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此前,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血栓住院,其妻子在“水滴筹”平台中发起高达 100 万元的筹款。
很快有网友陆续爆料,其名下有两套房产、一辆私家车均未变卖,其父母有养老金,且患者有医保,进而对其筹款金额、筹款目的产生质疑。
尽管水滴筹平台、吴鹤臣及其妻子、德云社纷纷发布回应,依然无法平息网络争议。
一个必须提及的问题是:网络慈善频频受到考验的今日,谁来保护人们的善良?
有车有房却众筹百万?争议事件回顾
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此事来龙去脉。
1. 吴鹤臣突发疾病入院,家人发起众筹,筹款目标为 100 万
事件主角吴鹤臣为德云社相声演员,本名吴帅,于今年 4 月 8 日突发脑出血,并一度失去意识。送往天坛医院紧急救治后,病情逐渐稳定,目前仍在住院。
随后,吴鹤臣家人在水滴筹平台发布众筹,表示收入无法负担后续长期治疗费用,无奈之下选择众筹,筹款目标为 100 万元。
水滴筹截图
2. 网友质疑:名下有两房一车未变卖,有医保,父母有退休金,不符合贫困户身份
众筹信息发布后,有网友爆料指出“吴鹤臣家并不贫困”。
吴鹤臣父母每月养老金超过 8000 元,理论上没有养老压力;吴鹤臣为德云社员工,有社保和医保;吴鹤臣和妻子在北京有两套房、一辆车,吴鹤臣本人工资为每月 6 千余元。网友指出,这与吴鹤臣家人发起众筹平台时勾选的“贫困户”身份不符。
此外,根据水滴筹平台吴鹤臣家人提供的费用清单,吴鹤臣住院家庭花费为 7 万元,远低于筹款目标金额 100 万元。此外,筹款花费中还包含“医院附近租住两居室 12 万元”等明细,并不属于重症救治必须的金额。
按照一般逻辑,如果患者突发重病需要大量医疗开销,家人被逼无奈,第一反应会先选择卖房卖车、向亲友借钱,实在走投无路再选择网络救助,并且应当按照家庭实际开销情况设置募集金额数量。
然而,吴鹤臣的家人直接选择了网络众筹,且募捐金额超过实际开销需求。因此,网友对筹款金额、筹款目的提出质疑。
微博网友留言截图
3. 吴鹤臣妻子回应:车房不能卖,没有骗钱
5 月 3 日晚,吴鹤臣妻子张泓艺发布长微博回应,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次发起众筹,不懂平台规则,所以直接输入上限额度 100 万;截止当时筹集善款 148184 元,没有逼捐也没有骗钱。
两套房产均为公租房,位于北京,分别在父母和爷爷名下。且出租房屋收入较低,担心老人无处安置,因此两套房子均无法出售;
车为婚前购置,且家中有瘫痪病人,日常出行不便,因此不能卖车。
4. 网友质疑买新手机,吴鹤臣妻子:生病前订的不能退,未挪用善款
在吴鹤臣妻子张泓艺发布回应后,有网友注意到发布客户端是 HUAWEI P30 Pro,属于华为新款豪华机型。
根据公开报道,华为 P30 系列的国内发售时间为 4 月 11 日,而吴鹤臣突发脑出血时间为 4 月 8 日。
因此,有网友提出质疑:为何吴鹤臣发病后,妻子有钱购入新款手机,却要众筹医疗费用?以及购买手机花费是否挪用善款?
随后张泓艺回应,手机在吴鹤臣突发疾病前预定,无法退货,所以只能购买,没有挪用善款。
据新京报报道,张泓艺接受采访表示:“我和吴鹤臣都是月光族,没有存钱的意识,这次疾病来得猝不及防。很多钱大家觉得不应该花,但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5. 德云社回应:吴鹤臣有医保,内部已经救助,善款将直接划入医院账户
5 月 4 日晚,德云社官方微博发布声明。
声明指出,吴鹤臣有北京医保,正在使用中;德云社内部已经开展过救助;吴鹤臣家人发起的众筹行动属于私人行为;众筹善款(14 万元)将直接划入医院账户,用于救治,家属将自行公开费用明细。
6. 居委会出具贫困证明,街坊募集善款万元
5 月 4 日,昌平区南口镇水厂路居委会出具“来春荣(吴鹤臣母亲)家庭基本情况证明”,表示吴鹤臣父母双方月退休金共 8000 余元,吴鹤臣父亲于 2016 年患脑梗,目前属于肢体重度残疾。
水厂路居委会主任苗广义表示,“来春荣是我们这里的老居民,退休前就在居委会工作,多数社区居民也认识,家里情况大家一清二楚。”居委会已经为吴鹤臣家人开设临时捐款处,截至 5 月 5 日下午,居委会累计收到募捐款 13355 元。
7. 水滴筹回应:已停止筹款,发起人未提现,平台没资格核实车房存款,贫困户为误操作,暂时无法提供具体医疗花费
5 月 5 日晚,水滴筹官方微博发布回应称,5 月 3 日下午,发起人已经与水滴筹沟通停止筹款。
截至筹款结束,该项目共筹得 147959 元, 5269 人次参与赠与,暂未申请提现。如果发起人申请体现,水滴筹平台会进行公示,关于患者治疗情况和款项用途,水滴筹将持续向公众公示。
同时,该声明也对水滴筹平台规则作出说明,此前曾与患者所在医院取得联系。但平台坦诚,缺乏对发起人车产、房产、存款等家庭经济状况的合法有效核实途径。
水滴筹声明全文
此外,水滴筹相关负责人回应网友提出的“贫困户”问题表示,勾选贫困户为发起人误操作,平台与之沟通后已经修改。由于治疗正在进行中,医院暂时无法提供具体医疗花费。
至此,事件经过回顾完毕,但各方争议仍未平息。
众筹的门槛应该是什么?
