山州木里山火持续扑救、烟点被控制”再到“起火原因:初步确认为雷击火”,从“30名失联扑火队员遗体全部找到”到“四川木里森林火灾牺牲烈士追悼会”再到“送救火英雄回家”,全方位全平台发文痛悼30名牺牲的救火队员,关注救援进展和事后处置情况,通过现场直播、视频报道、图文解说等多形式播报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主流媒体主动设置议程,把控全网舆情走向引全民寄哀思
 
  一是主动宣传报道牺牲人员名单,最后朋友圈、最后电话、最后的影像等报道让生命定格在火灾救援中,引全民寄哀思。
 
  4月2日凉山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在火灾中牺牲的英雄名单,随后,@人民日报再次发布了这份沉重的名单,这30名扑火队员中90后、00后占87%,最大的49岁,最小的年仅19岁,英雄铸就了我们共和国的脊梁。@央视新闻发起#记住英雄的样子#话题产生1.5亿次阅读。
 
  同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转载报道《牺牲消防员最后的朋友圈!》,@头条新闻开设的微博话题#牺牲消防员最后的朋友圈#阅读高达9.5亿。他们的朋友圈每一个动态却都是在任务途中、奔赴火场的画面,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的朋友圈,永远地停留在了2019年的3月。另外,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带动“村民留存着扑火人员上山前的影像”等珍贵视频资料在全网传播,全民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和哀悼。
 
  二是及时回应质疑,权威解答扑救人员救援专业性、山火爆燃危害、森林火灾如何自救等问题,引导舆论正向发展。
 
  一场森林火灾夺走了30余名扑火人员的生命,惨痛的伤亡让全国人民悲痛不已。但同时,网上也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如“海拔4000米的无人区!为什么要冒着危险去救火!”、“就是一些树木而已,值得消防员去扑救吗?”、“为什么不用直升机?”,甚至蔓延到指责领导指挥失误、救援思路错误等情绪上。
 
  面对种种质疑,《人民日报》文章《木里森林火灾:为何一定要救?》权威回应,“森林大火必须要在早期进行有效控制”、“此次火灾属于无人区但蔓延会危及周边群众安全”、“飞机灭火只能进行大范围明火扑灭,暗藏烟点必须辅助人员扑灭”等内容回应民众质疑。同时,《人民日报》采访中国森林消防学科带头人白夜,解释山火爆燃属于森林极端火,短时间内产生极高温度让人员无法快速逃生。央视新闻文章《30名扑火队员牺牲,凶猛山火为何爆炸式蔓延?》也进行了专业解释。在权威媒体和专家的联合释疑下,关于此次救援不利的言论不攻自破,网络舆论回归致敬、悼念的氛围之中。
 
  《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痛惜扑火队员牺牲,反映了我们社会价值层面的真实温度》称,舆论对那些年轻生命逝去的惋惜远远超过对火灾所造成经济损失的谈论,反映了我们社会价值层面的真实温度。我们可以呼吁国家强化森林灭火的技术设备保障,但不能对前方人员指手画脚,更不能对工作细节妄加道德指责。
 
  三是我国消防制度改革与世界接轨,期待应急救援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保障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新京报文章《哀悼扑火人员,让应急救援最受尊敬》称,当应急救援人员再次出现大量伤亡,对于这个职业的风险和奉献,全社会都应有更充分的认识,并对这个群体抱以更多的尊重与理解。期待应急救援体制改革和职业化探索,能够让和平时期那些为公共安全“负重”的“最可爱的人”,获得更多的安全庇护。
 
  《新民周刊》发表文章《凉山森林火灾30名消防员牺牲,烈火雄心,期待更专业的救援!》分析称,消防兵由现役向行政编制的转变,消防员成了职业性工作,不断与世界接轨,使得消防队伍建设越来越科学化、专业化。但我们的建制才刚刚开始,还有不少不完善的地方,期待今后的救援能够更加及时,更加专业,更加安全,以减少消防员、扑火员的伤亡率。
 
  3、双线齐管权威严惩不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德,净化舆论环境
 
  正当人们沉浸在对凉山火灾牺牲的英雄哀悼和追思之时,一些人却无视感情,在网络或者其他场合辱骂30名英勇牺牲的烈士,“四川人作恶多端”、“去大凉山吃烤全人”等言论让人气愤不已。对此,各地警方迅速行动,将这些诋毁英雄的不法人员依法查处,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媒体积极报道警方行动,侮辱救火英雄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光明网文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侮辱凉山消防英雄的网民,将面临法律严惩!》认为,此次火灾中牺牲的30位英雄烈士理应得到尊重,我们应向他们致敬、默哀。个别网民出言不逊,侮辱英雄,其言语不仅扰乱了公共秩序,同时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侮辱救火英雄的违法人员理应受到法律制裁。今日头条发表文章《凉山火灾牺牲消防员被辱骂: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称,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侮辱救火英雄的行为真的丑陋至极,如果恶意非法传播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网民观点
 
  1、多明星发文哀悼,带动全民悲伤情绪蔓延
 
  @华子敬:他们正值青春芳华之时,本可以与家人共享天伦,但他们却选择了负重逆行,选择了使命担当,愿一路走好!伟大的英雄们,你们并未远走,你们的精神永存。
 
  @陈长飞1976:英雄的事迹,应该拿来作为后来者奋斗进取的精神源泉,应该成为一个社会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
 
  2、关怀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希望政府给予最好的安抚和救助
 
  @甜甜恋爱在我这:活着的也是英雄,我们国家往往忽略了活着的英雄!但愿以后不会让他们心寒!一定要给他们找个好的心理医生啊,可不是闹着玩啊!
 
  @十染:活着回来的并不见得多好过,应激创伤反应不是小事情,如果真的关心消防员们,请给予充分的心理疏导和一个良好的恢复空间,时间是治愈良药,希望时间能让他们好起来!
 
  @川味太浓z:希望该给的补助能一毛不差的到家里,毕竟这将来也是个顶梁柱。听说过之前的烈士家属每月只有小几百块钱度日的。
 
  3、指责媒体不近人情,不应将家属和幸存者的悲伤过度曝光
 
  @椒江叶Sir:对灾难当事人,对英烈们的家属,媒体采访的时候,能否避开他们极度悲哀的镜头?不要在他们伤心过度的时候去刺激他们受伤的心!不要在他们惊魂未定的时候,不断重复可怕的回忆!不要在大众媒体上公开曝光,他们的悲痛欲绝!
 
  @十染:媒体请放过消防员,不要再采访,回忆,一遍遍扒开伤口。
 
  @新媒田宇:媒体继续这么采访,不太对吧,有些残忍。
 
  4、建议加强消防队伍专业化、科学化、职业化建设,加快改革减少人员伤亡
 
  @占豪:看到这样的消息,心都是抽抽的,30个家庭瞬间崩溃。建议在两方面做改进,一个是我们要给森林防火部门配备更加先进的装备,譬如无人机、精确的定位装置、火情分析系统(可根据无人机获得的信息以及大数据模型推演火情发展趋势,并能给防火员和消防员及时的预警提醒)等;二是我们应该考虑调整森林防火救火的一些机制,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策略需要更科学一些。
 
  @身居下游:经历了一次次的悲痛,我们需要这样理性的思考,需要这样中肯的声音。只有消防队伍的专业化,科学化才能减少损失。国家在这方面改革的步伐没有停止,希望能再加快点。少一些这样的英雄,少一些悲怆的眼泪。
 
  5、臆测消防人员的牺牲是地方政府不作为,救灾思路错误导致
 
  @徐池:地方政府明显存在不作为,凉山是森林资源密集区,火灾重灾区,此次处理就像毫无经验。
 
  @何刚:但这么多战士的牺牲,是否存在判断灾情和指挥救灾的失误?森林烧了可以重新栽树恢复,30条生命可是一起不复返!救灾思路需要大转变!否则他们真的就白死了。
 
  四、舆情小结
 
  三月,春季森林火灾频发,防控形势不容乐观。3月14日,山西沁源县发生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6名地方森林消防专业队队员牺牲;3月29日,沁源县再次发生森林火灾;3月30日,北京市密云区东邵渠镇太保庄地区发生森林火灾;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就,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造成31人牺牲。火灾为何频发、如何有效预警、如何科学扑救减少人员伤亡等系列问题是相关部门在灾难之后应该反思总结的。
 
  我国消防救援制度正处在改革转型阶段,从现役向职业化转变,有利于培养一支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综合应急救援主力军,来满足各种复杂的特殊灾害救援的需要。此次火灾造成的重大伤亡,警示着我国必须加快建设这支救援队伍,更专业的救援装备、更完善的救援方案、更安全的救援手段成为全民期待。
 
  当然,火灾的防控,不能仅仅依靠管理部门或消防部门,每一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严防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对于保护生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