我们不去给这一事件定性最终结论,但显然,众人争议的核心问题是:网络慈善众筹的门槛应该是什么?
一个普遍承认的常识是,众筹是在不幸家庭山穷水尽之后的雪中送炭,而不是在维持原本生活水准不变的基础上的锦上添花--网友的说法则更加直接:明明就有钱,为什么还要向大家要?
事实上,这并不是网络众筹的门槛第一次受到公众质疑。
2016 年 9 月 8 日,深圳女孩罗一笑确诊白血病。11 月 25 日,她的父亲罗尔在女儿第二次进入重症监护室后,写下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该文引起上万人的同情与转发,并开始以不同方式进行网络捐赠。
随后有网友爆出,罗尔名下有 3 套房产、罗一笑文章为 P2P 公司借势营销。此外,一份据称为罗一笑治疗费用清单在网络流传,清单显示,截至 2016 年 11 月底,罗一笑住院总费用合计 8 万元。而据不完全统计,仅 30 日凌晨开通捐款通道,累计捐赠额已经超过 200 万元。
罗尔本人回应,有三套房子是事实,但有两套尚无房产证,无法交易;家里有一台 2007 年以 10 万元购入的别克车一辆;该文为公司营销行为。
2016 年 12 月 1 日,微信发表声明,相关文章赞赏资金已原路退回网友。12 月 24 日,罗一笑因病去世,父母捐赠了她的器官。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 + 公益”的兴起,公众对于慈善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每次类似的“反转”事件发生后,总有声音呼吁“无论事实如何,善良不该被嘲笑”,但相似的故事总是层出不穷。
德云社吴鹤臣事件引发热议后,据新京报报道,网络慈善众筹背后存在代写经历、提供虚假病历等黑色产业链。有商家提供代写众筹文章一篇 50 元服务,提供部分虚拟信息后,写手即可改写并加上大量煽情文字。此外,还有商家出售虚假疾病诊断书。
显然,人们不愿被“愚弄”和“嘲笑”的善良,并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
慈善的公信力:用规则保护善良
目前,网络募捐已成为慈善事业极为重要的平台。据民政部数据,《慈善法》施行后的第一年,通过网络实施捐赠即超过 10 亿人次,捐赠金额逾 20 亿元。
网络募捐能极大地提高募捐效率,降低募捐发起的门槛,人们在直接的捐助与受助中,充分感受到施与受的满足与幸运。
以本次事件中的水滴筹平台为例,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2018 年 9 月,该平台累计筹款金额超过 100 亿元,帮助了 80 多万名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有 3.4 亿次爱心捐赠。
与此同时,网络求助的便捷也导致了求助门槛不清、求助人具体情况不明确、分不清真求助或假诈捐等问题。前文水滴筹平台声明也证实,目前各大网络互助平台仍然缺乏充分审核捐款发起人资产状况的合法途径。
善良是一种脆弱而美丽的情感,人们表达善意的时刻是珍贵的,而珍贵的东西往往也是消耗品、奢侈品、易碎品。
公信力是慈善不可或缺的品质。如果人们看到平台发布的求助信息的第一反应,依然是担心“这人是不是在骗我?”还有多少人愿意毫无顾忌地提供本就“数量有限”的善良额度?
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人都表示“只相信朋友圈认识熟人的转发,其他陌生人实在无法顾及,也不敢顾及”——而这些顾虑,本该由互助平台、由第三方监管抢在前头帮公众撇清。
只有用规则保护善良,当人们不再需要担心自己的善意被消解,才能有更多人在困顿之时,从他人的善良中受益。
否则,当慈善没有了公信力,当社会的善良被消耗殆尽,这将堵上更多真正山穷水尽的后来之人,为数不多的希望。